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封鎖戰4》鎖台危機下如何救經濟?5大指標教戰企業未來布局

2022-08-18 08:40

? 人氣

伴隨軍事行動,北京對台也同時祭出經濟和政治制裁。如果軍演變成「新常態」,中共對台「紅利」變成「紅線」,致使台灣經濟和投資環境風險大增,台灣業者該如何因應?關於兩岸貿易關係與台海局勢風險,學者提醒業界,觀察以下5大指標,可作為未來布局的考量要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觀察中共軍演是否「常態化」。中華經濟研究院財經策略中心顧問高長向《風傳媒》指出,現在最擔心的是中共軍演「常態化」,因為國際品牌大廠會要求廠商要布局調整;可以借鑑的前例,是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很多品牌大廠向台灣政府施壓,政府遇到壓力,就放鬆管制了。

對此,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透過《中國青年報》指出,軍演的目的在對美台「畫紅線」,接下來採取什麼行動,要看美台方面如何反應。如果民進黨政府繼續不知悔改,在台獨道路上越走越遠,或是美方挑釁動作不斷升級,現在的動作也可能會延續成為「常態化」,甚至還會採取更「強有力的反制措施」。

2022台海危機,中共軍演鎖台,解放軍對台灣海域發射火箭(AP)
中共日前舉行軍演鎖台,對台灣周邊海域發射火箭。(資料照,美聯社)

物流運輸保險費用增加 台灣代工訂單恐產生轉單效應

其次,觀察全球物流與貨運在台物流變化。如果中共軍演對台灣「常態化」,可能影響有二:一是運貨時間要拉長,二是運費將提升。因為從亞洲出口到歐美與其它地區的產品,有許多都要經過台灣海峽;根據《彭博社》報導,今年1月到7月有48%的貨櫃船行經台灣海峽。

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中心主任劉大年跟《風傳媒》表示,台灣身為亞洲物流的重要基地,台灣要增強基礎設施,降低國家風險。劉大年表示,中共軍演一定會有影響,但心理層面的比重較高,因為台灣可能的衝突升高;其次是運輸保險的費用會增加,因為在外資來看,因為台海關係緊張,使得經營成本增加,會避免承保涉台政治風險的新保單。

第三,觀察是否出現「轉單效應」。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與香港比例大約占整體出口的42%,以電子零組件、中間產品為主,約占台灣GDP總額的7成。台海的緊張情勢,必讓全球科技供應鏈風險大增。因此,後續中國是否有進一步的動作,值得台灣各界留意。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向《風傳媒》分析指出,外媒報導跨國企業逃離台灣,這是不了解台灣的經濟架構的錯誤理解。他表示,台灣基本上並不是靠外國直接投資(FDI),而台灣最主要的經濟結構就是代工,出口包括傳產和高科技的中間產品與零組件。如果台灣經濟受衝擊,就轉由其他地方來出口。因此,就要觀察8到9月的台灣訂單是否出現「轉單效應」的情形。

2022年,美國尋求同南韓、日本、台灣等構建晶片供應鏈「晶片同盟」(AP)
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與香港比例大約占整體出口的42%,以電子零組件、中間產品為主,若中國軍演常態化,恐產生轉單效應。(資料照,美聯社)

貨品出口標註審查嚴格執行 ECFA協議恐被劃上句號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庭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