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小漣漪還是瘋狗浪─矽谷銀行倒閉

2023-03-15 06:20

? 人氣

美國矽谷銀行(SVB)因流動性不足突然倒閉,結束40年營運,寫下美國歷來規模第2大的銀行倒閉案。(美聯社)

美國矽谷銀行(SVB)因流動性不足突然倒閉,結束40年營運,寫下美國歷來規模第2大的銀行倒閉案。(美聯社)

美國矽谷銀行數日前倒閉,而且近日內就有3家銀行出事關門,許多人腦海中又浮現金融海嘯的陰影。此事件有許多值得關切與了解之處,當然:最值得關切的是:這是一次池塘中的小漣漪?還是一個瘋狗浪捲來前的序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流動性危機倒閉,政府不紓困不救援

簡單的說一下此事件:這家銀行拋售210億美元的債券,錄得18億美元的虧損;準備發股集資23億美元又失敗,引發存款戶的不信任;偏偏這家銀行又寫信給風投(VC)基金的大老們,要求大家不要提款,結果反而引來大老警示眾人,上周四存款戶就試圖提領420億美元,這種典型的擠兌一發不可收拾,流動性危機讓其破產倒閉,周五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就接管銀行。

先談官方處理,矽谷銀行是許多新創科技企業存款的銀行,也是美國第16大銀行,有矽谷大老就呼籲政府救援、外界也猜測著政府的紓困救生圈是否會來到。答案很快揭曉:沒有紓困,但會保障存戶權益。相較金融海嘯中對銀行的紓困救援,財長葉倫明白的說:「已經實施的改革意味著我們不會再這樣做了」。因此公司股東權益幾近歸零,相較之下,海嘯中官方的救生圈是援救了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銀行。

這種不對企業紓困、救援的作法,值得肯定,算是避免了道德風險;當然,也可以說「只作半套」,因為最後政府出面保證了所有存款戶的資金安全,而不是只保障在存款保證金額之內者。這是另外一種道德風險,但現實上,要避免事件延燒或有必要,台灣在金融海嘯時也曾經用上這招:政府保障所有存款戶的安全,以避免系統性風險。而官方出手的快速,也值得肯定,因為金融危機中最忌猶疑拖延、議而不決斷。

另一次海嘯的序曲,還是小漣漪?

至於事件是否會延燒,美國政府上從總統、下至財長、聯準會官員等都一致肯定美國經濟健全、金融安全,呼籲民眾與企業安心─是不是很熟悉?金融海嘯前官員們也都未能預見,都說美國經濟與金融安全。國人更該熟悉歷次台股股災,官員一定如念咒語般反覆說:台灣經濟體質與台股健全、投資人可安心….。

官方的說法不必太相信,還是回頭看數據如何說。矽谷在美國排名16大,但2千億美元左右的資產,相較真正的大咖:如摩根大通的3.67兆美元、花旗的2.4兆美元等,矽谷應算是「小朋友」,影響就較有限;再者,與矽谷銀行有關者大多是新創、科技公司等,同業關聯的資金大概就是200億美元左右,這跟當年海嘯時出事的機構,有數千億甚至上兆美元在市場上「對作」的關聯業者不同。因此,可以期待這次事件較大機率不會延燒到烽火連天,不會是另外一次金融海嘯的序曲。

不過事件來得太突然,短短數日破產倒閉,而且美國官方在處理過程,曾經要拍賣矽谷銀行,找來幾家銀行競標,結果業者紛紛打退堂鼓,這讓人想到海嘯時,官方拚命為雷曼「作媒」,結果潛在交易者最後一一退出的歷史經驗;冰山之下是否有外界看不到的問題,而且會往外牽連,仍是未知數,這個可能需要再觀察一陣子。

至於金融市場有人認為此事件會影響升息腳步,甚至有市場人士預測「年底前降息4碼」,都可能講太早了,因為還要看事件後續效應。如果真如官方說的是單一事件、無連鎖效應,即使3月升息計劃受影響,但之後升息步伐還是會持續,關鍵重點其實都在通膨數據。

「死因」深具啟發性

另外,有關矽谷銀行的「死因」,也可以說相當值得借鏡、有「啟發性」。以目前資料來看,相較海嘯中出事的機構大量投資高風險債券,矽谷銀行其實算是規矩得可以,不玩高風險、買美債為主,按理穩健到有點無聊的地步,應該不會出事破產倒閉才對,結果還是出事。

原因應該有幾個,而且一環扣一環,碰到外在環境一變就豬羊變色。一個是近年銀行膨脹擴充太快,例如2019年底資產規模710億美元,但接著幾年卻大幅成長,2021年達2113億美元,其中存款有1892億美元占總資產的9成之多。但銀行去化管理能力未同步成長,既然借不出去,就拿去買穩健的國債。

但碰到貨幣政策大轉彎,去年聯準會快速強勢的升息,一口氣把利率擴充到近5%高點,矽谷銀行就同時碰到2頭燒的問題:「長短不匹配」的問題出現,那些短期存款開始流失,去追求其它4、5%的高利率,而矽谷是給不起這種利率,因為它貸出去的長期貸款太少、不能跟著調高利率,銀行流動性開始變緊。

只見小風險未看風險終而釀禍

相反的是那些拿去投資長期美債的資金,看似穩健無風險,但在升息中都出現跌價損失。待為了增加流動性而出售資產時,又要面臨損失,為了存活出去集資,財務情勢又讓融資失利、更嚇到投資人與存款戶,惡性循環下終而流動性枯竭破產倒閉。

某個角度而言,這家銀行只看到狹小的風險因素(國債風險最小),卻未看到或考慮到更龐大的風險因素(整個貨幣政策的改變),結果這就成為其主要「死因」。

這倒讓人想到去年讓全台保險業者全栽的「防疫險」:業者只算小風險,只看當時環境下的風險訂出費率與理賠金,卻看不到大環境與政策改變的風險,竟然把台灣確診人數數十、百人甚至「加零」視為當然、永遠如此,結果最後繳交了超過3千億元的學費,有人估要花30年才賺得回來。這些活教材,值得借鏡謹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