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大讚加密貨幣,如今加強監管力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為何突然覺醒?

2023-06-20 07:50

? 人氣

SEC為何下重手?

但是2022年起,先是發生了Luna幣與UST幣大崩盤,不僅造成市值186億美元的UST幣和400億美元的Luna幣雙雙歸零,全球上百萬人求助無門,還造成韓國20萬人血本無歸;後來又發生了FTT幣大崩盤,加密貨幣交易平台FTX宣布破產倒閉,市值高達320億美元一夕蒸發,全球超過100萬人血本無歸,這時世界各國的監管機關才開始正視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美國監管機關對加密貨幣的態度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總以為加密貨幣市場不成氣候,只要不管它或許一陣熱潮過後它就自然消失,沒想到地下金融的魅力實在是太驚人了!過去放任的結果加密貨幣不但沒有消失,甚至倒過來侵蝕美元的全球影響力。例如:美國全面封鎖北韓,但是北韓卻有千人駭客團隊竊取超過30億美元的加密貨幣;美國把俄羅斯趕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結果俄羅斯不但沒在怕,還加碼開放「所有產業」用加密幣進行跨境結算,如果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再不下手,那美元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為什麼SEC認定大部分的加密貨幣都是證券?

證券(Securities)是一種表示財產權的有價憑證,持有者可以依據此憑證,證明其所有權或債權等私權,例如:國債券、股票、債券、權證、權益證券、股票價款繳納憑證等。倒過來說,企業或國家以某種憑證和自然人換取金錢,都可以視為廣義的證券。我們再回頭看看大部分加密貨幣,都是撰寫一個以太坊智能合約,就宣稱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以信任,再以加密貨幣和自然人換取金錢,很明顯這種行為就是證券。

例如:瑞波幣(XRP)使用所謂「分散式帳本(Distributed ledger)」,其實運作方式類似於我常說的「私有鏈」或「假聯盟鏈」,就是找一群自己人來記帳,事實上這和使用一台伺服器中心化來記帳沒什麼差別,直接發行1,000億枚倒出去換成現金;穩定幣號稱使用乙太坊的區塊鏈發行,但那不過就是寫個沒用的智能合約保證自己等值儲備,說穿了就是有家公司寫個程式,無中生有發行了幾百億枚所謂的穩定幣等值幾百億美元倒出去換成現金,這些都是經由單一組織或企業控制,內行人都看的出來他們宣稱用區塊鏈只是障眼法,實際上的運作方式就是證券,因此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認定大部分的加密貨幣都是證券,其實有理有據。

為什麼SEC不認為比特幣或乙太幣是證券?

比特幣是使用「區塊鏈(Blockchain)」建立的「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它的原理有些複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之前發表的文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