凃京威觀點:從兩位「蓋拉格」看美國、教廷、中國的三角博弈

2023-05-15 06:40

? 人氣

教宗方濟各表示,為尋求結束綿延14個月的俄烏戰事,教廷正在參與一項秘密的和平任務。(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表示,為尋求結束綿延14個月的俄烏戰事,教廷正在參與一項秘密的和平任務。(美聯社)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於2020年12月在香港被捕,港府以違反香港國安法「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起訴黎智英,並拒絕給予保釋。黎智英之子黎崇恩(Sebastien Lai)及黎智英律師蓋拉格(Caoilfhionn Gallagher) 2023年5月10日在美國華府出席「媒體自由及爭取民主:香港、亞洲及更遠處」早餐會,呼籲國際社會關注將在9月開庭的黎智英「國安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同場活動中,美國眾議院「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發言表示,中共試圖埋在黎智英種下的第一顆蘋果,但中共不知道裡面的種子還在,現在黎智英之子將父親的種子在世界傳播,並長出蘋果樹,國際社會需要他。此外,蓋拉格主席抨擊教廷認為,「教廷對中國迫害人權與黎智英案的默不作聲,特別震耳欲聾」。

美國聯邦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籍眾議員蓋拉格(Mike Gallagher)。(美聯社)
美國聯邦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籍眾議員蓋拉格(Mike Gallagher)。(美聯社)

這位美國的蓋拉格主席、黎智英委任的蓋拉格律師,特別讓我想起另外一位蓋拉格,同樣具有英國背景的教廷外交部長蓋拉格(Paul Gallagher),他正是締造中共建政以來首位與中共外交部長見面的時任教廷外交部長。

教廷的外交始終是帶著大公教會信仰在前進,更比若干政治說帖來得具備人性。香港教區司鐸胡允信神父2022年4月22日在美國天主教電視台EWTN採訪中表示,黎智英的選擇激勵許多香港天主教友。作為香港天主教友的黎智英,他有太多機會,可以完全離開香港享受生活,然而他卻主動選擇留下,黎智英希望「與香港被囚禁的抗爭者團結在一起,去受苦,去背起十字架跟隨耶穌」,這正是天主教精神讓黎智英明白受難的意義。在獄中,黎智英也不斷在祈禱中追隨信仰。

黎智英受的苦與磨難是眾人的痛苦,更在祈禱中盼望眾天使如救援伯多祿(Petrus)般救助所有在香港蒙受苦難的義人。但從天主教會的教導來看,我們知道單獨只依賴對抗,更甚只有單方面的「烙下狠話」放棄與中國共產黨對話,對改變現實或造就救援而言,無法帶來實質效果。

教廷在中國有綿密的資訊網絡,相對自由的香港也與羅馬有低調但密切的資訊往來。黎智英的選擇,從外人來看固然是受難及悲劇,但為羅馬來說,正因為他是「肢體」的一部分,透過教廷外交部長蓋拉格的各項選擇,就不如美國眾議院蓋拉格主席來得那麼「輕鬆」。

如果說大話抨擊中共,能夠改變中共在新疆、香港的瘋狂行徑;如果單純說批評的話,就能遏制中共戰狼外交、中共偷盜智慧財產、中共在國際間利誘及分化各國社會,那麼,我相信所有對於中國共產黨極具法西斯特質的作法反感的人都將對中共的惡行疾呼大叫。然而事實很清楚告訴眾人,單單言語抨擊,甚至單靠國家間的制裁,無法為改變現狀帶來立即效果,甚至無法為戰爭帶來和平。現在需要的是一套可能有作為的和平方案,這需要智慧,更需要安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