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北觀點:台大在高教排名為何大幅退步?怎麼改善?

2023-06-05 06:50

? 人氣

圖為台大畢業典禮。(柯承惠攝)

圖為台大畢業典禮。(柯承惠攝)

一、台大高教排名直直落不只QS還有THE

台大在英國 QS 機構公布的 2023 年 QS 世界大學排名第 77 名,退步幅度很 大,前文有作清楚的探討1。在另一個世界大學排名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的表現更不理想,退步幅度更大。2023 年台大只有 187 名,距離世界前百大更 遠。邁向百年的台大如此,國內其他大學更是每下愈況。台大以及台灣各大學在 QS 和 THE 這兩個世界常用的大學排名上同步大幅退步的現象,所顯示的台灣高 教發展頹勢值得所有關心台灣高教者的警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與 QS 偏重學術聲望不同,THE 更重視研究,其指標有五個面向:經濟活動 與創新、教學與學生、國際化程度、研究、學術論文影響力,(分別佔比 2.5%, 5%,30%,30%,及 32.5%),後兩項均為具體的研究成果,合計佔比超過六成, 是最重要的評比因素。論文影響力跟語言表達能力有關,所以排名對英語系的歐 美國家相對有利,也比較不利於以專書為主人文及社會科學,這些評比容易被忽 視的事實是解讀 THE 排名要小心的地方。 

因此我們選國立台灣大學、韓國首爾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新加坡大學、及 中國北京大學這幾所非英語系國家的頂尖全科大學來比較,從 THE 長期性的排 名變化就可以看到高教國力的消長。以這五所大學 2011-2023 的 THE 排名變化趨 勢來看,台大以外的其他四所大學的排名在 13 年之間都穩定上升,且在 2023 年 的 THE 排名都已經在前 60 名,首爾大學是 56 名、東京大學是 39 名、新加坡大 學是 19 名、北京大學是 17 名。對照 2011 年的 THE 排名,分別進步 53 名、13 名、15 名、及 20 名。而台大排名在同一期間內上下擺動很大,2023 年的 187 名 更已遠遠落到上述大學後面,對照 2011 年的排名退步 77 名。 

台大的世界排名比較圖(作者提供)
台大的世界排名比較圖(作者提供)

二、台大高教排名高低,校長人選很關鍵

這13年來台大正好經歷3任校長,考慮評比的延後效應,2006-2014年應歸於李嗣涔,排名從108到142 名,下降34名;2015-2020 應歸於楊泮池(包含其 後的兩位代理校長),排名到120名,提昇22名;2021-2024則歸於管中閔,到2023年為187名,三年內已下降67名。延續此趨勢,今年年底公布2024年的數字恐更不樂觀,台大可能首度打破歷史紀錄,跌出200名以外。 

3位校長風格迥異,但選上時都是信誓旦旦爭取國際排名,李嗣涔說要「帶 台大邁向世界前50大」,管中閔口氣更大,說要「未來大學,趨動未來」,結果 都只是空言。只有楊泮池較為平實,上任時他說:「學校的國際排名…並非是學校 追求的終極目標,日後他將帶領學校,提升學生專業素養與能力,以符合社會期 待與企業的需求。」任內與教師尤其是學生關係融洽,強化研究,曾經各個領域都排進世界前50大。 

校長的領導風範的差別不只表現在在任時,卸任後的為與不為更能見微知著。 楊泮池卸任後低調回復教學研究。另外兩位卸任校長,一位在網路高價販售撓氣 源寶產品,遊走衛服法規模糊地帶;另一位頻頻高調媒體發言,哀嚎陳年舊事挑 起社會分裂;他們的言行都是在消費台大,和任內的高教主張更是相去甚遠,難 怪台大進不到前50大,也不會有未來。 

