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專訪何頻:中共政治局不再是領導班子,而是執行團隊,所有壓力都集中在習近平身上

2022-10-27 13:00

? 人氣

二十大上產生的中共政治局常委人選基本被視為習近平的「嫡系人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德國之聲:有一種觀點是習近平對政治局的控制,已經可以和毛澤東時代相提並論。您怎麼看?這兩位領導人可以相提並論嗎?

何頻:完全不能比。現在很多人因為不喜歡習近平,所以喜歡把習近平和歷史上的人物類比。今天的中國不是文革時候的中國,也不是秦朝時候的中國。今天中國的社會階層、政治結構、經濟結構都已經非常復雜。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中國和全世界這麼多國家都有非常廣泛的貿易關係,中國的很多年輕人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很多中國人到了世界各地。中國和世界是連接在一起的。現在要在中國建立一個完全封閉的王朝幾乎不可能。習近平有權力,但是距離毛澤東的權威非常遙遠。現在中國的崛起,由於其意識形態,讓西方國家對中國人權被傷害的不滿,也因為中國這一巨大力量的崛起而焦慮。所以西方對於中國的監督,對於習近平來講是一個很大的壓力。中國在毛澤東時代,西方國家給予中國的壓力和現在是沒辦法相比。現在西方認為最主要的對手是中國。習近平可能要和很多國家領導人進行會談,很多國內的問題他也要跟進。這些事情都需要他去參與完成。西方國家對中國很焦慮,但是習近平才是一個真正的焦慮者。因為他面臨的問題、困難非常之多,而且來自四面八方。所以習近平的日子非常難過,和毛澤東當時在一個相對單一和封閉社會裡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德國之聲:習近平過去幾年對言論控制越發嚴格,許多網站被封禁,許多詞彙成了敏感詞。一些疫情期間的防控措施也起到了控制言論和人身自由的作用。您覺得這個趨勢在未來會繼續下去嗎?

何頻:習近平上台後之後對言論自由的控制,尤其是封城期間對許多人的自由的控制,引起了國際社會和相當一批中國群眾的相當大的反感。這是現在習近平讓人很不放心的原因之一。同時他還前所未有地限制了西方國家媒體在中國的採訪,甚至驅逐了一些西方的記者。而中國現在的媒體可以說比文革的時候還要糟糕,沒有可信度,非常呆板。這種封鎖,這種控制對習近平,對中國的形象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站在西方自由世界的角度來講,這種做法是不能接受的,但是站在習近平的角度來講,他可能有自己的考量。考慮就是中國現在在一個矛盾的交匯點,在這個時候如果開放社交媒體,那麼中國的不同的聲音會迅速表現出來,而社交媒體幾乎是很難控制的。像美國今天產生的社會的對立、社會的撕裂,既有美國政治本身的結構性的問題,同時也和社交媒體的泛濫有很大的關係。社交媒體是三人成虎,很容易造成煽動的作用。對於習近平來說,他覺得如果讓大家都出來講話,可能會傷害到他想要進行的變革。但是這是他的想法,和中國現在民智以開的現狀有一個矛盾。所以雖然習近平在黨內沒有遇到挑戰者,但是精英分子、知識分子、甚至一些前任的官員都對習近平非常不滿,西方媒體對習近平的評價也非常之低。這就是習近平控制言論自由的代價和後果。他有沒有意識到,我不知道。但是他似乎想要任用新的官員來改變一些形象。新的中宣部常務副部長李書磊,他是一位神童,也喜歡寫文章,對外部也有更多的了解。負責意識形態中國的官員如果是蔡奇的話,蔡奇在浙江期間是社交媒體的使用者,而且描述了他去台灣旅行,見到他親人的情況,你可以看出來蔡奇的文字功力是不錯的。如果他們兩個人來主管意識形態,有可能會改變一些做法。但是這個只是一種主觀的期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