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柔縉專文:新娘婚紗─從大紅禮服到白色洋服的東西碰撞與交融

2023-07-16 05:50

? 人氣

一九三○年代中期以後,台灣上流社會的新娘穿著幾乎已經定調,就是穿白色長洋裝和白色頭紗的禮服,不再穿上衣長裙兩件式、有繁複圖案的中西混合式禮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30705-張家新娘甘寶釵一九三○年的禮服。禮服的粉紅色令人驚豔,似乎也述說一種必然,一種由傳統大紅鳳冠霞帔轉變成西洋雪白婚紗的必然過渡。這套禮服兩件式,精細的繡花洋溢濃濃中國味道,搭配洋式頭紗,所以可稱是一種中西混合式的新娘禮服。(圖/張超英提供)
張家新娘甘寶釵一九三○年的禮服。禮服的粉紅色令人驚豔,似乎也述說一種必然,一種由傳統大紅鳳冠霞帔轉變成西洋雪白婚紗的必然過渡。這套禮服兩件式,精細的繡花洋溢濃濃中國味道,搭配洋式頭紗,所以可稱是一種中西混合式的新娘禮服。(圖/張超英提供)

日治後半時期,上流家族新娘穿的一件式洋裝長裙,多半跟洋服店訂做。今年九十歲的台灣早期眼科女醫生藍劉玉嬌受訪指出,她一九四一年在台中結婚,身穿的純白襲地洋裝就是在東京新宿的洋服店訂做的。不過,她前一年從東京女子醫專畢業時,畢業典禮和謝師會在最高級的帝國飯店舉辦,人人盛裝,她也在新宿一家叫「えさみや」洋服店訂製洋裝。結婚時,還是滿合適,就充當新娘禮服。

這種長裙禮服當時稱「ウェディングドレス」,即英語的wedding dress。從舊照和訪問的結果看,新娘的長洋裝多白色緞子,很少見使用紗或蕾絲剪裁。剪裁上有個特點,領口裁得頗高,不給見胸,少有例外。裙線貼著腰間垂下,沒有戰後那種蓬蓬的婚紗型式。這般款式的新娘禮服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仍伴著上流階層女性飛向婚姻美夢,一九四四年二月,雖然戰事白熱化,年輕得意的台北州工商課長楊基銓娶台南望族之女劉秀華,新娘還是穿著一襲白色洋式的wedding dress。

一九三○年代中期以後的新娘頭紗,也不再像二○年代包住整個頭,連額頭都遮掉,略顯嬌羞;新時代的新娘看來昂揚開朗,前額和特意梳燙的頭髮無畏的露出來,頭紗輕輕從頭頂後方流洩而下,垂到腳跟前,綿延到新郎那側。至於頭紗的來源,經訪問幾位年過九十歲的女醫生和名門太太,有的說,「頭紗沒人用訂做的,一輩子就戴那麼一天,用租的就好了。」也有人說,去日本買回來,但姊姊戴完,留給妹妹戴。

當然,日本時代貧富差距懸殊,一般平民家庭的新娘是穿不起白色wedding dress的。據一九三六年底《臺灣婦人界》月刊調查台北末廣町(今靠北門這邊的西門町一帶)一家專賣新娘婚紗的店,wedding dress價位從四十圓到一百五十圓,頭紗十五到七十圓,鞋子十五到二十圓,連手套都要五、六圓,豈是一個月三、四十圓的上班族或勤儉農家承受得起的價格。

20230705-《囍事台灣》書封。(麥田出版提供)
《囍事台灣》書封。(麥田出版提供)

*本文選自作者著作《囍事台灣》(麥田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