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大老遠帶學生去淨灘?從幼稚園教案設計,看見德國人不做表面功夫的嚴謹態度

2018-06-26 07:20

? 人氣

每年的6月8號是「世界海洋日」,我跟幾位園所老師便以此定調為本月的主題教學。孩子們除了學到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積的三分之二,和生活其中的海洋生物,也藉由參與不同環保活動來激化環保意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三歲以下的孩子,可能聽聽故事,唱唱歌,或是利用一些可回收利用的美勞素材來進行藝術創作,而針對三歲以上的中大班孩子,幾位老師會一起集思廣益的想一些方案,以實際行動一起帶領孩子守護美麗的海洋。

以課堂上的教學內容而言,我們用藍色食用色素與水混合後,加上蘇打粉和白醋做科學實驗,當稀釋過後的藍色醋水倒進撲滿蘇打粉的容器裡,突然海浪般細膩的泡沫會湧出,孩子們都非常喜愛做這個充滿海洋視覺效果的實驗。做完實驗之後,老師進一步跟孩子解釋美麗的海洋底下,孕育很多大大小小的海洋生物,但因為人們對周遭環境的不愛惜和嚴重的塑膠污染,使得這些動物的生存環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人們隨手丟棄的垃圾,在未經妥善處理的狀況下,最後多數都流入海洋中。

(圖/作者提供)
美麗海洋底下,孕育很多大大小小的海洋生物。(圖/作者提供)

在師生幾次的討論之下,我們同意不見得要捨近求遠的去做淨灘活動才能拯救海洋生命,可以從周遭的環境開始努力,孩子們於是投票決定先從每日必去的鄰近公園撿垃圾,雖然公園內的垃圾桶就有好幾個,不過仔細一看還是會在草叢裡撿到紙屑跟飲料瓶。

在連續幾個禮拜的公園淨化行動後,最令人興奮的是,有幾個平日常帶小小孩來公園蹓躂的父母也跟著我們一起響應活動,這些原本由校內發起的環保活動,竟然在社區造成不小的迴響,孩子們也更加起勁的投入,不只在公園會撿,連回程的路上看到垃圾都習慣成自然地想要撿起來。老師們也計畫在本月底,帶孩子去海洋館更近距離的觀察海洋動物,讓月主題活動的內容能更加豐富多元。

我覺得德國人的嚴謹態度在於,他們很少浪費時間去做表面功夫,但一旦目標確立,就會盡最大的努力和誠意去執行。這次的月主題教學,我們幾個老師私下開會討論,幼兒園除了以戶外活動,和種植花草果實來培養孩子的環境意識,在校方現行制度中應該也有可進步的空間。

例如,每天孩子因為出外遊玩換下來的待洗髒污衣物,我們應該不要再為了家長方便而提供塑膠袋。孩子踩水坑的一雙濕襪子會用到一個塑膠袋,再加上下午尿濕的內褲長褲又是另外一袋,有時候一個孩子的置衣櫃一天下來就會用到好幾個萬年都無法分解的塑膠袋,世界海洋日定雖訂為月主題,但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請家長一同配合響應,保護環境的舉動豈可到家長就止步?

校方這個請家長自行提供環保袋裝孩子髒衣物的新規定,大大地贏得了多數家長的讚許,不少家長都前來跟我反應他們認為這次的月主題活動內容做的十分有意義,雖然他們也貪圖方便,但當一時的方便可能造成海洋生物的浩劫,這個方便的代價未免太大,至此估計一年下來幼兒園可以不再製造數千個塑膠袋。

喚醒孩子的環境意識,一同守護地球,這是身為一個好公民責無旁貸的義務。畢竟,當海洋都不海洋了,哪裡來的珍珠呢?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德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原標題:從世界海洋日談德國幼兒園的減塑活動)
責任編輯/蔡昀暻

喜歡這篇文章嗎?

莊琳君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