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雄觀點:在美國操弄下,俄烏戰爭可能延燒到北約國家

2023-08-01 07:10

? 人氣

俄羅斯對烏克蘭南部港市敖德薩發動攻擊。(AP)

俄羅斯對烏克蘭南部港市敖德薩發動攻擊。(AP)

俄烏戰事持續超過500天之際,美國總統拜登做出了他所謂的「艱難決定」,為烏克蘭提供惡名昭彰的集束炸彈以協助反攻,並確保烏方的武器不會在短期內耗盡。日前白宮已經證實該批集束彈已經運用戰場上,而俄烏兩國都互控對方使用集束彈造成媒體記者及平民的傷害,俄羅斯總統普丁則揚言稱俄羅斯有權「以牙還牙」,美國認為俄烏戰爭已到了勝負關鍵時刻,因此決定將國際間都抵制禁用的集束炸彈投入俄烏戰場,美國長久以來自恃為軍事強國,四處仗劍逞能,窮兵黷武,不計後果的代價就是這一場戰爭將永無止境,更可能引爆成世界大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烏克蘭傳媒22日引述當地居民稱,俄軍22日在頓涅茨克(Donetsk)使用集束彈發動攻擊後,《德國之聲》證實其攝影師Yevhen Shylko被俄軍集束彈碎片擊中受傷送院,目前情況穩定,另外有1名烏克蘭士兵死亡和數人重傷。俄羅斯則宣稱有4名俄媒記者遭烏軍集束彈擊中,造成1死3傷。

集束彈藥可以通過空投或地面發射,根據型號的不同,一顆集束彈藥彈頭內可能包含幾十到幾百枚不等的爆炸性子彈藥。一經射出後,彈頭在半空中爆炸,釋放出的子彈藥攻擊面積可達3萬多平方米,任何身處這一範圍內的人員,包括無辜平民,都難以倖免。

集束炸彈有極強大的殺傷力和穿透力,可以打穿裝甲車的鋼板,但更可怕的是它的「後患」。因為一顆大的母彈裏藏有數十顆「子彈」,隨母彈爆炸後散落的「子彈」,有好些會因為沒有直接觸碰到硬物而沒有爆炸,深入土中,變成所謂的「啞彈」。平民百姓在無意間踩踏到便會爆炸奪命,或造成傷殘,可謂後患無窮。

有兩位美國女學者莫妮卡‧達菲‧托夫特(Monica Duffy Toft)和茜迪塔‧科希(Sidita Kushi)稱之為「武力外交」(Kinetic diplomacy)。據她們研究,美國外交從2001年發生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後就開始轉向,擯棄傳統外交,傾向於以武力解決問題。這個轉變主要有三個導因。一是九一一事件的影響;二是單極的慣性;三是蘇聯瓦解後,大國鬥爭暫時平息,美國少了顧忌,更大膽妄為。

她們兩人合著的新書《死於劍下——美國外交政策的軍事化》(Dying By The Sword)數月前出版。她們對美國武力外交的分析,旨在勸導美國外交政策制定者不可迷信武力和美國例外論,避免形成「路徑依賴」。她們認為,美國現行外交作風既傷害美國本身,也傷害世界整體,務必改弦更張,回到傳統外交模式。但是美國歷任總統皆自恃天下無敵,更加迷信武力,放膽干預他國事務,並形成動輒秀武力的慣性。美國越來越相信自己是不可或缺的國家,更相信「美國例外論」,沒有任何勢力可以擊倒美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