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音翻土》選摘(上):以歌造反─管窺台灣異議歌曲

2015-05-26 05:20

? 人氣

由王明輝、林暐哲、陳明章、葉樹茵、陳主惠、司徒松等人組成的「黑名單工作室」在1989年出版台灣第一張「台語搖滾」專輯《抓狂歌》,意義特別重大,「黑名單工作室」從命名便能看出強烈的政治企圖。《抓狂歌》發行第二年爆發「三月學運」,「黑名單工作室」錄製了一卷聲援的卡帶《憤怒之愛》,收錄了兩首歌:國語版叫〈我們不再等〉,台語版叫〈感謝老賊〉。這卷卡帶於學運現場中散發,黑名單工作室的成員也到現場帶領學生同聲齊唱,這大概是「黑名單工作室」真正的「抗議歌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第一張自我標舉「抗議歌曲專輯」是朱約信在水晶唱片發行的民謠專輯《現場作品-貳》(1991)。朱約信大概可以算是台灣戰後第一個立場鮮明的抗議歌手,無數學運、工運、政見發表會的場合,從1988年520運動、1990年三月學運、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院長之後的「反軍人干政大遊行」、廢除刑法100條運動等等,都可以看到他拎著一把破吉他出現,唱著詼諧、辛辣的抗議歌曲。

在朱約信之後,更全心投入社運現場的,是成立於1996年的「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核心成員陳柏偉在大學時期就上街參與社運,後來組成的「黑手那卡西」也與工運團體結合的非常密切。他們一直以來都是用非常貧窮拮据、DIY的方式錄專輯,到後來,更盡量以集體創作、而非「由上而下」的形式,和勞動者一起合作寫歌,鼓勵集體協作,最後成果就是「黑手」的作品,主要包括《福氣個屁》(1997)、《台灣牛大戰WTO》(2003)和《黑手參》(2009),以及許多與社運團體、弱勢團體共同協作的合輯。這些作品不見得曲曲悅耳動聽,但整個作品的成形,就是一場社會實踐的過程。

黑手那卡西的〈台灣牛大戰WTO〉。(遠足文化提供)
黑手那卡西的〈台灣牛大戰WTO〉。(遠足文化提供)

另外一個偉大的樂團,以客語演唱的「交工樂隊」,也是從社運──1990年代美濃「反水庫運動」──誕生的團體。這群到城裡讀書的孩子,本來在淡水組了叫「觀子音樂坑」的樂團,後來改組成為交工樂隊。交工樂隊不只要寫出足以凝聚士氣、鼓舞鬥志、適合在街頭合唱的歌,他們對音樂美學的要求也非常高,《我等就來唱山歌》是一張用音樂記錄反水庫運動的專輯,他們把美濃的菸樓改裝成錄音室,竟然在裡面創造出非常厲害的音場。交工樂團的作品《我等就來唱山歌》(1999)、《菊花夜行軍》(2001)不只是社運歌曲的集結,更是有著聲音美學企圖的深度田野紀實的史詩專輯。

交工樂隊解散之後,單飛的林生祥和鍾永豐繼續合作,其他團員改組「好客樂隊」,各自都交出非常好的成績單,交工樂隊以音樂介入社會的理想並沒有消失。承襲包括交工樂隊以來的「社會寫實」路線,台灣也出現了幾組團體,直言不諱批判社會現實,甚至經常出現在運動抗爭現場。比方玩混種語言嘻哈的「拷秋勤」和民謠搖滾組合「農村武裝青年」。「農村武裝青年」的專輯《幹!政府》(2008)、《還我土地》(2009)、《幸福在哪裡?》(2013),從標題就能看出他們關注的面向──都更、環保、土地正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