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喬專文:小國大戰略─「民主保台」,台灣如何與民主陣營站在一起?

2023-11-14 07:10

? 人氣

客觀上,民主國家幾乎包括了世界上主要的政經強國,綜合實力遠勝於俄羅斯、北韓等獨裁國家。北京明白,如果無法爭取到至少某些民主國家的支持,其與華府的對峙, 會倍感艱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中外交戰之間的台灣

美中的外交戰對台灣既是挑戰,又是契機。台灣現在對民主與獨裁對抗的討論,常常著重於如何和民主國家於軍事及經濟上反制中國的威脅,建構「價值同盟」。這當然是「民主保台」重要的一部分,有不少討論,在此不贅述。但是,我們也必須進一步思考應如何處理民主陣營中對北京的「觀望派」。

《小國大戰略》(3)提到華府對北京常是只給「棒子」,沒有多少「胡蘿蔔」,因此嚇阻北京變得越來越有挑戰性。如此情況之下,這些對中的「觀望派」是否可幫助安撫中國,去說服北京「華府既不希望改變台海現狀,也不希望以台灣為馬前卒圍堵中國」?這些對華的「觀望派」是否可以幫助台美與中國促進溝通,調停局勢(mediate)?以及,台灣可不可以著重發展我們與這些「觀望派」的關係,進而說服他們幫忙,讓區域及國際組織多關注台海,以多邊化架構(multilateral structure)處理兩岸問題?

嚇阻中國所需要的「胡蘿蔔」,可能正好就在這些「觀望派」手上。

拉攏「觀望派」,將兩岸情勢「多邊化」,可幫助台灣進一步對接美國的印太戰略。 根據美國現任國務卿布林肯2021年在印尼的談話,美國保障印太區域繁榮穩定的其中一個政策,就是要深化美國與印太國家之間的多邊合作,並鼓勵印太和其他地域(如歐洲)的連結。從這個角度來說,台美在外交上,有更進一步合作的空間。

而從這些「觀望派」國家的角度來說,台海的情勢穩定,可緩和美中對抗情勢,對他們「左右逢源」的戰略(hedging),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而在美中外交戰的脈絡之下,北京也有賣這些國家面子的壓力。同時,中國較不會這些「觀望派」國家為「紙老虎」,決策可能會相對來說較為理性。

當然,台灣也不應天真地認為只要「觀望派」出馬,就會「歲月靜好」。不過,如果中國不斷挑戰區域穩定及秩序,可能會更加坐實其「麻煩製造者」(trouble maker)的聲譽,反給予台灣空間爭取「觀望派」的支持。尤為重要的是,這些「觀望派」國家的經濟量體常有一定的規模,又相對來說較為支持自由貿易,可幫助台灣增加其經濟安全韌性。 

共產黨有「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理論。台灣不需專注於敵我之分,但是可以思考如何在民主陣營中聯合主要夥伴,團結觀望派;「民主保台」要求廣結善緣,不強人所難,「先求有,再求好」,並且不假設俄烏戰爭初始的民主與獨裁對抗格局會一直在國際政治中佔主導地位。戰略的核心是依托民主陣營各國—不管他們對中國的態度為何—將台海局勢國際化以嚇阻中國,穩定台海局勢。

《小國大戰略》 終篇將討論第二道地緣政治風險防火牆:「和戰兩手」。中國對台打「和戰兩手」牌,台灣要如何以「兩手對兩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特別感謝專家及先進的鼓勵及討論,尤其是(以姓氏筆劃排列)史書華、吳迪、郭崇倫、洪奇昌、徐斯勤、辜樹仁、閻紀宇、謝文生、蕭嫣然(Amanda Hsiao)的詳盡指正。也特別感謝陳柏青以文學家的「圈外人」角度提供的意見。文中的觀點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一切疏漏,作者當負全責。

*作者為哈佛大學政府系博士,現為台灣大學大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專長為國際安全研究及中美關係。曾任職於美國斯沃斯摩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及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並為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客座資深研究員。最近和甘迺迪家族合作於台灣出版《甘迺迪:美國願景》(John F. Kennedy: A Vision for America)。本文系「小國大戰略」系列之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