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出口比重增1.2個百分點,新南向發威?

2023-07-14 07:20

? 人氣

台灣對新南向國家出口占比增加。圖為今年5月東協各國領導人在印尼參加東協峰會。(資料照片,美聯社)

台灣對新南向國家出口占比增加。圖為今年5月東協各國領導人在印尼參加東協峰會。(資料照片,美聯社)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日前指出,我國對新南向國家出口比重近6六年來增加1.2個百分點,在今年前5個月出口至東協國家比重也超越了日韓,由此看出新南向的效果與威力逐漸展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經貿辦公室的引用的數據沒錯,其解讀也算是「一家之言」,但卻可能有其它的解讀,而且可能更接近真相。

台灣經貿的「南向」可說淵源流長,早在上世紀90年代李登輝執政時期,就首次提出過「南向政策」,2003年阿扁執政時再次提出「新南向政策」,2016年蔡英文執政後再次提出新南向政策,只是蔡的新南向範圍更大,把從東南亞到南亞的18國全部納入。

不論是南向或2次新南向,雖然用語稍異、範圍不同,但主要目的,都是要把出口、投資從中國往南向國家移動,理由不言自明:出口與投資過度集中對岸,引發國家安全風險的疑慮。

成功了嗎?以近30年的數據看,顯然從李登輝的南向政策開始,就一路失敗至今。當年李登輝提出南向政策的90年代初時,主要是當時企業赴中國投資熱潮,台灣出口中國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尚不到2成,之後節節高昇,政權更替前的1999年已到23%多,扁提出新南向時又到25%左右。到2008年扁執政末期時已增為40%左右。

蔡政府的第2次新南向政策,表現倒也與過去並無太大的不同。中國市場占台灣出口的比重依然在4成左右,甚至一度揚升到44%左右。以降低對中國的出口依賴之政策目的評估,顯然這3次的南向政策是完全失敗。

何以失敗近30年的政策,今年突然復活、發威?讓新南向國家出口占比增加出口至東協國家比重超越日韓呢?

其實,這裡面官方是有意無意間玩了一些「數字障眼法」;官方說新南向國家占台灣出口比重增加,今年第1季較6年前增加1.2個百分點,確實如此;但沒有明說的是,其實跟新南向國家的出口與貿易值還是減少了不少:今年第1季與新南向國家貿易總額為375.4億美元,年減13%;更細的看,今年上半年單月對新南向18國的出口數字,大概在65-75億美元之間,這個數字顯然比去年的高點,如去年7月對新南向出口92億美元,少了2-3成之譜。

因此,說今年上半年的經貿數據,代表新南向政策的成效與發威,顯然就是錯誤、甚至胡扯,因為明明與新南向18國的貿易、出口全部都是衰退嘛。而對其出口占比增加的原因,是來自整體出口大衰退,台灣上半年出口衰退了18%,第1季衰退19.2%,在此背景下,只要對新南向國家出口的衰退幅度低於平均值,其占整體比重自然就會上升─情況確實如此,第1季對新南向出口衰退在13%左右,遠低於整體近2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