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心屏專文:卡本特的夢想能有多大?

2022-11-11 05:50

? 人氣

王嘉納被孩子們稱作「爸爸」。(木想傢人才培育協會提供)

王嘉納被孩子們稱作「爸爸」。(木想傢人才培育協會提供)

我曾在台北華山欣賞過一場很特別的家具展,細緻精美的家具是由王嘉納老師指導的玉東國中木工班孩子們所製作,也因此認識了「玉東卡本特」這個品牌。王嘉納本身也是來自於花蓮的清寒家庭,學生時期從花蓮北漂到台北,參加有「技能界奧林匹克」之稱、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第31屆國際技能競賽,獲得家具、木工雙金牌,本來大可以「木工」這項一技之長翻轉自己的命運,但是他卻決定返回家鄉花蓮玉東國中開設木工班指導孩子們,當時這個故事吸引我寫了篇報導;最近我發現這項家具展又要在華山舉行了,而在玉東國中奉獻二十多年的王老師居然主動辭去教職,開始做一件更大的事:要在花蓮建立木工產業鏈,培養在地人才,讓孩子們能留在家鄉。他說:「培育一個孩子就等於培育一個未來的家長,如果能多留下幾個孩子,他們的家庭就會因為這些孩子有穩定的工作和技能,而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這樣的心念讓我急切地想讓更多人知道他正在做的事,而王老師一接到我的邀訪,馬上回應要專程從花蓮北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聆聽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專訪嘉納(約46分鐘)

下載好好聽FM appIOS   Android

一個天人交戰的決定

出身貧困家庭的王嘉納,自小就想賺更多錢,改變命運,當他從花蓮北漂就讀台北工專時,覺得台北真是個充滿機會的城市,後來考上師大公費生其實不是想當老師,而是想在台北找到更多資源;那時他和同學發現剛剛開放的柬埔寨似乎錢景無限,心想可以去那兒闖闖,反正自己窮,即使失敗了也沒什麼損失。畢業分發,他填了花蓮最偏遠地區,抱著「玩耍心態」想回家跟家人相處一段時間,反正很快就要出國打拼。

然而,回到家鄉認識了家鄉的孩子,做家訪時非常感慨,不是家徒四壁,就是連大人都沒有,跟他小時候的家境相似,孩子們的學習動機普遍很差,常在教室或家裡發呆、睡覺,久了會喪志,視野也很窄,更沒有機會看見自己的不足,「這樣的孩子怎麼會想要努力學習?當他在學校發生問題,帶回家中阿公阿嬤也無法解決,最終積重難返,可能就會選擇放棄,特別是孩子們的同質性高,他們不會覺得放棄學業是多危險的事,等到步入社會發現年少不學習對於一生造成不可彌補的代價,通常都來不及了…。」

相較之下,他感到自己有多幸運,一路上遇見願意幫助、陪伴的老師。每當想到這裡,就讓他原先打定主意的出國計畫開始動搖,幾經天人交戰,他決定留下來陪伴。

整整十二年!籌足經費開設木工班

原住民孩子雙手非常靈巧,王嘉納想讓他們動手做,引出學習動機,一開始經費不足,先找了幾把狀況不是很好的雕刻刀,從木雕、小手工藝開始教起,「只要不放棄,人有很多事可以做,多花時間陪孩子,讓他們對學習有興趣,也可以避免孩子和不好的人交往」。想開木工班需要設備,王嘉納每年就寫計畫、找經費,目標是至少一年買一部設備,如果當年籌的錢多些,就買貴一點的,錢少,就買小一點的機器,至少每年一部,繼續帶孩子找方向學習,一段時間後,學生興趣來了,向他借雕刻刀回家繼續做,經常專心做到不出家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