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喬專文:小國大戰略─「民主保台」,台灣如何與民主陣營站在一起?

2023-11-14 07:10

? 人氣

令人擔憂的是,從俄烏戰爭到以哈衝突,民主與獨裁對抗的格局隱然不穩。而要了解其中的變化,必須先分析最近幾年民主與獨裁對抗的格局如何成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拜登在2020年競選總統之際,就提出了組建民主陣營,保衛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戰略。不過,拜登上任之初,因民主國家之間的歧異,組建「民主大聯盟」,成效似乎有限

直到俄烏戰爭於2022年2月開打後,民主國家與獨裁國家的對抗才成為國際政治的主要軸線。俄烏戰爭讓民主國家深切地體會到獨裁國家對世界秩序的嚴重威脅;自1991年波斯灣戰爭以來,從未有一獨裁國家對另一國發起如此大型的侵略戰爭。進一步說,俄烏戰爭也給予了美國機會將中俄形塑成獨裁陣營連線。俄國是中國最重要的盟邦之一,北京因此不得不在俄烏戰爭議題上支持莫斯科。

俄烏戰爭,儘管殘酷,卻形塑了民主與獨裁對抗的格局,助了拜登政府一臂之力。如此態勢之下,台灣也愈加成為世界的焦點:俄國侵略烏克蘭之後,台灣會是獨裁國家的下一個目標嗎?在「台灣有事,世界有事」的氛圍之下,各國的政要學者一波波造訪台灣,既表達對台灣的支持,也希望第一手了解台海局勢。

但在俄烏戰爭開打將近兩年後,民主與獨裁對抗的格局背後至少有三股暗流開始浮現。

首先,今年俄烏戰爭的新聞熱度開始消退。這一定會影響民主與獨裁對抗的氛圍。

二、以色列與哈馬斯的衝突有可能使民主國家的領導人和民眾開始厭戰,轉而有孤立主義(isolationism)傾向。美國新任的眾議院議長強生 (Mike Johnson),就希望美國下一年度的軍事援助條款,可以先通過援助以色列,而將烏克蘭及台灣另外延後處理。當然,這不代表美國必定會開始限縮國際參與;拜登政府及美國參議院領袖麥康納 (Mitch McConnell) 都支持將以色列、烏克蘭、及台灣相關的援助包裹處理。不過,這場預算之爭代表,華府有人在思考美國是否有必要及足夠的資源同時介入三場橫跨歐亞,中東,及印太的衝突。如果各國都開始思考國際參與的成本,對民主陣營之間的合作,興趣可能會減低。

三、美國政情的發展可能會使民主陣營各國對拜登政府的「民主大聯盟」戰略趨向觀望。最近美國國內的民調,川普對上拜登,略佔上風。如果明年美國政黨輪替,共和黨不一定會遵循相同的戰略。「拜規」可能「川不隨」。

在民主與獨裁對抗的格局開始有變動之際,民主陣營中對北京的「觀望派」,成為美中外交角力之所在,華府和北京都想盡力拉攏。習近平在今年春天對法國總統馬克宏進行的「外交攻勢」,令人記憶猶新。印尼總統佐科威於今年十月中飛往北京參加一帶一路論壇。最近,澳洲總理艾班尼斯接連造訪華府及北京,成為自2016年第一位訪問中國的澳洲領導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