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外長發表聲明「護台灣」!專家:馬克宏哄中國只是耍嘴皮子

2023-04-19 14:39

? 人氣

2023年4月17日,G7外長會議在日本長野召開。(美聯社)

2023年4月17日,G7外長會議在日本長野召開。(美聯社)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會議4月18日發表聯合聲明,再次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對國際社會的重要性。專家認為,G7在台灣問題的立場已定,惟因應俄烏戰爭在對中國的措辭上可能個別發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維護台海和平沒有與中國妥協的可能

G7外長會議4月16日至18日在日本長野縣輕井澤市舉行,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的外長出席此會議。這次會議的焦點是兩項危機,分別是中國施壓台灣的力道日益增強,還有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

本屆G7外長會議的東道主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在會談開始發表開場白,堅定拒絕以武力片面改變台海現狀。G7外長們一致同意,有必要對抗中國在台灣海峽的任何「脅迫」行動,以及想控制台灣的企圖。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4月17日表示,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干涉。他強調,台獨分子在外部勢力的縱容和支持下,不擇手段推行分裂活動,才是造成台海局勢緊張的根本原因。

台海局勢自4月初開始更加緊張。中國解放軍4月8日至10日在台灣周圍實施為期3天的圍台軍演。據統計,三天內解放軍出動232架各型戰機與32艘軍艦侵擾台灣,山東艦則出現在東南外海約200浬外。G7外長會議召開首日,北京宣布禁止船隻駛入台灣北方海域。

日中關係專家、台灣綠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文生表示,去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岸田政權就一直在全球呼籲提防「今日烏克蘭,明日東亞」,反對任何國家片面以武力改變區域現狀、破壞和平。而這些手法,表面上是反抗俄羅斯,實際上是直指中國,只是沒有明講。

謝文生說:「這一年多來,日本總是把『自由且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反對片面以武力區域改變現狀』、『強調台海和平對國際的重要性』,一而再、再而三地放進各個國際多邊、雙邊外交聲明之中。」

謝文生認為,岸田政權在台海問題上沒有與中國妥協的可能,只是會看當時情形在措辭上有所調整。

華盛頓哈德遜研究所研究員長尾賢(Satoru Nagao)認為,包括日本在內,G7各國對於台海安全都有共識,只是考慮到俄烏戰爭的因素,必須對中國的態度稍微調整,但是反對中國以武力侵略台灣的方向不變。他說:「現在G7國家必須應對俄烏戰爭,如果中國全力支持俄羅斯,俄羅斯就很有可能戰勝,所以各國對中國都會稍加安撫,但這是短期對策。民主國家對台海和平的維護共識,從美國對台軍售、各國的聯合軍演、各種經貿合作措施都很明確。」

長尾賢表示,台海安全不但對日本有存立危機的重要性,也是歐美各國維持海上通道、避免中國全面控制太平洋的樞紐,中國再怎麼抗議都不可能改變G7的共識。

日本要求中國負起大國責任

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4月16日舉辦工作晚餐會,針對涵蓋中國、北韓在內的印度太平洋地區局勢進行意見交換,與會外長一致同意反對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嘗試。

日中關係專家謝文生指出,林芳正4月1日至2日訪問北京,這是3年多來首度日本外務大臣訪中,中方高規格派出總理李強、外長秦剛、外事辦主任王毅分別與林芳正會面,超規格的待遇顯現出北京的重視程度,但是林芳正對於所有的議題均未讓步,中國在這次會談幾乎是一無所獲,也顯現了中國過去對日本軟硬兼施的策略已經不再奏效。他表示,日本從首相到高層行政首長,現在對中國都會如念咒語般地重複不會改變的原則。

謝文生對美國之音說:「現在(日本)在對中交手、會談時的基調,都是以'該主張的部份我們會跟中國表達,同時建構出具建設性且安定的兩國關係;並要求中國應負起大國應有的責任跟行動'作為起手式。」

謝文生認為,日本作為國際與亞洲的大國,在戰略層次上「要將日中關係放入管理之中」,G7外長會議就是向國際展現日本新戰略的舞台。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在日本召開的G7外長會議,是美國以日本為支點作為操作軟權力槓桿,擴大對中競爭的影響力。

