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機械庫存暴衝,真是因為不景氣?專家:財報研究深一點,你才會知道真相

2023-01-05 07:40

? 人氣

巨大機械的延票事件,至今仍餘波盪漾,引發許多討論。圖為董事長杜綉珍(陳明仁攝)

巨大機械的延票事件,至今仍餘波盪漾,引發許多討論。圖為董事長杜綉珍(陳明仁攝)

這期商周報導巨大機械的存貨問題,簡單講,這是美化文。如何拆解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內容可參考科技新報的轉載,網址如下

文章先鋪陳巨大機械的庫存以往就比同業高,給人一種高庫存是正常的FU,標題是「景氣好的高庫存:賣到同業眼紅的贏家」,還引述同業說法幫巨大機械洗白如下(「巨大一向庫存比別人高,前兩年我們沒車,也很羨慕它有車賣,也不能說什麼。」一家上市櫃自行車廠高層說。),這句引述的意思是說:我的庫存原本就那麼高,高庫存先前也有幫公司賺到錢,市場在囉嗦什麼?

接下來,順理成章就轉到景氣壞的時候了,標題下的是「景氣壞的高庫存:應變不及,反淪為首當其衝的受災戶」,這個標題連同上一段就告訴你:我高庫存原本就正常,今年景氣這樣子,不是我的錯。(延伸閱讀:歐美解封,害巨大庫存暴衝,真是這樣嗎?專家:接下來要關注兩大指標)

跟景氣好那段一樣的套路,商周也引用業內人士的評語來佐證,這次引用了會計師說:「巨大合理存貨天數應是100至120天,現在飆到180天,應收帳款也暴增,這就是銷售不如預期。」一位資深會計師分析巨大財報說。

很好奇,是哪個資深會計師,會對巨大機械的財報做出這麼無知而且離譜錯誤的分析?或者這是商周記者編造出來的會計師佐證詞?

關鍵質疑一:巨大合理存貨天數應是100至120天,現在飆到180天,說法合理嗎?

附圖是財報狗網站下載的巨大機械過去十年存貨天數和應收帳款天數。

 

這張圖很清楚的告訴我們,巨大機械的庫存水位從2021年第3季開始就異常攀升到141天,到2021年第4季就達到167天,峰值出現在2022年第2季180天。(延伸閱讀:45天,巨大展延票期對中小企業的三個啟示)

所以,巨大機械的庫存絕對不是「現在」突然攀升,而是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攀升,記者引用會計師說法強調「現在」,會給讀者錯誤的認知,覺得這是最近才碰到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存在一年多了,只是「現在」才爆炸。

關鍵質疑二、何謂「應收帳款也暴增」?

巨大機械2022Q3/2021Q4/2021Q3,其應收帳款金額分別是176億/143億/130億,從絕對金額看起來,今年第3季比去年底,或是比去年同期增長30、40億,看起來數字不小;但以巨大機械合併報表總資產達到900億的規模而言,這個金額稱得上是暴增嗎?

而且,如上圖,檢視應收帳款天數,今年的天數跟去年一樣維持在低檔區,比過去長期的天數都低,這種狀況下,我們一般也不會用暴增來形容公司的應收帳款。

關鍵質疑三、何謂「銷售不如預期」?

2011年,巨大營收481.2億,2021年巨大營收818.4億,10年增長70%,複合年增長率5.5%。

2001年,巨大營收145.8億,2021年巨大營收818.4億,20年增長461%,複合年增長率9.0%。

2022年,前三季巨大營收708.7億,2021年前三季巨大營收619.4億,2022年前3季巨大業績較去年同期增速是14.4%。

無論用近10年或近20年數字來看,公司長期業績年增速都低於10%,今年前三季業績增速已達14.4%,這種成績還認為是「銷售不如預期」,是不是對公司太苛求了?難不成這個會計師認為,公司業績要成長30%或是40%才合理?

文章前兩大段用「景氣」這個主軸,成功美化讀者對巨大機械的認知後,最後一大段開始平衡報導,故標題這樣下:「短線有撐,若2023下半年無改善將掀產業危機」

這一整大段寫得比較中規中矩,沒有特別扭曲事實,但下面這段文字露餡了兩件事情。

「巨大發言人李書耕回應,假如巨大狀況真那麼糟,就不會採取限期展期,會這樣做,就是有信心明年3月前解決問題,恢復正常營運,這次主要是因應代工客戶需求,基於危機意識考量,才做分攤風險的展期要求,此外,雖然巨大今年還未減產,但不排除明年會採取保質減量策略因應。」

第一、巨大機械「吃人夠夠」

上篇短評一開始就提到,巨大機械跟供應商展延帳期的理由是[隨著疫情逐漸散去,在世界各國之逐漸解封下,自行車之爆發潮亦如雪崩一般,一夕崩解,市場庫存之高,自行車產業從爆發成長到現在面臨雪崩!市場庫存之高,自1970年代至今前所未見!從DEALER端,到WHOLESALER端,乃至於組車廠皆創庫存之歷史新高!市場出現高庫存低流動之嚴峻情勢,實所罕見,而相繼浮現更嚴重之問題為現金流量短缺,所有客戶幾乎同時要求延後票期至120天,巨大基於與客戶共榮共好之合作原則,責無旁貸,理應全力協助。]

對比上面兩段文字就可以理解,原來巨大機械一開始說的[所有客戶]單純是指佔其營收35%的代工客戶,但其自身品牌業務的65%其實是不受影響的。

這就更印證了巨大機械對其供應商吃人夠夠的態度了,因為如果只是代工客戶的票期延後,對應收部位和現金流量的衝擊應該只有原先預估最高180億的1/3左右,約莫40-60億左右,先不講公司2022年第3季的帳上現金庫存有130億元,光是2022年11月現增收到的40億元就差不多足夠應付了(不過現增理由是償還銀行借款,還是要走這段金流後再從銀行搬錢,總歸轉得動就是了),完全不需要這樣苛待供應商。

第二,雖然巨大今年還未減產,但不排除明年會採取保質減量策略因應。

發言人自爆了。

庫存水位從去年底就比歷史正常水位高了50%,搞了快一年還未減產控制庫存,這是疫情問題?景氣問題?還是管理層的問題?

結論

一,其實台灣媒體大量充斥類似巨大機械今天這篇這種美化「洗白」文,只要認真拆解數字後,理性看待就可以看穿,這也是為什麼尼莫一直強調,做價值投資者要有能力拆解財報,沒有能力做這件事情的話,單純看報導,很容易被「帶風向」誤導。

二,重申:巨大機械這次事情,絕大部分原因是管理不善造成的「人禍」,而非疫情或戰爭或通膨等「天災」。

三,修正,上一篇文章估計,十一月份時公司帳上現金水位約200億應有高估,因為發公司債的40億已在第3季入帳而非第4季;剔除這部分後,帳上現金水位約170億。修正,如果只有代工客戶要求展延票期,來自經銷商的應收帳款風險「目前」會比上一篇文章預估的低,但之後會不會惡化,也要求跟代工客戶一樣展延?還有待觀察。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銀行家尼莫部落格,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原標題:短評巨大機械(9921)展延供應商票期事宜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