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本來就不是派「誰」就會贏!反思國民黨的徵召策略

2023-04-22 06:00

? 人氣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台中市長盧秀燕(左起)、新北市長侯友宜、台北市長蔣萬安、桃園市長張善政12日出席第一階段立委提名記者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台中市長盧秀燕(左起)、新北市長侯友宜、台北市長蔣萬安、桃園市長張善政12日出席第一階段立委提名記者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相比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定於一尊,國民黨目前的徵召作業還尚未明朗,不管是推派侯友宜、郭台銘上陣,雙方各有擁護聲浪,藍營目前的提名步調,確實也引發部分支持者焦慮,似乎也間接影響藍營士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只不過在筆者的分析之下,我傾向認同目前黨中央的作法,也就是所謂「三階段提名」、「整何非綠」等規劃,因為就現有的態勢看來,藍軍、甚至整個在野陣營,不是派出「誰」就能獲勝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整合各方力量的過程,是能否派出「最強組合」。

目前為止 沒有誰是「最強」的問題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2024 總統大選潛在候選人支持度中,有33.4%支持賴清德,29.7%支持侯友宜,22.6%支持柯文哲,8.5%尚未能決定,5.8%沒意見、不知道、拒答。

若比較近期另一份《震傳媒》公布2024總統大選民調,兩種三腳督對戰組合,若國民黨派侯友宜出戰,民進黨賴清德以38.3%居冠,國民黨侯友宜24.4%,民眾黨柯文哲19.2%,未明確回答18.1%;若國民黨由郭台銘出線,同樣由民進黨賴清德38.4%位居第一,國民黨郭台銘23.7%居次,民眾黨柯文哲19.5%,未明確回答18.4%。

由此可見的是,在可預見民眾黨柯文哲參選的狀況下,不管侯友宜或是郭台銘,都沒有人能一舉力壓民進黨;然而,有趣的是「非綠」兩大黨的候選人支持度加總,卻能穩定高於賴清德。

國民黨內部一直釋放出的訊息是,提名的人選必須考量多方面向,能否具備「整合」非綠陣營的能力,是決定能否贏下大選的機會。我認為,經由上述的脈絡思考,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國民黨的候選人若無法整合整個「在野大聯盟」,就目前態勢看來勝率不高。在政治上,需要與其他「非綠」政黨的合縱連橫,在民意上,需要取得更多選民認同,這也是為什麼筆者認同目前提名作業的方向。

不管是誰出戰 他們都還有一段路要走

20230419-新北市長侯友宜19日出訪新加坡。(顏麟宇攝)
新北市長侯友宜19日出訪新加坡。(資料照,顏麟宇攝)

筆者撰文當天,正好是侯友宜市長出訪新加坡,他也誓言要從新北出發,讓世界看見台灣;而郭台銘董事長,近期也剛結束訪美、訪日的行程,也才剛宣示要透過座談的方式,讓台灣民眾了解他的政策願景。

不管是侯友宜還是郭台銘,他們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侯市長必須接受更多外界的檢驗,在國政、內政方面,讓選民看見他不只是「好市長」,更能做到「好總統」;至於郭董方面,民眾也期許看到他除了商場成就之外,能否展現政治人物的願景與能力。

相較民進黨,國民黨更需要時間。不管是侯與郭都有自己各自的挑戰要應對,若急於定於一尊,只是在壓縮藍營的戰略彈性。更何況,相比過去幾次的總統提名,國民黨預計規劃的6月中後並不算晚。

「徵召」就是由黨扛下所有的勝敗榮辱

打從決定「徵召」那一刻開始,2024大選的勝敗責任就是由朱立倫主席一肩扛起。正所謂「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這幾乎是拿整個政治生命做賭注的安排,更何況2024大選可說是國民黨,乃至整個台灣未來的「生死存亡之戰」,怎麼可能不嚴謹以對?

黨主席朱立倫口中的「最強人選」需要考量眾多因素,不管是社會觀感、支持度、政策方面,乃至於整合所有在野陣營的力量,這都是必須的。

從來沒有「最強人選」 只有「最佳戰略」

選戰從不只是「人」的問題,而是整體大環境與政策、議題、攻防、政治角力交織而成的複雜結果,目前的變數還太大,潛在候選人「鴨子划水」也未嘗不可。

我認為,藍營支持者,乃至黨公職人員並不需要感到焦慮,因為人選尚未確定,不代表選戰尚未開始。不管是侯市長口中「守護中華民國勇往直前、捨我其誰」,還是郭董的「台灣需要一個很棒的CEO」都傳達出了積極的訊號,接著就是看台灣的民意能出現什麼化學效應了。

說到底,國民黨目前採的徵召作業「三階段規劃」不無道理,從第一階段「黨內團結」、第二階段「泛藍陣營」到第三階段「非綠力量」,目前都還是照規畫進行中,就筆者的觀察,第二階段已經逐步達成中,再來的第三階段就有賴檯面上、檯面下運籌帷幄了。

「團結的藍軍」若能更積極走向中間,取得所有非綠選民的認同,那我想勝利必然在不遠之處了,只是這漫長的過程,是需要審慎評估,耐心以待的。

*作者為政治大學東亞所 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