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總統大選》美國已為選舉結果做好準備 學者解析各人選勝出最佳、最糟狀況

2024-01-03 17:30

? 人氣

總統候選人-賴清德(陳昱凱攝)+柯文哲(柯承惠攝)+侯友宜(柯承惠攝)

總統候選人-賴清德(陳昱凱攝)+柯文哲(柯承惠攝)+侯友宜(柯承惠攝)

距離我國總統暨國會選舉投票日剩逾1周,《半島電視台》2日引述美國智庫「亞洲協會政治研究所」常務董事丹尼爾斯說法稱,美國已為台灣選民做的任何選擇早做好準備。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黃勁豪則告訴《亞洲電視台》,若仍是民主進步黨執政,與中國國民黨合作啟動兩岸對話會是最佳狀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南華早報》2日表示,隨著接近投票日,中國對選舉相關議題更加直言不諱,指出中國2023年12月宣布,自2024年1月1日起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涵蓋的12項台灣商品關稅減免,並歸咎於民進黨的台獨立場。

不過就在同一周,中國解除自台灣進口石斑魚的禁令,這是國民黨在訪問中國期間提出的議題。中國2022年6月禁止進口台灣的石斑魚,原因是含有禁用的化學物,且有很高的抗生素含量,我國政府則否認此指控。《南華早報》稱,台灣最新民調顯示,大多數人認為中國對國安的威脅日益嚴重。

《南華早報》提到,根據調查,過半受訪者相信,若中國發動攻擊,美國肯定或可能會協防台灣。《半島電視台》表示,現任副總統、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可能勝選,此結果可能讓中國怨恨,因中國視他為追求台獨的「分離主義者」,且讓分隔台灣和中國的海峽區域持續緊張。

「華府當局對台灣選民做的任何選擇早做好準備,但依據選舉結果,確實會有不同機會與挑戰」,丹尼爾斯(Rorry Daniels)告訴《半島電視台》,美國會考量「適當政治訊號」的策略,嚇阻中國任何軍事回應。《半島電視台》提到,自現任總統蔡英文2016年上台後,中國切斷官方對話,並持續施壓台灣。

20230103-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3日出席民進黨全國同步站路口拜票行動。(柯承惠攝)
2024年1月3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出席民進黨全國同步站路口拜票行動。(柯承惠攝)

賴清德當選最佳、最糟情況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直言:「我認為她現在是美國遇到最好的台灣總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符祥文(Hoo Tiang Boon)說,儘管賴清德被認為會延續蔡英文「相對」溫和的外交及兩岸政策,但缺乏與中國對話意味「誤會和誤解風險會持續下去」。

符祥文告訴《亞洲電視台》,這在台灣海峽埋下「殘餘的不穩定因素」。黃勁豪(Huang Chin-Hao)認為,中國仔細研究賴清德的過去,知道他被視為擁護台獨的「深綠」人士,直言中國很難接受任何民進黨候選人是能良好談判的對象,「只因該黨自身代表分離、不同認同,這是脫離中國方式之一」。

黃勁豪指出,民進黨已從宣布法理台獨,轉為支持現狀,這也反映一般台灣人所願。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祁冬濤直言,若賴清德勝選,兩岸關係可能惡化,因為中國很可能提升軍事及經濟壓力,「防止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宣布激進行動」。

祁冬濤說,賴清德和美國、中國合作找出三方接受避免台海緊張加劇的方法會是最佳狀況。黃勁豪則認為,若民進黨和國民黨合作,找出受兩岸信任,且能「快速推動任何兩岸對話、討論或協商」的人會是最佳情況,並以經驗豐富的國民黨籍前外交人員李大維出任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為例。

符祥文認為,賴清德若轉向「些微激進或冒險的政策」、「進一步讓台灣偏離中國軌道的小動作和政策改變」,將會是最糟情況,並稱賴清德或許不像民進黨籍前總統陳水扁一樣「極端」,但仍可能願承擔風險,向美國要求其過去較不願提供的特定武器。