三、台灣高教提升,研究要推動標竿成就,揚棄數字掛帥

 在高教體系能否有好的領導人,包括教育部長及台大校長,對高教發展及國 運興衰非常重要。台灣在全球高教的排名近幾年每下愈況,實其來有自,不能每 次排名退步就都以高教投資不足,教師薪水不高,及學費多年不漲等來做說明, 這是最廉價的藉口,也是最能顯示領導人無能的照妖鏡。 

台灣高教在 1980 年代有一波革新,當時研究並不重視國際化,SCI 論文數 量排名約居全球第 40 名,與先進國家相距甚遠。時台大電機系陳俊雄主任引領 推動論文計點制度,落實國內學術生根及研究水準國際化〔1〕,在國科會傑出獎獲 獎成效優異,論文計點制度因此快速擴散到各大學各領域,研究能量爆發,1990 年代台灣 SCI 論文總數排入全球前 20 名,若以國科會投入科研經費正規化,台 灣甚至可居全球第一。 

其後台大電機系出身的李嗣涔擔任校長,把這套制度推到全校,推動發表論 文計篇給獎金制度,短期間論文數目固然大量增加。但數字管理的後遺症也逐漸 顯現,包括論文數量大增却原創性大減,學閥風氣大盛,資深學者累積小獎獲大獎,資淺者必須靠行成為論文發表機器,研究偏好速成投大錢買最新設備,却絕 少致力基礎技術及設備(instrumentation)開發。尤其嚴重的是學術價值定於一尊, 多元、包容、開放、誠信的風氣不再,校務會議缺少論辨,高教思維停滯不前, 長久以來自然逐漸缺少活力而萎縮。學者都在數論文數目,鮮少重視標竿成就 (Milestone)。但有標竿成就才能受人尊敬,受人尊敬才能成就偉大大學。

以台灣電子產業為鑑,兩大半導體製造公司相繼成功帶領台灣邁向國際,可 看出公司領導人遠見的重要性。電子業高度需要知識及資訊累積,人才是最關鍵 的資產,1980年起以聯電曹興誠董事長為首,建立員工分紅配股制度,對於人才 吸附起了關鍵作用,到1990年成為顯學,帶領台灣電子業迅速發展並打入全球。 

但員工分紅隱含課稅不公以及股東權益稀釋等問題,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贊 成依循國際會計制度,改採分紅費用化的作法。結果不只沒像當時不少電子業經 理人悲觀預測電子業將紛紛出走而空洞化,反倒是由台積電引領,堅持在台灣進 行半導體製造,服膺誠信為全球所有IC設計公司提供最精密先進服務,厥能再 創高峰成為全球半導體製造公司龍頭,帶領台灣電子業佈局全球穩步前進。 

持續使用員工分紅配股方式,經理人用高額利益吸引人才,公司管理容易, 整體行業的發展反而就會局限。能勇敢拋棄習以為常的作法,以更前瞻具遠見的 策略致力革新,才能提昇到更高層次。台灣高教習於對學生論文計點畢業,對老 師依點數給獎金,校長只需訂績效指標,那發展一定侷限,必須有新的領導人, 能引領台灣突破窠臼引領革新。 

四、要成為偉大大學,需改革校長遴選制度

台大傑出校友遍布全球各領域,可以引領台灣邁向國際化,但三十年來竟沒 有一位海外校友參加台大校長遴選!以李嗣涔及管中閔兩位前校長為例,上任前 即有不少爭議,像李酷愛手指識字研究,曾公開宣揚大陸人士張穎可隔空取藥, 後來在法庭上被證實為騙局,可見其識人不明之一面;管於國發會主委任內妄圖 推動自經區,差一點把台灣淪為中國附庸經濟體。在現有體制下他們却紛紛當選 校長,可見校長遴選及大學治理制度已不可不改。 

 台大校長遴選長年受陳維昭前校長影響甚深,尤其在遴選管中閔時達成最高 峰,這一次是首次陳不介入,而改由梁賡義教授擔任召集人。梁與台大淵源不深, 但曾參與不少大學的遴選委員會甚至擔任召集人,所以可以比較客觀地探索台大 遴選制度的問題,這其實也是台灣許多大學校長遴選時普遍出現的問題。 

