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源觀點:抗通膨之戰仍熾

2022-07-11 07:10

? 人氣

儘管如此,這次聯準會軟著陸失敗的風險仍高,只因1994年升息乃通膨惡化前主動的預防性措施,故能及時平抑物價並避免傷及經濟狀況,如今不僅通膨情勢更為險峻,時機亦明顯落後。況且,當前物價漲勢證明,今年上半年聯準會所採取的溫和升息策略效果不彰,迫使其於6月加大升息幅度,顯見欲阻止通膨繼續失控,勢必要加強緊縮力道以解燃眉之禍。這樣一來,不僅對基本面衝擊擴大,金融市場信心亦難穩定,極易引發連鎖反應,使景氣陷入蕭條。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同時,當前供不應求的勞動市場看似極為火熱,惟觀察近月失業率與職位空缺率的貝弗里奇曲線(Beveridge Curve)可發現,在相同的失業率下,職位空缺率與疫情前相較要高得多(圖3),隱含當前勞動市場或存在效率問題,求職者與人才需求方配對困難。因此,聯準會欲藉由貨幣政策來減少過多的勞動力需求,並在不提升失業率的情況下舒緩物價,恐未能如願。再加上若干無法控制的供給面風險仍虎視眈眈,如COVID-19疫情未能根除、中國嚴格的封控措施未能改變,供應鏈短缺將進一步惡化,以及俄烏戰爭尚未結束,能源價格下降困難等,皆妨礙貨幣政策抑制通膨的效果,並提升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20220705-圖3-美國失業率與職位空缺率。(作者提供)
圖3-美國失業率與職位空缺率。(作者提供)

外債高的開發中國家將爆新危機

綜合考慮當前美國經濟面對的樂觀與悲觀因素,軟著陸幾乎已是不可能的任務,而鑑於聯準會現已優先致力於穩定物價,應當不至於著陸失敗(即放任通膨失控,出現滯脹情境),故顛簸著陸與硬著陸為較有可能的結果,且根據當前情勢,硬著陸發生的機率已相對升高。主要是在聯準會政策落後下,緊縮政策有效所需的利率更高,政策工具透過供需市場機制傳達亦有時間延遲,使物價由當前高點降回2%左右的穩健通膨,絕非數月可達。

若通膨遲未降溫,聯準會升息步調不停,需求收縮的影響將持續發酵。縱然當前美國勞動市場、生產及消費動能尚佳,2022年失業率不致明顯上升,但預料至2023年失業率將明顯上揚。即便此期間內失業率僅上升2%至3%,卻也代表將造成約300至500萬人失業,衝擊消費者及家庭收入,導致美國面臨經濟低成長困境。而美國需求縮減及經濟衰退,更會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影響。除了波及貿易關係密切的亞洲及歐洲等國家進出口動能外,隨著美國利率上升,將導致部分國家為防止資本外逃及穩定匯率而相應提高利率,使外債負擔龐大(尤以美元計價為主)的新興市場及低收入國家債務問題及金融條件(如匯率)更形惡化。屆時,恐引發如1980年代般的開發中國家債務危機及金融災難。

*本文出自151期台灣銀行家雜誌,經授權轉載,作者為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