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喬觀點:記憶的當下與未來─激進1949

2022-07-30 05:40

? 人氣

2019年五一勞動節,「工會為何長成這樣?白色恐怖與反共大旗下的台灣工運路障」座談。(資料照,甘岱民攝)

2019年五一勞動節,「工會為何長成這樣?白色恐怖與反共大旗下的台灣工運路障」座談。(資料照,甘岱民攝)

嘗試不以歷史的觀點切入一本以歷史做為基石的書籍。這,會不會再一次給自己的作為,帶來苦惱或者成為箭傷呢?其實,也並不自知。然而,如果可以為一部值得深入探究其內涵的書,說些甚麼有意思的話語,或許也是另一種切入的觀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想說的竟然是「未來記憶」。但,這不是在科幻或預言的假設下,想到的字句,而是針對記憶如何作為一種當代載體,所生發的一種想像。當然,免不了的,還是要老生常談地提及歐哲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保羅·克利那幅畫《新天使》中的開創性警語:「歷史,像成千層骨駭般在他下腳下堆疊,天使本想留下来,喚醒死者,把碎片彌合起來。但一陣大風從身後吹來,推送他飛向未來,而他所面對著的那堵斷壁殘垣則拔地而起,挺立參天。這大風是我們稱之為進步的力量。」

20220414-猶太裔德國學者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擅長以「漫遊者」之姿觀察、紀錄、論述現代都市空間。(取自網路公開資源)
猶太裔德國學者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歷史的洞察與詮釋,受猶太教世界觀的啟迪。(資料照,取自網路公開資源)

這裡,給了人們一項啟示。最初,因革命事業而涉身苦難與殺戮的歷史,因為,轉身從線性時間的後方,來到新天使腳跟前;或者,更應該說的是:看見新天使的我們的腳跟前。記憶,被一種撥雲見日的探索視線,賦予了逆轉時間的穿透能量。雖然,不免仍然在困頓中求索,卻得以轉化為未來的趨力,稱作:「未來記憶」。是的。時間,經常被固化。它,僅僅存在於過去;又或在漫長的禁制下,讓過去刻意被抹去。這稱作壓殺的歷史,在冷戰/戒嚴體制下的島嶼台灣,曾經是斷壁下殘垣的一個章節,長夜漫漫地在我們生活的異常中,被體制性地規範為日常。因此,追尋記憶所驅動的未來,顯得非比尋常的關鍵。

《激進,1949》如何從被壓殺的歷史碎片,轉化為未來記憶,存在著這樣的線索。首先,當然是「歸班」與「同工同酬」的議題。但是,將這樣的議題,單純放在1945—1949年間,國府的官僚腐化與專制統治,只是問題當中的一環,而且是作為批判獨裁的一種政治判斷,這當然符合事實並有其必要。當下,卻必須更深一層思辨:社會階級落差,導致貧富天壤般差距的結構性因素。這也是書中提及:計梅真老師曾以「牆」一文,解說「社會有一睹看不見的牆」隔開富有與貧困的問題。經過探究,這「牆」所提應該就是簡國賢的劇本:《壁》。作為戰後左翼戲劇的首部曲,《壁》除了有閩南語「欺騙」的意思外,主要還是在揭露當時的社會階級問題。

在時間的當下性而言,本書呈現的白色恐怖肅殺,固然在爬梳戰後台灣工運被刻意掩埋的環節;核心命題的本質,其實是階級問題的揭發,在軍政統治下,除了是壓制的必然之外,更要追究的是:國際冷戰漸趨成形的那幾些年頭,肅清馬克思主義思想與行動,在對峙的局面下,如何發生的問題。亦即,在肅殺中擊碎的記憶,除了有工運不得伸的問題外,存在更深的結構性狀態,則是階級作為一種民眾教育,如何面對被壓迫者的抵抗。這便也是當年地下黨人,以書中計梅真老師為案例,接受中國共產黨的召喚,作為來台的地下黨員,隱姓埋名於島內,從事進步運動的背景;進一步說,涉及的已經不僅僅是運動,而是革命。

