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是「虛胖」還是「真的好轉」?最新數據:第二季GDP成長6.3%,低於外媒預測

2023-07-17 11:59

? 人氣

2023年6月13日,北京下班時間的擁擠交通與人潮。(美聯社)

2023年6月13日,北京下班時間的擁擠交通與人潮。(美聯社)

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最新經濟數據,中國第二季的GDP同比成長為6.3%,新華社雖稱「增幅大於第一季的4.5%、國民經濟恢復向好」,但也承認「(成長幅度)不及市場預期」。《彭博新聞》稱經濟學家原本預估中國第二季GDP成長可達7.1%(《華爾街日報》預估6.9%),但消費者支出放緩與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令人擔憂。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第二季GDP同比增長6.3%,新華社隨即發布「權威快訊」、並強調「國民經濟恢復向好」。新華社稱,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各地區各部門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市場需求逐步恢復,生產供給持續增加」。但是《澎湃新聞》稱,這項數據是跟去年同期進行比較,去年第二季中國各地因為疫情封鎖導致的停工,因此基數較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在記者會中強調:「中國經濟沒有通縮、下階段也不會,價格將逐步回到合理區間。」他認為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低位運行是國際國內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只是一種階段性的現象。隨著去年同期高基數因素逐步消除,價格將逐步回到合理區間。面對GDP的成長數字有所增加,中國官媒雖一片歡欣鼓舞,但《彭博新聞》卻直言「中國經濟成長令人失望,引發更多刺激呼聲」。

《彭博》指出,6月份的指標讓人喜憂參半,雖然工業生產有所改善,但零售銷售顯著下滑,房地產市場疲軟。至於2022第二季基期較低,《彭博》說原因包括封城和新冠疫情限制。國泰君安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周浩表示,中國政府應當在需求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我們認為進一步降息多少是有必要的」。

《彭博》指出,北京設定了5%的溫和GDP成長目標,但也仍在應對一系列經濟挑戰。包括迫在眉睫的通貨緊縮前景、出口下降以及陷入危機的房地產行業。中國人民銀行雖然尚未採取行動,但許多分析師認為中國央行未來幾個月就會採取行動。不過國家統計局在新聞稿中也強調,在經濟回升的同時,全球政治經濟依舊形勢複雜、國內經濟復甦的基礎也還不牢固。

2023年7月3日,北京盛夏。(美聯社)
2023年7月3日,北京盛夏。(美聯社)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根據上週官方公布的6月份出口數據顯示,中國遭遇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最大同比降幅。當中國出口遭受國際需求弱化的衝擊,國內經濟又因為房地產行業陷入掙扎,加上防疫措施解封後未能出現預期中的反彈行情,加深各方對中國經濟成長的擔憂。中國政府爲2023年經濟成長設下「5%」的官方目標,這也是數十年來的最低水準。

保銀投資管理(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總裁張智威表示,種種跡象顯示,中國不得不依賴國內需求、國內需求能否在政府未加干預的情況下出現反彈。不過中國政府至今未公布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措施,只在上個月降低關鍵利率、採取一些謹慎措施支援房地產行業。房地產在中國貢獻超過四分之一的經濟活動,但目前也只是泥菩薩過江。

《金融時報》指出,儘管包括美國聯準會、日本央行均已多次升息,藉此應對通膨危機的挑戰,中國卻面臨通縮危機。儘管因為基數較低,中國的通膨率未來幾個月可望小幅上升,但許多分析師認為,政府應當爲經濟提供更多支援。《金融時報》稱,中國當局或許沒有空間推出大規模的刺激經濟方案,但前財政部長樓繼偉也表示,政府應該將今年的財政赤字擴大1.5到2兆元人民幣,才能有效爲中小企業提供補貼。

中國政府除了可能推出刺激經濟的政策,《路透》稱北京正在思考如何鼓勵外國投資者繼續對中國投資,並且可能在本週五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邀請國際大型投資公司在北京共同研討。消息人士稱,與會者可能包括私募股權(PE)公司等大型中外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包括主權財富基金和養老基金在內的有限合夥人(LP)。

香港經濟研究機構東方資本研究院(Orient Capital Research)的董事總經理安德魯·科利爾表示,中國政府以國安名義對企業實施打壓、對外國人展開嚴密監控等做法,讓全球企業判斷「該是離開中國的時候」,「但現在經濟急速放緩,中國當局就發起了新一輪的魅力攻勢,試圖勸說外國人回來」。但科利爾也說:「這些措施可能來得太少、太遲了」。

2022年中國經濟(AP)
2022年中國經濟(AP)

新華社雖然形容2023第二季的經濟表現「向好」,但《華爾街日報》警告中國經濟可能「紙上光鮮」,但形勢嚴峻依舊、甚至可能陷入衰退,許多中國的商界人士也對未來失去信心。《華爾街日報》直言,中國目前的經濟數字無法反應中國經濟痛苦的程度。即便今年第二季的GDP同比(與去年同期相比)因為比較基期較低繳出還不錯的數字,但與今年第一季相比就幾乎沒有成長(GDP環比僅0.8%)。

《華爾街日報》強調,從許多指標來看,中國經濟都境況不佳。包括中國正處於陷入通貨緊縮的邊緣、消費者通膨基本沒有上升、6月份工廠出廠價格的下降速度達到7年來最高、青年失業率也觸及歷史新高、大多數房地產價格也持續下降、民營企業投資連續5個月下滑,也是數十年來中國民間投資首次出現持續負成長,加上中國經濟重新開放後原先預期的回溫並未出現,中國經濟的發展軌跡仍有太多不確定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