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戰壕中的士兵原諒我…」烏克蘭高層解釋難以停戰的原因,並稱俄軍預計春季發起猛攻

2022-12-16 19:10

? 人氣

扎盧日尼表示,俄方「百分之百做好了準備」,新一輪大規模襲擊可能發生在2月,對烏克蘭來說,最好是在3月,最壞的情況是1月底。他補充說,任何地方都可能是目標:普京急於佔領的頓內次克剩餘地區、烏克蘭南部聶伯城(Dnipro),甚至首都基輔也可能再次受到猛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2年俄烏戰爭,烏克蘭官兵使用無人機攻擊俄軍(AP)
2022年俄烏戰爭,烏克蘭官兵使用無人機攻擊俄軍(AP)

備戰未來猛烈襲擊,恐怕犧牲頓巴斯砲兵

戰爭已經變成軍備與武裝的競賽,烏克蘭當局必須在人命與戰力之間做出權衡。若現在就把人力與高端武器耗損完,恐怕就難以抵禦明年俄軍的大規模攻擊,然而頓巴斯當前的激戰代價高昂,砲兵在戰壕泥濘裡承受無情砲擊和血腥戰鬥。

烏克蘭有70萬大軍,其中超過20萬人接受過戰鬥訓練,而且擁有北約提供的扭轉戰局利器──海馬斯(HIMARS)多管火箭系統,但前線缺乏物資與彈藥,軍備供給問題仍是硬傷。扎盧日尼痛苦地表示:「願戰壕中的士兵原諒我,為明年可能開始的更持久激烈的戰鬥,現在首要做的是集中精力,積累資源。」

西爾斯基表示:「很多時候,補給決定了戰鬥的成敗。」正在組建新軍團的扎盧日尼列出一份願望清單,「我們需要資源,300輛坦克、600到700輛步兵戰鬥車(IFV)、500輛榴彈砲車。」《經濟學人》指出,他要求的軍火量比多數歐洲國家的武裝力量還要大。

美製M142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M142 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簡稱「海馬斯」(HIMARS)(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美製M142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M142 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簡稱「海馬斯」(HIMARS)(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支持烏克蘭的西方國家正在增加武器產量,盡快修復和翻新軍備,然後送回戰場,或直接教烏克蘭人如何在前線附近自行修理。本月6日,美國國會同意援烏86.4萬發155榴砲彈、超過1.2萬枚GPS精準砲彈、10.6萬枚「海馬斯」所用的導向式多管火箭彈(GMLRS),理論上足以讓烏克蘭在5個月內維持最大火力,但這規模的軍火需要花上數年生產,趕不上明年春季的攻勢。

俄羅斯也面臨類似問題。一位美國官員說,俄軍2023年初將會耗盡所有完好彈藥,被迫動用維護不善的庫存設備,求助於北韓這樣的供應商。但普京的賭注是,大量生產低標砲彈可以撐得比西方優質新砲彈還久。

烏克蘭希望這樣結束戰爭

至於烏克蘭結束戰爭的戰略,哲連斯基堅持,唯一能停戰的方法是讓俄羅斯從烏克蘭建國以來的土地上完全撤退。他說:「如果他現在就撤回到我國1991年的邊界,那麼外交管道將開始運作,能真正將這場戰爭從軍事轉為外交解決的只有他。」

他爭辯說,並不能以西方提供的安全保障來換取他對國家領土完整的妥協。畢竟,美國和英國在1994年要求烏克蘭交出蘇聯核武器時,也向烏克蘭提供類似保證,但在20年後,失去核武的烏克蘭只能自己抵禦入侵的敵人。

2022年11月,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俄軍砲擊後的廢墟(AP)
2022年11月,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俄軍砲擊後的廢墟(AP)

然而私底下,烏克蘭和西方官員承認,可能還有其他的停戰方式。一些烏克蘭將領認為,烏克蘭繼續進攻的目的不應只是解放領土,還要促使普京願意妥協、達成協議。

「我們可以佔領更多領土,也應該這麼做,」扎盧日尼表示,現在還不是像1940年冬季戰爭(Winter War)時,芬蘭割讓土地給蘇聯求和的時候。一位熟悉烏克蘭計劃的歐洲官員表示,理想的情況是讓普京相信俄軍無法在這場戰爭中獲勝,而繼續打下去甚至會讓他在戰前獲得的成果(克里米亞和頓巴斯的三分之一領土)面臨風險。

事實上,隨著烏克蘭一步步收回失土,西方國家開始擔心俄羅斯動用核武的風險。本月5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美國的目標是讓烏克蘭有辦法「收回自2月24日以來被奪走的領土」。也就是說,克里米亞與自行宣布獨立的東烏親俄實體不在美方考慮範圍內。

這一場圍繞烏克蘭身份認同與領土保衛的戰爭,讓烏克蘭產生一股強勁的民族主義力量,甚至超出了哲連斯基的控制範圍。哲連斯基指出,烏克蘭國民對俄羅斯的仇恨根深蒂固,有超過95%的人民希望解放整個烏克蘭,「失去孩子的家庭承受了悲劇……人們因此非常痛恨俄羅斯,並且不想妥協。」

2022年11月,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烏軍陣亡官兵(AP)
2022年11月,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烏軍陣亡官兵(AP)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