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發現:遠古火星可能曾孕育豐富的微生物,但這些生命最終自取滅亡

2022-10-11 15:10

? 人氣

2021年2月14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的火星探測器「希望號」(Amal)傳回火星奧林帕斯火山(Olympus Mons)的照片(AP)

2021年2月14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的火星探測器「希望號」(Amal)傳回火星奧林帕斯火山(Olympus Mons)的照片(AP)

根據《自然天文學》期刊10日刊登的一項氣候模型研究,火星古氣候曾經非常適合微生物生存,然而這些微生物卻導致火星的氣候變化,讓環境變得不適合居住──這最終可能導致了火星上生命的滅絕。研究人員發現,在距今約37億年前,地球微生物產生的甲烷逐漸使地球變暖,但火星卻有相反的命運,微生物的存在讓紅色星球迎來冰河時代,微生物也被迫躲進地殼深處求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該研究作者、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IBENS)天體生物學家索特雷(Boris Sauterey)向媒體指出,這項研究讓人對生命誕生、宇宙運行的方式,產生不勝唏噓的感嘆,生命──即使是像微生物這樣構造簡單的生命——實際上也可能會自取滅亡。他總結道,研究的結果「有點悲觀,但我認為這也相當有啟發性,這促使我們重新思考生物圈與其星球相互作用的方式」。

NASA火星探測漫遊車「機會號」所拍攝的火星景象。(AP)
NASA火星探測漫遊車「機會號」所拍攝的火星景象。(AP)

火星古氣候改變 微生物減緩溫室效應

根據索特雷的說法,大約37億年前,火星上可能充滿了遠古微生物,它們主要以氫氣為食,並排出甲烷。同一時間,原始生命在地球原始海洋佔據一席之地,地球上簡單生命的出現逐漸創造一個有利於更複雜生命形式的環境,但火星上的情況恰恰相反。

索特雷和他的團隊使用氣候和地形模型來評估40億年前火星地殼的宜居性。科學家推測,當時這顆紅色星球充滿著水,比今天更加宜居,而吸取氫、排出甲烷的微生物可能密集地生活在地表之下,以保護自身免受強烈輻射。據索特雷說,火星上任何沒有冰的地方都可能聚集著這些遠古微生物。

「那時,火星相對潮濕和溫暖,溫度在攝氏負10到20度之間,」索特雷向天文新聞網站Space.com表示,「它的表面有河流、湖泊甚至海洋形式的液態水。但它的大氣成分與地球的大氣很不一樣。它的密度差不多,但富含二氧化碳和氫氣,兩種都是加強暖化的氣體。」

2018年7月25日,義大利太空總署(ASI)的科學家證實火星南極冰層下方有液態水(AP)
2018年7月25日,義大利太空總署(ASI)的科學家證實火星南極冰層下方有液態水(AP)

火星距離太陽比地球更遠,因此它自然更加涼快,反而需要這些溫室氣體來維持適合生命存續的舒適溫度。隨著遠古微生物開始吞噬氫氣並產生溫室作用較低的甲烷,星球的溫室效應漸漸減緩,古代火星逐漸變得非常寒冷,不宜居住。

「在遠古火星上,由於一種被稱為碰撞誘導吸收效應(collision-induced absorption effect)的現象,二氧化碳和氫氣分子會相互作用,導致氫氣成為一種非常有效的溫室氣體。」索特雷解釋說,「我們在地球上看不到這種情況,因為我們星球的大氣層不像古代火星那樣富含二氧化碳。所以(火星)微生物基本上用不太有效的溫室氣體『甲烷』代替了強效溫室氣體『氫』,抵銷之下產生冷卻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