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日政治文化大不同:論文風波與世襲問題如何影響政局?

2023-01-22 08:50

? 人氣

臺灣世襲政治少的理由

相反地,臺灣的世襲政治家少,也與其歷史有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治時代,包括台灣也形成臺灣人的權勢階級,但是在戰後國民黨的統治下,他們曾與日本合作的過往帶來負面影響,使得被排擠在權力分配的構造之外。戰後長期維持戒嚴狀態,無法實施民主選舉,由中央政府派人擔任地方行政的情況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為止。1990年代以後實現臺灣民主化,透過選舉的方式來選出政治家,基本上在過去沒有留下「遺產」的狀態下,國民黨・民進黨雙方都要推派候選人相互競爭,世襲的這項要素並沒有與政治產生連結。因此,在家世以外,為了凸顯出個人魅力,學歷是最好的招牌。

筆者認識的臺灣立法委員友人如此說道:

「雖然沒有碩博士學位不代表會選不上,但是有總比沒有好,名片上也多一個頭銜。一到選舉,輸贏差距可能就是幾百票而已,多少也希望有個可以加分的素材」

不過,臺灣的政治家不分平日或週末,晚上的聚會應酬要跑得很勤快,也需要準備院會質詢及與政府磋商等,幾乎忙到沒有休息時間。比起日本,在社群媒體上也必須勤於發文和回應。如此一來,身居要職的政治家在忙到分身乏術的情況下還要取得學位,不用說也知道是不可能的任務。

重視學歷勝過於固定化的世襲,可是...

於是,在這裡面就動起了歪腦筋,涉入論文抄襲或盜用等不當行為,就連大學方面也廣設在職專班,提高學費、安排寬鬆的課程,吸引了不少想要有學位加持的政治相關人士。每逢選舉,候選人過去的學位論文就會被翻出來,除了調查候選人的背景和身為政治家的資質之外,同時應該批判沒有嚴格審查論文的大學責任。上述的林智堅和鄭文燦兩人在臺灣大學的指導教授,都是位居蔡英文政權中樞的國安局長陳明通,這樣的例子在政治與學問的關係上是不被樂見的。

比起日本這般固定化的世襲政治,以民主主義觀點來看,適當的重視學歷是較為健全的,但是在臺灣政壇因過度重視學歷而衍生出的弊端,已經達到不容輕忽的程度。2024年,臺灣將舉行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如果論文風波持續延燒的話,也會傷及臺灣在國際上的民主主義形象吧。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nippon.com,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原標題:臺日政治文化大不同:論文風波與世襲問題如何影響政局?

撰文/野島剛

nippon.com資深編輯。新聞工作者。大東文化大學社會學系教授。1968年生。上智大學新聞學專業畢業。在讀期間,曾赴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留學。1992年進入朝日新聞社。後留學於中國廈門大學。曾任新加坡分社長、臺北分社長、國際編輯部副部長。「朝日新聞中文網」創辦人兼總編。2016年4月開始成為自由媒體人。不僅擅長現代中華圈的政治文化報導,還以徹底的歷史問題採訪而聞名。著書有《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聯經出版)、《銀幕上的新臺灣:新世紀臺灣電影裏的臺灣新形象》(聯經出版)。《故宮90話:文化的政治力,從理解故宮開始》(典藏藝術家庭)、『何謂臺灣』(築摩新書)、『臺灣為何能防備新型冠狀病毒』(扶桑社新書)、『新中國論 臺灣香港以及習近平體制』(平凡社新書)等。官網:野嶋剛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