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文史哲只有自信與團結能解決「出路問題」

2022-10-23 05:30

? 人氣

不論是中國文學系、歷史系或哲學系教授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會拿別的科系的競爭力來告誡同學。(資料照,圖/取自研之有物)

不論是中國文學系、歷史系或哲學系教授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會拿別的科系的競爭力來告誡同學。(資料照,圖/取自研之有物)

今年我已經40歲,在北部某國立大學的中文系當助理教授,當我歷經千辛萬苦取得這份工作後,我只能說「文史哲自己不團結,那我們永遠只會被熱門科系給淹沒,出路問題一樣不會解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文史哲的優勢就是「文史哲不分家」而且這不是嘴巴上面所宣稱的,清代知名史學者章學誠的著作、被文淵閣四庫全書收藏在史部的《文史通義》裡面就闡明一個觀念,六經皆史「六經皆史也,六經皆先王之政典」。章學誠認為,《易經》、《尚書》、《詩經》、《禮記》、《樂經》、《春秋》都是先秦時代王的政治經典,對後世來說就是研究先秦政治歷史的重要史料;但換言之,四庫全書把中國古籍分成經史子集,這四類裡面子部其實就是儒家以外的中國哲學思想,假設六經皆史,那子部難道不也是史部?依照章學誠的理論,既然六經皆史,那史記、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鑑、通鑑記事本末不也是當代政治思想的體現?

《尚書》和《禮記》傳統上被認為是經學,這屬於中文系的範圍,但實際上《尚書》說的是先秦的官制,《禮記》說的則是周代的禮儀,這些就是當時的歷史,但同時禮記也分大小戴和周禮,不就表示不同的哲學思想,其實只要有興趣,不用我,現在隨便一個文史哲任一科系的大學生都可以參透。

回頭看,請問外語科系,今天日法英德義能夠不分家嗎?實際上很少有一個人日文很厲害同時又可以同時精通法文、德文和義大利文,就算今天是企業管理和財務金融也有很多細部課程的不同,而且這個不同是完全的不同,除了微積分和會計學這種共用運算基礎能力之外,其他基本上就是不同的理論和學門,也就是今天即便你懂會計,也不一定會做資管,會資管也不一定懂金企。頂多就是有相互共同必要課程可以互抵學分,除此之外就是一道一道的銅牆鐵壁

而且長期以來,不論是中國文學系、歷史系或哲學系教授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會拿別的科系的競爭力來告誡同學,但實際上假若念大學是為了未來出路做準備,我們的競爭對手本來就不會是這些所謂熱門科系的學生,而是我們自己,你絕對無法相信資工系的教授大學入門第一堂課就說:你看對面文學院那邊的學生每一個都可以啃大部頭文言文,你們不行實在太糟糕。

再者我兩位朋友他們都屬於文史工作者,分別應聘古籍善本整理與保存員工和臺灣文史普查口訪專員,前者其實就是要看得懂沒標點的古文而且要有耐心,後者則是除了具備前者專長以外,還要會台語以及客家語,最重要的是你沒辦法準時上下班,因為一年到頭你會臺灣南北和外離島四處跑,事實證明這項職缺開了一年多了沒人應徵,連一個人都沒有更別提職缺佔滿,文史哲的本科工作往往不是沒工作,而是開了根本沒人應徵

而我推薦我一位大學部畢業的學生,他就上了,沒別的理由:因為他雙主修歷史系而且輔修哲學,所以他去面試古籍整理語保存工作時,那邊的面試官有如久旱逢甘霖,而我的學生也需要工作與舞台。

*作者為北部某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