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8:在產油國舉行氣候變遷大會,帶來哪些爭議、驚喜與博弈?

2023-12-05 21:30

? 人氣

美國給出的數額為1700萬美元,有國家認為這與美國的實力和責任不匹配,並且質疑交由世界銀行託管能否保證公平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全球各國在溫室氣體排放所承擔的責任、所遭受的影響並不平均。很多發展中國家認為,歐美國家是過去兩百年來主要排放國,但太平洋島國和非洲窮國卻在當前遭受更多氣候危害。

Sudan
蘇丹在氣候危機中大受影響,或可得益於損失與損害基金。

基於這一理念,上世紀90年代,瓦努阿圖率先提出發達國家應對深受影響的國家進行氣候補償。然而,過去30年來,富裕國家竭力反對這一想法,因為它們擔心這樣一來必須為其歷史上的所有碳排放支付「補償」。

直到去年埃及COP27上,這一想法的道德力量贏得勝利,各國同意設立這樣一個基金。過去一年,各國就基金的規則、運作以及誰應該出資的問題爭論不休。

甚至直至大會開幕前一天,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凱瑞還在一場線上新聞吹風會上對此表示,「今年一整年,我們一直在與過渡委員會的其他成員密切合作,以設計一個基於合作、不涉及責任或賠償的有效基金。」他還表示,希望所有國家都知道,捐款並不意味著他們接受該基金是對歷史性排放的賠償。

在本屆大會前,各國僅達成一項臨時性協議。然後等待大會上全體會員才有機會對文本進行細緻梳理,並提出異議,一般這一步會伴隨著巨大爭議,各方再進一步談判直至全體國家接受,通常會在會議最後一天達成一份妥協後的版本。

因此,當會議第一天就通過如此重要的協議,會令外界驚訝,路透社稱其為「早來的勝利」。

中國與美國:不止是氣候,還關乎政治

從2018年貿易戰以來,中美進入劍拔弩張的五年,期間起伏不定,而氣候問題比較特殊——

#一方面,當中美關係遭受重大挫折,比如去年八月佩洛西訪問台灣,中國就暫停中美氣候變化商談;

#另一方面,中美關係好轉時,往往率先選擇在氣候問題上合作,釋放信號。比如,今年11月15日,習近平和拜登會談,修復兩國關係,同一天中美發佈關於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將甲烷納入各自的2035年減排計劃,並共同努力控制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遏制森林減少和塑膠污染。

globes showing temperature rise promotional image
BBC

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碳排放國和經濟體,他們在應對氣候危機上的合作受到外界關注,但深入細節之中,兩國的站位和利益並不一致。

站在美國的角度,如上述所言,主要擔心對歷史性碳排放的補償。同時美國還要求,中國也加入它的行列,不僅大幅度減排,而且應該為「損失與損害」基金捐款。

站在中國的角度,並不同意這一點,中國認為自己與英美等發達國家長久的排放歷史相比,當前的高排放僅僅是近幾十年的事情。而且,根據1992年簽署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因此實際上有資格獲得損失和損害基金的資助,而不是被要求捐款。

凱瑞在上述吹風會上曾表示,「如果中國和美國不積極推進減排,我們就無法贏得這場戰鬥。」

雖然COP28以「團結、行動、落實」為主題,但參會的孟加拉氣候特使還是表示,全球不夠團結是遏止氣候變遷的主要障礙。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