2023年12月3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的支持者在台北參加造勢活動。(美聯社)
2023年12月3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的支持者在台北參加造勢活動。(美聯社)

台灣、烏克蘭不能直接比較

符祥文直言:「我不認為(這情況)會發生,可是不無可能。」對黃勁豪而言,賴清德當選的最糟情況是中國在未來10或20年武力統一台灣。他表示,除非賴清德採取前所未有的行動,否則短期內高度不可能做出武統決定,並稱中國專家會仔細研究烏俄戰爭,此戰爭顯示快速獲勝相當難。

《半島電視台》稱,如果賴清德當選,可能會進一步使台灣遠離中國。丹尼爾斯說:「在與北京當局缺乏開放溝通管道下,賴清德會很注意確保他和美國的關係是真的強健。」他建議,美國可推動更多實質承諾,而非會引起政治和軍事緊張的高調外交訪問。

「美台自由貿易協定會是支持此關係的強力訊號」,丹尼爾斯告訴《半島電視台》,「美國可向台灣交貨軍售項目...... 台灣採購許多設備,但就我所知,尚未交貨」。不過擁有台美雙重國籍的導演江松長(S Leo Chiang)坦言,美國國會分裂,共和黨2023年12月阻擋提供烏克蘭援助,這是令人擔心的訊號。

江松長向《半島電視台》表示:「我最擔憂的是台灣發生烏克蘭(軍援)政治化這類事情...... 他們告訴世界說是民主捍衛者,但當說了且做了,實際情況並非總是一樣。」祁凱立提醒,不要直接比較烏克蘭與台灣,且台灣是美國第10大貿易夥伴,還是先進半導體晶片的關鍵來源。

《半島電視台》指出,雖然國民黨被視為對中國友好,但無總統候選人表態支持統一,而統一是中國對台灣政策的基石,並稱所有總統候選人不同程度上,都想繼續與美國合作,以遏制中國。丹尼爾斯表示,若是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勝選,美國會要想出如何反制中國的影響力可能增加。

20240102-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2日出席「113挺侯康,護台灣9幸福」全國同步路口拜票。(顏麟宇攝)
2024年1月2日,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出席「113挺侯康,護台灣9幸福」全國同步路口拜票。(顏麟宇攝)

侯友宜當選最佳、最糟情況

祁冬濤指出,侯友宜及國民黨把這次大選塑造成和平與戰爭的選擇,而侯友宜接受九二共識,所以若他勝出,中國會重啟官方對話,並稱侯友宜可能遵循國民黨籍前總統馬英九和美中交涉的模式,在不失去自治權的情況下,謹慎提升與中國的關係。

祁凱立也說,若是侯友宜當選,可能會讓美國和中國把台灣議題從雙邊關係的中心放到一邊。「若回想馬英九總統任內,沒人真的談論兩岸緊張」,祁冬濤向《亞洲電視台》表示,「若他們能重啟對話,侯友宜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見面的可能,甚至建立某種形式的政治動力」。

祁冬濤強調,國民黨要把牌打好,提醒國民黨在未逐條審查下推動《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引發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黃勁豪說,馬英九在內的國民黨高層一直到中國,與中國政府關鍵人士會面,因此侯友宜若當選,這些訪問中國的國民黨官員「很快進入狀況」,並占據政府中兩岸事務的關鍵位置。

黃勁豪推測,初期可能強調就功能性議題建立務實的合作關係,包括快速啟動貿易協議或台灣有更大國際空間的備忘錄。他認為,可能不會立即討論最敏感的「一個中國」實際情況,直言國民黨贏得選舉對美國而言「不是壞的發展」,因為這降低「擔心台灣和捲入不必要台海衝突」的可能性。

黃勁豪也說,若國民黨「自行去談判偏離大眾偏好及優先項目」,將是侯友宜勝出的最糟情況。他亦稱,中國政府不認真看待國民黨,持續對台灣施加軍事壓力,導致誤判和長期緊張,則是另個最糟狀況。祁冬濤坦言:「北京當局過度渴望推動統一,但台灣大眾不支持,侯友宜必須反抗。」

