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時突發心臟病」,被習近平邊緣化的團派末代總理走了!李克強驟逝上海,享年68歲

2023-10-27 17:50

? 人氣

習近平與李克強。(美聯社)
習近平與李克強。(美聯社)

曾經的「習李體制」

李克強雖然進入一度被稱為「習李體制」的中共權力核心,名義上是中國政府各部委的領導人,但他的實際權力幾乎都被主導政策的小組長習近平所架空。在習近平的大權獨攬之下,李克強也淪落為唯一不屬於其忠誠派系的中央政治局常委。BBC稱,這位北京大學畢業(北大法律系、北大經濟學博士)的政治精英以務實的經濟政策聞名、關懷弱勢的形象也讓他在民間享有盛名,BBC總結其政策重點是「縮小貧富差距」、「提供經濟適用住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澳洲廣播公司稱李克強為「改革開放路線的追隨者」,但兩屆總理任期並沒有讓他在當代中國留下太多亮點。香港中文大學的林和立說,那是因為「習近平很快就把他(李克強)視為威脅自己權威的對象」。西澳大學國際關係系的陳傑認為,國務院總理能夠跟總書記與國家主席在資歷上勢均力敵、甚至還能有一些競爭關係,「這種現象就到李克強為止了」。

2018年中國人大,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4位副總理(AP)
2018年中國人大,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4位副總理(AP)

「李克強經濟學」與「李克強指數」

2013年李克強走馬上任時,中國媒體《南方週末》提出「李克強經濟學」一詞,英文媒體也熱衷報導外資投行巴克萊銀行所謂「Likonomics」。在巴克萊銀行的界定之下,「李克強經濟學」包括不倚重刺激措施、去槓桿化、結構性改革三項主要內容,外界也對中國的市場化改革抱持很大期待。但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史宗瀚(Victor Shih)對《紐約時報》表示,像李克強這樣的官員往往政績突出、並且持續推進黨的制度化」,但習近平上位後,李克強這樣的技術官僚「在殘酷無情的精英政治中並不是那麼遊刃有餘」。

2018年10月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式出訪中國,會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AP)
2018年10月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式出訪中國,會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AP)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李克強對於中國民衆的真實經濟處境、改革的重要性、產能過剩、行政管制過多、財政金融風險隱憂等都有清醒認識。李在遼寧任職期間,更以耗電量、鐵路貨運量與貸款發放量三項重要指標來分析真實的經濟狀況,糾偏官方數據可能的錯誤,這三項指標也被《經濟學人》總結並命名為「李克強指數」(Li keqiang index),被認為是更能反映中國經濟實況的重要指標。

李克強5月在人大會後記者會指出中國有6億人口月收入不到一千美元的說法,6月得到中國統計局的證實。(美聯社)
李克強5月在人大會後記者會指出中國有6億人口月收入不到一千美元的說法,6月得到中國統計局的證實。(美聯社)

被邊緣化的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擔任國務院總理時,曾直言中國有6億人的月收入僅在千元人民幣之譜(中國宣稱人均年收是3萬元人民幣),「(他們)在一個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現在又碰到疫情,疫情過後民生為要」,強調「地攤經濟」、「小店經濟」可以讓困難者有一條生路。

作為一名經濟學家,李克強最初確實負責主管中國的經濟大政,但是他在這個角色上日益遭到邊緣化。李克強在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雖然是排名第二、僅次於習近平的中共政治局常委,但習近平2018年修改憲法、廢除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在2022年的二十大更實現總書記三連任(2023年實現國家主席三連任),李克強卻從此卸下黨與國家的領導職務。中國國家總理與國務院此後雖然還是「習(近平)李(強)」,但外界已不再用「習李體制」來稱呼習近平政權,因為習近平的權力早已定於一尊。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