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物件中建構自我歸屬與認同:《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選摘(1)

2022-10-17 05:10

? 人氣

當今吹襲的懷舊風和全球化的快速變遷息息相關,在現代社會的資訊爆炸與生活文化急遽變動的同時,逐漸也讓曾經有過不同地方特色的各個城市風貌千篇一律,於是藉由懷舊來重溫過去的美好。(圖/徐炳文攝)

當今吹襲的懷舊風和全球化的快速變遷息息相關,在現代社會的資訊爆炸與生活文化急遽變動的同時,逐漸也讓曾經有過不同地方特色的各個城市風貌千篇一律,於是藉由懷舊來重溫過去的美好。(圖/徐炳文攝)

人們的懷舊情緒始終是一個謎。

近年來,台灣掀起一股懷舊風潮,舉凡老照片、舊招牌、留聲機、錄音帶、柑仔店、冰果室、黑膠唱片行、鐵路餐廳等若干收藏古物相關店家,每每令許多愛好者趨之若鶩。順應這個趨勢,甚至藉由廣告、包裝和媒體行銷,進一步與商業市場結合,儼然形成了販售懷舊氣氛的一門新興產業,不僅滿足了熟齡世代對於往昔童年回憶的鄉愁寄託,同時亦是時下年輕人追逐流行的文化象徵之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統計,台灣黑膠銷量從2009年開始逐年成長,唱片公司紛紛陸續復刻鳳飛飛、鄧麗君、蘇芮、蔡琴、王傑、李壽全等上世紀八、九○年代的經典專輯,至今發行量已成長超過十倍;在文學藝術領域,早年日治時期西川滿、立石鐵臣、宮田彌太郎等參與製作的限定版手製本,由於發行量甚少、裝幀與插畫極其漂亮華美,曾令藏書家為之迷戀不已,近來更是愈益頻繁出現在許多年輕世代藝文創作者的作品當中,比如2018年視覺藝術家陳飛豪以西川滿為主題的紀錄短片《人間之星:重返華麗島》,以及台南版畫家暨插畫家洪福田致力於重現再造戰前台灣民俗圖像的水印木刻。

追根究底,英語中的「懷舊」(Nostalgia)一詞,源自「返鄉」(Nostos)和「懷想」(Algia)這兩個希臘詞彙,意指對於某個不再存在或從來沒有過的家園的嚮往。然而,對於戰後六、七年級生如我輩這一代台灣人而言,所謂「懷舊」,與其說是緬懷自己過去曾經擁有、如今卻逝去的美好事物或生活經驗,因而開始藉由各種尋求「復原」的行為來重建過去的年代,實際上反倒更像是一種想要逃離當下這個社會的某種投射情緒和心理狀態,並在探尋和形塑過去歷史傳統的過程當中,自我建構出對於腳下這塊土地的身份認同與文化價值。

想像中的過去,即是未來的現實

多年以來,早從學生時代便一直喜愛接觸、蒐藏各類舊書和黑膠老唱片的我,經常被暱稱「老靈魂」。包括日治時期明信片、西川滿的裝幀圖像、立石鐵臣的《台灣畫冊》、六○年代藝文詩刊雜誌、台語電影海報、文夏與紀露霞的歌,諸如此類的老舊物件,總讓我愛不釋手。

嗜戀舊書的讀者都知道,人與書之間有些東西是回不來的:錯過的書緣、陪伴的時間、題簽的贈書、內頁的劃記、紙面的摺痕。就像你我都明白,逝去的時間永遠是無法重來的,這也加深了人們對過去美好年代的一種嚮往。

京都舊書店(圖/想想論壇提供)
在人心中的懷舊,並非真正重回自身經歷的舊時記憶,而是藉由老舊物件的媒介穿越時空,透過自我想像、追尋前人的青春歲月。(圖/想想論壇提供)

有趣的是,提及吾輩這一代人的懷舊意識,與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長輩相較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的懷舊情緒大多是從現存的歷史物件(比如舊書文獻、老照片)而不是由過去的實際生活經驗中得來。

換言之,在吾人心中的懷舊,並非真正重回自身經歷的舊時記憶,而是藉由老舊物件的媒介穿越時空,透過自我想像、追尋前人的青春歲月,乃至親近以往的歷史教育當中並不熟悉、也未曾見聞的另一種新事物,故有所謂「Old is the New Hip!」(舊即是新潮)之說。

回顧過去四百年來,台灣歷經多次的殖民統治,形成了島內歷史文化極大的斷層與混雜特質。許多年輕世代逐漸對於自身的語言、傳統、族群認同充滿了疑惑,而這樣的疑惑在當下的現實社會與制式教育體系中是很難得到解答的。因此,藉由探尋古早生活經驗與在地美學的某種想像式的懷舊,於是成為了建構自我歸屬和認同感的精神象徵。

綜觀這島嶼的歷史彷如一座舞台,島上各個時代的人們始終不斷來來去去,此間興起的文化美學流行風潮,乃至出版書物的閱讀形態也總是不停地輪迴變換。

關懷鄉土的青春浪漫

話說當今舉世吹襲的懷舊風和全球化的快速變遷息息相關,在現代社會的資訊爆炸與生活文化急遽變動的同時,逐漸也讓曾經有過不同地方特色的各個城市風貌千篇一律,於是藉由懷舊來重溫過去的美好。

倘若時間是一條河,人並不是一味往前看就能有進步的,偶爾也要向後看。因此每隔一段時間,我們總需回頭重新看待自身的歷史,並試圖探尋蘊藏其中形塑台灣地方風土特質的文化基因。

諸如上世紀六○年代開啟本土音樂研究風潮的「民歌採集運動」,七○年代倡議回歸土地、發掘民間藝術的「鄉土文化運動」,乃至過了五十年後的今天又一新的輪迴,藉由文化部自2017年起以前瞻基礎建設經費推動「重建台灣美術史」、「重建台灣音樂史」計畫,令我們重新看見了當年曾經被主流歷史遺忘的日治時期藝術家鹽月桃甫、立石鐵臣、陳澄波、林玉山、郭雪湖、陳進、黃土水,以及採集台灣原住民歌謠的民族音樂學先驅者呂炳川、李哲洋等。仔細觀照,他們幾乎無一不具有某種無可救藥的青春浪漫氣息。這當然不是說他們還很年輕,或是很懂得談情說愛,而是指從其行事風格和作品裡所流露出的一種人格特質──對土地、對人、對社會的關懷與疼惜,這些無疑也都是一種浪漫。

私以為,所有的舊書都是神秘的,承載了時間鐫刻與人為使用的痕跡,並且具有不完整和混亂的性質,就像人的心靈一樣。恰如數百年來的時光堆疊,將地小人稠的台灣融合交織出獨特豐富的島嶼文化。

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所有能令你開拓眼界、耳目一新的舊事物也都是一種未來式。

《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書封照。(蔚藍文化提供)
《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書封照。(蔚藍文化提供)

*作者著有著有《半世紀舊書回味》、《裝幀時代》、《裝幀台灣》、《裝幀列傳》,書話文集《讀書放浪》、《舊書浪漫》、《書迷宮》,以及聲音文化研究《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尋聲記:我的黑膠時代》、《留聲年代:電影、文學、老唱片》等。本文選自作者新作《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蔚藍文化)自序(原標題為:朝向未來的懷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