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中國認定「貿易壁壘」,衝擊農漁民、牽連ECFA

2023-12-16 07:20

? 人氣

中國認定台灣對中產品限制構成貿易壁壘。(資料照片,圖/翻攝自國台辦微博)

中國認定台灣對中產品限制構成貿易壁壘。(資料照片,圖/翻攝自國台辦微博)

中國商務部15日提前宣布對台進行貿易壁壘調查的公告,正式認定台灣對中國的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執政黨綠營的反應是理所當然的將此事完全「政治化」,說可能是要送給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近期訪中的禮物、是「恐嚇台灣經濟選民的老套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種話說說也罷,但切勿當真進而造成誤判而誤事,因為這是紮紮實實的經貿事件、且道理未必站在台灣這邊。農漁民與產業受到衝擊固然恐已在所難免,ECFA亦有可能受炮火牽連,執政黨早點想想如何因應較實在。

中方是在今年4月12日決定就台灣禁止中國產品進口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在調查項目擴大後,10月再宣布延長調查期,截止日期為2024年1月12日,為台灣總統大選投票日前一天,因「時機敏感」讓外界認為對岸有意藉此事「脅迫」,但最後提早近1個月宣布調查結果,讓外界感到意外。

先談政治性、政治意圖的問題。對岸對台灣發起貿易壁壘調查時,台灣並未對中國產品設立新的障礙或禁令,因此當然可以說是百分之百的「政治事件」。但很諷刺的是,台灣一直禁止數千項中國產品進口,這些禁令顯然有違WTO原則,也構成貿易障礙與歧視,但過去中方都未提出類似的調查,甚至某種程度上形同「默認、接受」,也是因為「政治考量」、對台讓利。

因此,在經濟與貿易不變的情況下,無論是不發起調查、或之後的發起調查,其實都是政治因素考量下的產物、都是「政治事件」,綠營把此事「政治化」看待有一定的道理。

但如果只是把此事「政治化」看待後就結案,則可能犯下大錯,因為此事同樣也是百分之百的經貿事件,而且台灣違反WTO規定的可能性更高。因為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台灣也在隔年加入,在兩岸同屬WTO會員國情況下,當然必須遵守WTO規範。在WTO眾多規範中,有一條所謂的「最惠國待遇原則」、即「不歧視、無差別待遇原則」,堪稱WTO宗旨的最主要支柱。

台灣禁止中國2千多項產品進口,明顯就是違反此原則,是針對中國產品設立了貿易障礙、壁壘,讓其產品無法進口。如果綠營耽溺於「政治事件」的政治語言,忽略或甚至完全不理睬其紮實的經貿面問題,對台灣的經貿、產業、農漁民等都會有不利的影響。

在中國商務部認定台灣對中國的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後,中方可採取進行雙邊磋商、啟動多邊爭端解決機制,和「採取其他適當的措施」因應。所謂的雙邊磋商,在目前冰冷、「已讀不回」的兩岸關係下,期待友善的雙邊磋商解決,應該是緣木求魚、不必過於寄望。

而所謂的「啟動多邊爭端解決機制」,其實指的就是告上WTO,由WTO秘書處成立爭端解決小組、並由爭端解決小組作成裁決,最後提交爭端解決機構決定。過去中方並不願意與台灣在WTO「對簿公堂」,這次會如何決定尚待觀察,但如果走上WTO的爭端解決機制,台灣並無太大的贏面。

至於所謂的「採取其他適當的措施」,就有相當大的彈性與操作空間,其中最值得關切的是:對岸是否會對ECFA出手。

在記者會上,國台辦特別指責民進黨對大陸的貿易限制措施,「不符合《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關於推動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制度化及自由化的要求」、「違反ECFA條款,損害了大陸相關產業和企業利益」,在對岸早已釋出檢討ECFA的訊息之後,是否會藉這次的「貿易壁壘」事件對ECFA出手,值得關心更該憂心。

台灣禁止中國進口的2千多項產品中,農漁產品占了800多項;如果中方把這個「貿易壁壘案」打到底,台灣應該是「輸多贏少」,台灣許多農漁產品大概都要對中國開放,台灣不是美國、更非川普,不會也不敢無視WTO判決,屆時農漁民要承受一波衝擊。而如果牽連到ECFA則是傳產要受衝擊,綠營該提早作好盤算與因應。

至於那種解讀為「送給夏立言訪中禮物」的蠢話,就懇請綠營政客少講一點,夏立言甚或國民黨那來那麼大的面子?民進黨團說此案「不論經貿辦或WTO都不成立」的外行話也別再講了,這個案子尚未進到WTO,那來的「不成立」說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