革命,一旦形成一種行動;撲殺,隨即到來。槍決、監禁、酷刑以及方方面面的羅織,漸形出土而週知的當今,更形迫切的其實在於:如何面對碎裂不成片的記憶本身。轉型正義的官方論述暗示:這是法西斯戒嚴對於異己的肅清;無法迴避,這是緊要的環節。然而,一整個白色恐怖肅殺的記憶,如何在國際冷戰局勢,特別是發生於美國內部的麥卡錫主義風暴下,被客觀地分析與對待?卻遠非西方人權論,以資本陣營的現代性,構築民主、自由氛圍,藉霸權以排除異己的政經利益趨向,得以分明與訴說的事實。於是,冷戰風雲下的白色恐怖壓殺,成為重拾記憶碎片時,在追索與探問的過程中,必須經歷的思想與行動。

恰是如此,書中提及:地下黨人為單向領導的革命方針立誓背書之際,必須認真看待聚集參與公開活動時,表面上不相互認得,卻打心底體會著與彼此的組織關係。在參與當年〈鄉土藝術團〉的演出《壁》與《白蛇傳》等新劇公演時,內心雀躍著解放時刻的到來,便是最具前瞻性的例子。然則,面對韓戰即將爆發所導致的歷史驟變,受難者接下來的受到的刑殺與囚禁,令人聯想著希臘導演 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尤里西斯之旅》的最後片段:一陣濃霧中的賽拉耶佛,一個家庭的爺孫與女兒,在接受訪談的休閒散步中,誰能料到,一陣吉普車聲帶來一陣類似咆哮的質問,而後…槍聲響起;迷霧未散的光之縫隙間,倒臥的是這家的每一個老少。這,不也是劉建修老先生,在書中的告白中提及:急轉直下後的《激進1949》,留給當下與未來,無法不去凝視的瞬間嗎?

在 <差事劇團> 2021年的作品:《戲中壁X》的某一場景,出現作為劇中作家的核心腳色X,倒立在一交錯地面的「X」字形光圈中。很多觀眾看過這場景後會疑問:這意味著什麼?簡單的意象,卻帶來複雜的提問。或許,這就是詩在劇場中的驅力。為甚麼是詩呢?因為,身體就是詩句,對於近些年「轉型正義」在主流政治正確的風潮下,所號召的普世人權價值,提出深切的質疑與提問。「賠償…能還我清白嗎?…我選擇死,就在等有一天,他們要為我的選擇道歉。」「我的魂魄,在兩岸之間延伸著我染血的身軀。」

諸多質疑與提問,直指時間彼岸與此岸,卻未見當今執政還給當事人思想清白,甚且在諂媚背德的星條旗帝國下,再次撕裂受難者,在時間中持續的傷痕。面對苦難記憶,困難處,恰在於如何面對。有時,感到面對這樣的記憶,像似油然而生關切的情懷;歷經深思或者當下的應證,卻又感到這油然而生背後,必然存在被遮蔽的諸多真相。真相,如何被視線穿透,固然重要。感知,來自生命深處的感知,卻是視線進一步的探究與透視,理由僅僅在於:沒有探究,歷經殺戮遺留在殘血中的歷史,便無法來到當下的腳跟,找尋到記憶始終內含其中的碎片。這也唯有經過抽絲剝繭般的密合後,才能構築起記憶之塔,留給未來。

碑石。苦難記憶「變身」的未來碑石,終將在兩岸天地間倚立。這期間,在島嶼的冷戰肅殺下,歷經多少數不盡的戒嚴禁錮。犧牲的軀與魂,未曾泣訴,回返的是一片莫忘的初衷;然而,重要的是,每一頁苦難的史冊,都曾在時間的碎片中,追尋拔地而起的殘垣,如何在狂風中參天而立。一如《新天使》的預言。

未來記憶,返身並凝視苦難侵蝕的碎片;由碎片堆疊而起的是:被噤默壓殺的骨骸,所累積而成的塔。《激進1949》,記憶的當下與未來,從時間的逃逸中回返,等待共同的探究。

《激進1949》立體書封(黑體文化提供)
《激進1949》立體書封(黑體文化提供)

*作者為詩人、作家、劇場工作者,80年代中期投身報導寫作,參與社會運動。本文選自陳柏謙新作《激進1949》(黑體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