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介文、陸孝立觀點:國際碳權市場與交易所發展概況

2023-08-15 05:40

? 人氣

吸取教訓 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經驗

CCX自從2003年開始交易以來,曾經被各界寄予厚望,被視為用市場驅動方式解決氣候變化的典範。然而因為缺乏法規的支撐,美國政府沒有相對應的總量管制政策或是碳稅等機制,讓交易的碳權有進行抵換的機會,因此該交易所名氣很響亮,但交易很冷清,最終在2010年結束營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時CCX約400家參與者,包括全球大公司與一些地方政府,這些參與者做出減量承諾,達標者可將未使用完的碳排放,出售給減排未達標者。但實施的結果是,由於沒有法律的強制要求,一些排放超過預期的企業並沒有購買碳權來抵換,而是選擇退出。漸漸地,市場上越來越多的碳權賣家,越來越少的碳權買家。在此情況下,碳權供需失調,價格下跌,交易冷清,終於收攤。

因此有人檢討指出,若政府能夠適當的介入,從制度上設計對碳權的需求,這樣就能活絡碳權交易所,並且為未來的總量管制交易,提供一個熱身的機會。因此新加坡允許CIX所交易的碳權,在未來碳稅超過新加坡幣25元時,可以在5%的額度內進行抵換。這將為CIX交易量提供基本的支持。

中國於2021年7月開始在全國設立許多碳權交易所,曾經熱鬧一時,目前也因為政府缺乏強制性的減排目標,或是設計碳權抵換機制,因為所交易的碳權用途有限,因此交易冷清。以2023年4月21日為例,四川、重慶、北京的碳權交易量都是0,深圳也只有10噸,這些都是前車之鑑。

中國一貫否認對其他國家的企業或政府進行駭客攻擊。(AP)
中國於2021年始於全國多處設立碳權交易所,由於碳權用途有限,因此交易冷清。(AP)

減碳壓力反應財務績效 企業有動機追求碳權工具運用

碳權或碳抵換本身並非全新的概念,國際上也已行之有年。但於國內因過去用途不明確,因此企業對此類型的工具認知有限。不過隨著企業陸續進行自主減碳承諾,以及法規上碳稅、碳費的形成,減碳壓力更加反應在財務績效上,加上國內的交易市場逐漸成形,促成企業有更大的動機追求碳權工具的運用。

但如前所述,國際上有各類碳權市場的存在,且對於碳權的運用範疇,皆受國際協議、當地法規架構影響。除此之外,碳權類型選用是否合乎目的與支援企業永續承諾,以及碳權本身的品質如何控管等,也都需有相關機制進行風險管理。因此,建議國內企業於現階段可採取的行動,包含理解企業所承諾或面臨的減碳需求,並仍以減量為優先考慮步驟,過程中評估碳權如何支援減碳需求。

考慮國內制度尚於調整階段,建議企業主動參與碳交易相關討論與接觸相關專家,了解碳權相關制度的發展方向以做規劃應用。除此之外,也鼓勵透過國內碳權交易所提供的各類諮詢資源,規劃國內外相關碳權的採購方式、需求與時間點。國內未受管制企業可根據預定發布的「溫室氣體抵換專案管理辦法」修正版本,規劃企業各類減量專案項目與執行時機,以獲取從法規層面產生的減量額度,並配合交易所所設立的平台啟動時間參與交易。

*作者李介文為勤業眾信ESG相關服務之共同負責合夥人;陸孝立為勤業眾信永續與氣候變遷諮詢服務負責人暨副總經理,本文選自164期台灣銀行家雜誌,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