 梁召集人選擇在 2022/12/24 台大校務會議結束後,對校務會議代表演說對 台大遴選的觀察心得,四年前當天正好是前教育部長葉俊榮突襲府院公開記者會 宣告”勉予同意”管中閔為台大校長,梁在演說中語重心長期許台大遴選制度能作 重大改革,未來遴選委員會遴選校長時能作到「無私客觀、海納百川」。

依現有台大制度,遴選委員會的組成除教育部聘任三位委員,校內職員及學 生代表各一位外,其他 16 位委員均是各院、或校友總會及行政會議推薦,再送 校務會議代表選出。前者難免要考慮學院利益;後者會傾向行政團隊的意志,難 以做到「無私客觀」。遴選過程中校長候選人需先對全校公開說明,接受校務會 議代表進行同意投票(實則遂行否決權),最後才由遴選委員會投票,等於是先競 選再遴選。若非台大現有領導班子,缺乏校務會議人脈,海外人士參選形同淌混 水,有遠見的領導人誰願意來淌這混水,所以怎能「海納百川」? 

 校長遴選都沒有國際化,豈能要求師生國際化?梁召集人苦口婆心是一個契 機,台大校務會議代表應該要堅定改革。具體作為有三:一、在遴選委員人選上, 校友及社會公正人士要開放校友推薦,分別為現任及前任校長領導的行政會議及 校友總會千萬不應該再介入。二、校務會議不能再以同意權投票刷掉候選人,即 使真得要意見徵詢投票,頂多也只能給遴選委員會作參考。三、校務會議為確保 依大學法規定審議重大校務,得成立校務監督委員會,負責校務會議決議的落實 以及校長續任選舉。這些國內像清華大學都已有很好的制度可以參考,事實上國 內能遴選海外傑出人才出任校長,也只有清華大學而已。 

教育部也要加油,部長沒有國際視野,甚至不懂高教,怎麼帶領國內大學國 際化?高教司長不能再靠科員內升,應修法可以借調大學教授,學有專精才能與 大學對話,不必凡事聽命公私立大學校院協會,這四大協會成員均是校長,實則 就是校長關說團體,遇有高教改革議題必以校長立場思考,焉能從國家大局著眼? 

高教改革許多議題,校長常是需要被改革對象,像是校長遴選制度,教育部千萬 不能屈從於這四大協會,否則無異「與虎謀皮」。 

五、落實民主參與,校務會議改革很重要

排名有高有低本來不必因此懷憂喪志,但審視台大的因應態度勿寧更令人担 憂。以英國泰唔士報 2022/10/12 公布 2023 年 THE 世界大學排名為例,台大從 113 名如自由落體般一口氣掉到 187 名,三天後(10/15)正好台大開校務會議,短 短一個多小時就草草結束,排名滑落的事不僅校長和校方不提,校務會議代表也 沒人提,所謂「愛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漠不關心」,冷漠從校長以下蔓延,到 整個校務會議,這比排名下跌更值得警惕。 

台灣的龍頭學校已遠遠落後亞洲其他國家,甚至一年即下跌74名。台大校 務會議及教育部應該痛定思痛勵精圖治,從大學遴選制度改革做起,全球徵才選 出有遠見的領導人;研究不再倚賴論文計點,應該以做出標竿為務,累積對全球 的標竿成就才能成為偉大大學;教育部也要開放心態,仿照國科會借調高教專才 革除官僚陋習,高教才能欣欣向榮。台大先穩固 THE 百大,並逐鹿前五十,則未 來成為偉大大學,引領台灣趨動未來,可期。

[1] 吳瑞北,〈落實國內學術生根與研究水準國際化–本系博士論文計點制的回顧與展望〉,台大電機之友,第11期,第4-9頁,2004年2月。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