中國青年失業困境難解,為何連當外送員的「退路」都沒了?已有一億人投入「新就業形態勞動」

2024-01-22 16:31

? 人氣

億人投入叫車及送外送職場「退路」壅塞

值得關注的是,自行創業、開網約車或送外賣等工作被視為是辭職工人可選擇的「退路」,但現在就連這條退路也已出現人多擁堵的窘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華全國總工會2023年3月公佈的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顯示,當時全國職工總數約4.02億,其中這類自營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達8,400萬人,而不少網路最新評論則預估,餐飲、外帶跟網約車司機總數應有一億人上下,他們的勞動價值持續縮水。

位於長三角的吳經理說,司機曾向他抱怨,以前開車月收入可達15,000元人民幣以上,但隨著太多年輕人湧入加劇競爭,他前幾個月的收入大降至只剩7000元人民幣左右。

吳先生說,年輕人創業的失敗率很高,他遇過不少年輕人離職創業,但因管理能力跟現金流都不足,幾乎未見有人成功,相反地,因欠債違約變成「失信人員」的人反而變多。他說,以自己公司所經營的金融放款為例,過去平均75%的客戶都能透過徵信,取得信貸,但現在比例已降至50%。

經濟動能不足失業問題持續難解

展望2024年,警大學者李國正表示,作為世界級的生產消費大國,中國經濟不致因眼前的瓶頸而崩潰,但其經濟成長速度若放緩到5%甚至4%的「新常態」,加上美中貿易戰、通貨緊縮等內外不利因素,職缺及薪資成長不容樂觀。

李國正說:「消費者物價指數變成負值就是民眾不敢花錢,就是通縮(通貨緊縮),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中國經濟)明確復甦的跡象,(因此)它的職位空缺的成長性還有一個很大的挑戰期,需要突破。」

不只是中國年輕人,在中國經商工作的台商也感到中國經濟疲軟的衝擊,一位因議題敏感、不願透露姓名的台灣兩岸事務官員指出,台商曾表示,他們近期在中國製造業的業績普遍下滑三至五成,今年也恐只能維持基本運作。

此外,在華台商因為生意失敗、貧病交迫而滯留當地的人數也激增。台灣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邱垂正透露,海基會去年共協助102名滯陸台人返國,首次突破百人,也是歷年之最。

邱垂正告訴美國之音:「我們正在處理中的(滯陸台人)案件還是有非常多,特別是中國大陸近期以來整體的經濟下滑、失業率增加,台灣(人)在中國滯留,需要我們協助的人有增加的趨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