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聯手!專家:美台若聯手打造無人機,台企有望納入美國軍工體系

2023-05-09 18:00

? 人氣

李華球告訴美國之音:「如果能夠把(這些)飛彈搭上我們的晶片,通過AI、無人機的整合的話,將傳統武器跟科技武器整合成一個現代的精準打擊武器,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排除紅色供應鏈台灣利基

另外,他說,「去中化」也是美台攜手打造國防供應鏈的共識,因為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早於2011年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時,就有抗衡中國的意味;前總統川普也於2018年的國防供應鏈安全報告中,明確要求排除紅色供應鏈。之後的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美國對中國風險的規避都助長美台經貿合作的機會。

為強化美國供應鏈的韌性,現任拜登政府更於去年6月發布報告,強調國防和半導體產業鏈安全的重要性,呼籲促成美台國防工業廠商的合作。

經緯航天的羅正方也說,全球封鎖中國製造是台灣的機會,台灣應積極爭取美國國防產業「在台製造」。

國防技術轉移端賴雙方政府互信

位於台北的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研究員胡莎娜(Sana Hashmi)
位於台北的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研究員胡莎娜(Sana Hashmi)

不過,軍工產業涉及機敏科技,技術轉移需取得美國政府的授權和核可,以確保雙方互信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對此,位於台北的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研究員胡莎娜(Sana Hashmi)表示,上週的美國國防承包商代表團有美國在台協會(AIT)官員隨行,或展現了美國政府和國會的支持。

胡莎娜告訴美國之音:「這代表了(美國)的兩黨支持,也顯示出美方友台的努力,並幫台灣備戰台海突發衝突的努力。」

總部設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上週在台北接受媒體採訪時則呼籲,「台灣現任政府應做出政策調整,來保護國防或軍民兩用產業的知識產權,並讓更多台灣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有機會接觸到美國境內的國防工業和全球國防工業。」

台灣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曾指出,美台的軍工業合作始於1970年代,台製「經國號」就屬於美國技術轉移後生產的戰機,雙方當時展現了高度的信任跟默契。

中國無人機異軍崛起

分析人士說,台灣雖有製造優勢,但無人機製程仍落後中國。中國無人機發展快速,且產品線完整,除了商用大疆系列,還有「死神」之稱的軍用彩虹、翼龍系列,後兩者都是對標美國MQ-9死神無人偵察機來製造,而且大量出口到中東國家。

根據英媒BBC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早於2019年就部署了中國製的翼龍-1無人機部隊,用於利比亞內戰。此外,伊拉克、約旦、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和阿爾及利亞等國家也都是中國無人機的買家。

根據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2021年初的調查,中國約出口300架的武裝無人機至13個國家,已是攻擊型無人機的最大出口國,相較於美國,同期只賣出70架的MQ系列。

中國製無人機對美、台等盟國安全威脅最甚者,包括無偵8超音速無人偵察機,這是一款由火箭推動的高航速無人機,另外攻擊-11型是一款採噴射推進、具有匿踪能力且難被雷達發現的大型無人機。不過,解放軍鮮少出動這兩型無人機。

台灣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在其所著作的《台灣的勝算》一書中指出,中國的無人機「續航時間長、可有效執行防空壓制任務,且偵察打擊一體多功能,皆是投入台海戰爭的軍事科技優勢。」

解放軍近期也派遣兩款大型無人機繞行台灣空域,分別是TB-001和BZK-005。這兩款原為商用運輸機,改為軍用後,台北軍事專家蘇紫雲認為,這頗具威嚇的心理戰作用。只不過在戰時,它們易被發現並擊落,存活率很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