他說:「具體來說,就是要達成一個共同譴責中國的聯合聲明,來扭轉之前法國逐漸倒向中國的趨勢。如果成功,就表示美日聯合的影響力足以團結西方盟國來達到共同圍堵中國的目的。」

羅慶生認為,法國總統馬克宏在訪中之旅後的專訪中有關「台海衝突無關歐洲、不做美國附庸」等言論,顯示G7各國在台海問題上的意見並不一致。

法國為防中援俄安撫中國

法國總統馬克宏4月5日至7日訪問中國後,針對台灣局勢表示:「最糟糕的是認為必須跟隨美國或中國。」此番言論引發爭議。不少輿論認為,在5月G7廣島峰會前,這恐怕會打亂各國的步調,因此特別關注G7外長會議時身為東道主的日本如何整合。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認為,日本與法國在國際上的自我定位差異很大,加上美日關係與美法關係大有不同,日本無法依照美國的意思說服法國改變想法。

他說:「日本正在做美國所期望他做的事情。日本和德國一樣,都是二戰戰敗國,意識形態自我設限,不願違逆戰勝國美國的期望。法國不一樣,同樣是二戰戰勝國,而且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有能力對美國說不。」

羅慶生認為,美國雖不滿馬克宏,但改變也不了他,更遑論日本。

4月初陪同馬克宏訪問中國的法國外交部長科隆納(Catherine Colonna)4月16日在G7外長會議開幕前對《日本放送協會》 (NHK)強調,法國認為不該單方面改變現狀的立場沒有改變,並表示「看到中國正考慮向俄羅斯傳達特定訊息,我認為中國更加理解我們的立場了。」

華盛頓哈德遜研究所研究員長尾賢認為,不必太把馬克宏龍日前的發言當真,因為那隻是政治家為了眼前局勢所調整的外交辭令。

他說:「法國實際行為上早就介入台海安全了,艦艇都參加區域聯演在台海周邊航行。他(馬克宏)只是耍耍嘴皮子讓中國高興一下,不要去幫俄羅斯而已。如果中國侵略台灣,美國出兵支持,那麼日本、菲律賓就出動了,英國也會派遣艦隊參加,法國怎麼可能置身度外呢?」

長尾賢表示,以英法之間長期的競爭關係,兩者均有相當實力的海軍艦隊,如果只有英國艦隊參加國際間最受矚目的台海行動,法國會顏面掃地,特別是當德國也在台海問題上表態,法國不會甘心當歐洲的笑柄。

G7外長們4月18日發表的聯合聲明發出了口徑一致的訊息,顯示出對中國的擔憂。

中國經濟脅迫效果有待觀察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4月17日表示,包括台灣問題,如果事關違反國際法,那麼德國不能為了與中國經濟合作的利益而「視而不見」。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認為,德國外長訪問北京時表示對中國的疑慮,除了人權問題跟俄烏戰爭之外,更強調德國與歐洲都無接受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

他說:「德國畢竟是歐洲國家,和法國的歷史糾葛更加複雜,想避免法國影響很困難。而德國又是經濟大國,因此在G7上是附和美國,還是追隨法國,兩者間如何平衡,這將是影響G7外長會議的重要因素。」

羅慶生表示,美日是否能團結G7的其他國家對抗中國,很大程度取決於各國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程度。

他說:「由於各國和中國的經濟關係都非常密切,要達成『天下圍中』的態勢,目前並不樂觀。」

《彭博社》4月14日報導,美國駐日大使伊曼紐爾(Rahm Emanuel)表示,美國正敦促盟國協調應對來自中國的經濟脅迫,而不僅是軍事威脅。日本、菲律賓、南韓與澳大利亞等國都經歷過中國經濟脅迫。

台灣綠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文生認為,從戰狼外交與「一帶一路」的陷阱逐漸曝露之後,G7國家與其他印太國家都開始修正對中的作法。他指出,各國開始要求在不退讓主權與經濟安保的前提下與中國進行經濟合作,但是中國不太可能修正其對外策略。

謝文生說:「中國在習近平政權定於一尊的情形下,決策上要轉彎並不容易,但是受到國際上、特別是美日英等國的對中科技制裁下,外資加速撤出中國,中國更形需要外資來挺住其國內經濟的情形下,一場長時間的拉距戰正在展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