20240101-民眾黨舉行「全台小草站出來」造勢活動。(蔡親傑攝)
2024年1月1日,民眾黨舉行「全台小草站出來」造勢活動。(蔡親傑攝)

柯文哲帶給中國機會與危險

「這樣北京當局會增加對台北當局的壓力,引發華府和台北當局反彈,使得兩岸及區域變得不穩定」,祁冬濤稱,侯友宜仍須美國及其他國家支持,以反抗中國的統一努力,而台灣會繼續向美國軍購,提升防衛能力。另外,黃勁豪認為,台灣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比建立深厚政黨關係的人更偏向個人崇拜。

《亞洲電視台》提到,柯文哲2014年以無黨籍身分,並在民進黨支持下選上台北市長,但近年變得對中國友善。柯文哲2019年創立民眾黨,以看似坦率的態度和社群媒體吸引年輕選民,而他未表明支持九二共識,卻稱兩岸一家親。符祥文說,柯文哲試著玩精細地校準遊戲,把自己和國民黨、民進黨做出區隔。

「他(柯文哲)試著把自己描繪成第三勢力,自稱能把新理念帶進政治和兩岸局面」,符祥文稱,「他批評民進黨的兩岸立場魯莽且有風險,並批國民黨對中國太過安撫...... 他正嘗試在國民黨和民進黨之間開拓某種利基點,如果其存在的話」。

符祥文指出,柯文哲擔任市長期間,每年舉行台北-上海雙城論壇,且訪問過中國18次,這顯示中國接受他為政治人物或領袖。他認為,中國政府仍偏好侯友宜勝選,但視柯文哲為「可接受的第2選擇」。黃勁豪說,柯文哲的務實主義可為中國帶來機會與危險。

「機會是因他可能願意放棄追求完全獨立的政治極端選擇。危險則是他在兩岸關係沒有堅持的實際核心原則,因此永遠不知道對他有何期待」,黃勁豪告訴《亞洲電視台》,「若他當選,他沒可立即運作的核心團隊。所以從第一天起,他需要依賴來自國民黨、民進黨的政治顧問、經驗老手」。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2日出席全台車隊掃街活動。(柯承惠攝)
2024年1月2日,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出席全台車隊掃街活動。(柯承惠攝)

柯文哲當選最佳、最糟情況

黃勁豪直言,如果柯文哲勝出,他在政府中任命穩定且有經驗的人,過去8年的政策沒有重大調整或意外,這是向美國、中國及東南亞國家再次保證,也是他當選後的最佳狀況,並稱美國、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可能會觀察柯文哲任命的外交、兩岸事務官員。

至於最糟情況,黃勁豪認為是柯文哲宣布未經顧問查核,且對台灣人或中國、美國無法接受和挑釁的事,「這可能破壞我們過去8年所見的現狀平衡」。符祥文認為會是柯文哲不表態支持九二共識,或說對未來持開放態度,「北京當局會改變對他的印象,若沒重啟正式對話,誤解、誤會和摩擦繼續存在」。

《亞洲電視台》也詢問不同候選人勝出,東南亞國家可能的態度。專家認為,賴清德當選可能延續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且台灣2022年在東南亞和南亞的投資達到52億美元,首度超過在中國投資額,同期約為50億美元。英國牛津大學高級研究員荊柏鈞稱,侯友宜說過要把新南向政策擴大至整個印太地區。

黃勁豪說,如果國民黨執政,東南亞國家可能有暫時喘息空間,因其不想捲入兩岸衝突。《半島電視台》指出,專家稱民進黨會失去國會多數席次,而在此狀況下,美國會觀察候選人如何進行黨內合作及跨黨派協商,並稱國民黨和民眾黨「藍白合」協商失敗,已引起其合作能力的質疑。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