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深度解析:北京如何用「灰色地帶」戰術威脅台灣?

2023-10-06 10:11

? 人氣

灰色地帶衝突成顯學,身處接敵最前線的海巡署,如今正朝成為「第二海軍」目標邁進,下一步是否朝成立專屬航空隊目標邁進,外界高度關注。圖為與海巡船艦聯合演訓的空勤總隊AS-365直升機。(蘇仲泓攝)

灰色地帶衝突成顯學,身處接敵最前線的海巡署,如今正朝成為「第二海軍」目標邁進,下一步是否朝成立專屬航空隊目標邁進,外界高度關注。圖為與海巡船艦聯合演訓的空勤總隊AS-365直升機。(蘇仲泓攝)

今年9月中旬,103架中國解放軍戰機一天內飛越台海「海峽中線」,打破歷史紀錄,其中有40架進入了台灣的「防空識別區」(ADIZ)。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是中國戰爭遊戲中的再次升級。北京一直主張擁有台灣主權,過去一年解放軍的軍事演習變得更具威脅性,反覆演練海空包圍台灣。

A pilot in a J-10 fighter jet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ir Force salutes during the Changchun Air Show at Changchun Dafangshen Airport on 29 August 2022 in Changchun, Jilin, China
 

但北京的軍事動作沒有升級為入侵,而是停留在「灰色地帶」(grey zone)。這個軍事術語是指介於「戰爭與和平之間」的戰術。

在美中關係不穩定的背景下,台灣成了東亞一個潛在的火藥庫,有分析指北京希望運用灰色地帶戰術,不發一槍而控制台灣。

北京想要達到什麼目標

灰色地帶戰術的目的是利用長時間漸漸削弱對手,有分析認為,這正是中南海試圖對台灣做的事情。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東亞戰爭和戰略艾歷西歐·帕塔拉諾(Alessio Patalano)教授指出,北京通過定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測試台灣會為了加強有關區域的防衛付出多大努力。

「防空識別區」是各政府自行宣佈的,技術上算作國際空域,但各政府用它來監控外國飛機。

帕塔拉諾教授向BBC解釋,台灣需要經常派出戰機,警告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解放軍軍機,這是北京試圖長遠消耗台灣資源的戰略。

但這並非北京唯一的目標和好處。有其他分析指出,在台海上方演習讓北京可以測試自身能力,例如協調戰力和監控能力。另外,這些演習符合中國逐漸增加對台軍事施壓的模式,測試台灣的防衛能力和國際支持度。

位於美國的智庫「國家亞洲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研究員吉特(David Gitter)就告訴BBC說,「這種(軍事演習)的常規化,有一天可能可以用來掩蓋真正攻擊的第一步,使得台灣和(其主要盟友)美國難以做好準備。」

北京的其他舉動,還包括重新設定台海的軍事基線。不久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9月解放軍演習時稱,所謂的台海中線根本不存在。

「灰色地帶還會讓台灣公眾對解放軍的威脅感到麻木,如此一來,或可削弱民眾對於擴大軍隊的支持度。」吉特對BBC說。

多數分析認為,台灣的軍隊是一支在縮編的陸軍、寡不敵眾的海軍和老化的炮兵,在面對實力強大的中國解放軍時無法致勝。

許多台灣人似乎同意這一點,據台灣民意基金會2022年一項調查,超半受訪者認為一旦戰爭爆發,中國將會勝利,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相信台灣會獲勝。

另一方面,台灣人對於增加國防預算似乎意願不高。英國諾丁漢大學最近一項民調顯示,近半的當地受訪者認為目前台灣軍費開支業已足夠,三分之一的人則認為開支太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