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統雄觀點:「棄保」的迷思與選民如何改變?

2023-12-29 06:50

? 人氣

我發現超過30年,正反意識型態群才改變5%,但因為是「相反改變」,所以表面效果是10%,亦即由5(25%) : 3(15%) 改變成 3(15%) : 5(25%)。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再經過多重檢視,發現並非「選民態度改變」而是「生命消長改變」,這類選民從小所培養的「小社會相信」可能終身不會改變。

而為何似乎會停留在 5 : 3 區間?似可由「TX 人類取用行為論」的「S-型行為曲線」解釋,此為另一主題。

而4(20%)~7(35%)疏離群,若無危機、或危己事件,不會改變「事不關己」的態度與行為,較會棄投。

2(10%)可變群與3(15%)搖擺群,就是坊間俗稱的「中間選民」。就嚴格知識定義,他們並沒有選擇「中間意識型態」,他們選擇的是候選人形象。而該候選人可能意識型態很鮮明、並不中間,吸引他們的是該候選人的相貌、言行、社經地位…等。

3(15%)搖擺群就是「傳播投票論」想要發現的對象,需要8個月的觀察時間,才能發現其改變,也是生活經驗中「西瓜偎大邊」的人。

2(10%)可變群是相對最容易改變的人,8周以上即可能改變。

長期研究發現,對可變群與搖擺群的可能改變3參數:

2年:必有部分改變。

8月:可能改變。

8周:很難改變。

「選民未決定」被誤認為「棄保」

坊間出現棄黃大洲、保陳水扁,棄姚文智、保柯文哲的傳說,是因為坊間民調不正確的緣故。

而民調不正確不一定是「故意作假」,而是因僅會操作調查系統,而不瞭解調查與統計知識而形成的「無意不真」。

我們的研究實務發現,受訪者在「接受第一次訪問」時,有40%~60% 會表達「未決定」。坊間民調一般出現的數字會低於此,是因為知識不足、或經營因素(如簽約條件)逕行將回答「未決定」的樣本當成「無效樣本」剔除掉了,其實是嚴重的錯誤。

我們嚴格遵守訪問「隨機/等機率樣本」,所以凡是回答「未決定」者,或是沒有明確表達「不投票」者,我們都會持續追蹤訪問。要到達可推論性樣本數,需時約8周以上,追蹤次數達到7次。

這樣對受訪者追蹤,一定會使受訪者在開始時覺得很煩,必須要使受訪者感受到訪問者持續的真誠,才可能配合。所以訪員的訓練、解說、排班、因受訪者設定訪員性別、換人說服的層級與程序、負追蹤責任的訪員薪資…乃至研究主持人的以身作則,都必須有完整嚴密的配套。

「選民已決定但不說」被誤認為「棄保」

民意調查應不僅是診斷工具,更應該是治療與處方工具。所以我們建議民調應從選前8個月開始。

因為我們採用追蹤訪問「隨機/等機率樣本」法,所以發現許多最早告知「未決定」者,其實早已做了決定,只是最初不願意告訴陌生人。當多次追蹤,受訪者的語氣從「又是你!」變成「還是你?好吧…」,才可能獲得明確答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