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泉湧觀點:全球暖化轉機—企業承諾追求自然增值,2030年前停止和扭轉自然衰退

2023-07-13 05:50

? 人氣

雨林是全球二氧化碳的儲存庫,可惜近年熱帶雨林被大範圍消失。(圖/大板根森林溫泉酒店提供)

雨林是全球二氧化碳的儲存庫,可惜近年熱帶雨林被大範圍消失。(圖/大板根森林溫泉酒店提供)

壹、全球23%的碳排放源於砍伐樹林及工業化農耕活動

2023年6月中旬,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首次發現全球6月的升溫幅度超過1.5℃極限。德國卡爾斯魯爾理工學院氣象與氣候研究中心教授昆斯特曼表示,在6月就接近增溫1.5℃的極限相當不尋常,尤其全球森林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類利用和破壞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畜牧業、紙漿及棕櫚油等企業大規模砍伐與焚燒森林,都使全球推行減碳措施削弱原有功能,甚至會將已封存的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助長暖化與極端氣候危機,導致森林環境更乾燥,大火更易引爆、更難撲滅。全球有23%的碳排放源於砍伐樹林及工業化農耕等土地使用,致使荒野地快速消失。

2005年歷經百年大旱後,科學家發現,亞馬遜嚴重受創,不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變差,甚至反過來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英國里茲大學教授菲利普稱,地球生態系統已經從2005年前每年吸收5億噸,到2012年已反過來排放10億噸二氧化碳,因此對地球氣候更加傷害。亞馬遜雨林對調節全球氣候具有關鍵作用,若失去它,高達900億噸的二氧化碳將被釋放至大氣,相當於全球數年的排放量,控制地球升溫的任務將更形艱鉅。

貳、亞馬遜地區大面積森林被砍伐,導致雨林區降雨量減少

亞馬遜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盆地,占地700萬平方公里,橫跨南美洲巴西、玻利維亞及秘魯等9國,占世界雨林面積的50%,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擁有獨特的降雨循環系統,讓森林內的動植物獲得足夠的水。

2023年3月的《自然》期刊,英國里茲大學教授斯普克倫的研究團隊指稱,熱帶雨林高比例的降水是來自雨林樹木蒸發的水汽,因此大規模毀林會導致雨林區降雨量減少,因降雨時雨林樹木會透過根系吸收水份,水份再經葉片氣孔蒸發或葉緣泌液釋出,水汽上升凝聚成雲並積聚產生降水,這個過程稱為降水的再循環;亞馬遜地區降水再循環所生成的雨水占總降雨量的41%。一旦樹木遭砍伐,水循環就會受到破壞,雨水難以形成,進而造成乾旱。

研究2003-2017年間數個雨林區的衛星影像和氣象資料,包含橫跨9國的亞馬遜雨林、世界第2大雨林剛果盆地,以及印尼尤澤生態系的東南亞雨林。結果發現毀林區面積大於2,500平方公里時,降雨量減少就會明顯;以最大測量範圍為4萬平方公里面積的土地研究,則每減少1%的森林覆蓋率,每月的降雨量就會減少0.25mm。

亞馬遜自然雨林,高達60%的面積位於巴西,2000-2010年間,為了種植黃豆及飼養牛隻,估計被砍伐約2,428萬公頃以上的樹木。根據巴西國家太空研究院的數據,從2022年1-7月亞馬遜毀林率再創新高,整體的砍伐面積超過14個臺北市的大小。世界自然基金會社會和環境正義主管瓦萊說明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已經連續3年乾旱,據該州市政協會聯合會估計,總損失已超過23億美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