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紀念抗戰85周年—懷念老兵沈有志

2022-07-03 07:20

? 人氣

1949年2月29日,即將來台的沈有志與傘兵團第3營本部連通信排合影留念。(沈有志提供)

1949年2月29日,即將來台的沈有志與傘兵團第3營本部連通信排合影留念。(沈有志提供)

最近筆者寫了不少文章,談論了西北軍將領在國共還有蔣汪2大陣營之間左右搖擺的問題,或許讓讀者們認為抗戰時中國軍人的表現與過去40年來兩岸的宣傳差距巨大。畢竟西北軍健兒手持大刀向日軍陣地衝鋒的畫面,不斷透過諸如台灣的《英烈千秋》與中國的《七七事變》等電影展示在國人面前,早已深入兩岸人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量西北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倒戈汪政權的事實,恐怕讓許多國人難以接受甚至相當傻眼,但這絕對不代表抗戰的中國軍人全都沒有血性。尤其是底層的士兵,無論是來自中央軍、西北軍、晉綏軍、川軍、桂軍、粵軍、湘軍還是滇軍都還是以愛國的居多。筆者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在今年(2022年)6月6日於台北榮民總醫院蘇澳分院去世的沈有志老伯伯。

6月6日正好是諾曼第登陸斷腸日,他的離去讓我感到格外感傷,象徵中華民國「最偉大的世代」(The Greatest Generation)正在快速凋零。沈有志在我的記憶裡保留了許多寶貴的歷史文物,包括他1947年親歷孟良崮戰役失敗後取得的負傷證明。但是比起這些讓軍事迷流口水的文物和照片,沈有志最珍重的遺物是他保留幾10年的一面特大號中華民國國旗。

可熱愛國旗的沈有志,在家裡懸掛蔣中正總統照片的沈有志,並不是什麼黃埔系出身的軍事將領,甚至沒有當過一般的軍官。回顧過去10年來造訪抗戰老兵的歷史,如果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將軍是筆者接觸過級別最高的,那麼以上士軍階退伍的沈有志毫無疑問是級別最低的。因為他不只靠撿破爛維生,而且還是沒有伴侶與子嗣的單身榮民,只能靠退輔會的照顧過活。

更重要的是,他並非志願從軍的老兵,而是抗戰爆發後被國軍強拉的壯丁。所以從一開始,沈有志其實就是國家暴力的受害者。傷害他最深的,就是他所最深愛的中華民國。事實上像沈有志這樣的老兵,在當年絕對不算少數,他們其實正是所謂「用血肉築長城」當中的「血肉」,沒有他們在前線消耗日軍的砲彈與彈藥,抗戰是不可能打到8年之久的。

20220630-沈有志抗戰時追隨郭寄嶠將軍的第9軍參加冬季攻勢。(作者提供)
沈有志抗戰時追隨郭寄嶠將軍的第9軍參加冬季攻勢。(作者提供)

打遍全場的抗戰老兵

沈有志之所以能被筆者選出來,代表絕大多數來自底層的抗戰老兵,或者所謂的「壯丁」,一是多數與他一樣參加過抗戰的底層老兵已經死亡,二是他是很少數從抗戰初期一路打到抗戰勝利的老兵。就以淞滬會戰時平均一天國軍要損失一個師,就連身為「天之驕子」的黃埔軍校畢業生都傷亡過半的情況來看,能打遍整個抗戰又全身而退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打從抗戰初期以來就被當「砲灰」(Cannon Fodder)使喚的底層老兵,能夠見證抗戰勝利的到來已經非常不容易,還要在接踵而來的國共內戰中生存下來,並成功追隨政府來到台灣者更是稀少。1919年出生的沈有志是河南潢川人,在他20歲那年被抓壯丁編入中央軍系統的陸軍第9軍第47師,一從軍就馬上開往前線投入慘烈的冬季攻勢。沈有志的老軍長不是別人,正是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將軍的叔岳父,前國防部長郭寄嶠將軍。

後來沈有志又隨第9軍進駐中條山,固守國軍在黃河北岸的最後據點,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1941年5月才被徹底逐出。大難不死的沈有志,可能因為累積了足夠的作戰經驗,又被分發到中國遠征軍第11集團軍的第71軍,在史迪威(Joseph Stilwell)將軍指揮下投入對怒江西岸的反攻。在美軍的空中還有火砲支援下,沈有志總算取得了他參加抗戰以來的最光榮的勝利。

在中國駐印軍與中國遠征軍的夾擊下,日軍第56師團與第18師團2支精銳部隊被徹底殲滅,國軍雖然過去有成功擊退過日軍的攻勢,卻不曾有殲滅過2個師團日軍的紀錄。凡是參加過滇緬反攻的國軍官兵,哪怕原本是被抓壯丁的基層老兵,沒有一個是不以中華民國軍人的身分為榮的。相信也是因為這場勝利,將對中華民國盡忠到底的意識植入到了沈有志的腦海裡。

20220630-沈有志永遠以中華民國傘兵的一分子為榮。(作者提供)
20220630-沈有志永遠以中華民國傘兵的一分子為榮。(作者提供)

追隨政府來台灣

與那些報考黃埔軍校的軍官不一樣,沈有志被抓壯丁前只是一個大字不識一丁的長工,從中國共產黨的角度來看屬於絕對政治正確的無產階級。既然沈有志沒有受過任何教育,他對三民主義和共產主義不會有理論基礎,也稱不上對國民黨和共產黨有所謂的忠誠。近代中國軍隊向來是只有將領與軍官才談信仰,士兵只要無條件服從命令就好。

這也是為什麼抗戰爆發後,國軍、共軍以及和平建國軍的底層官兵到處轉換陣營的原因。一個士兵在戰場上被俘虜,很順利成章就被補充到打贏他的部隊裡擴充兵源。如果長官要投靠中共或者汪精衛政權,士兵也基於對長官絕對的服從會跟著一起轉換陣營。比如現居桃園的榮民王廷獻老伯,就因為長官孫殿英投效了汪精衛而當了足足2年的和平建國軍。

北方老兵因為身體健壯,在史迪威要求下被大量編入中國遠征軍,他們當中有如沈有志一般來自第9軍的正統國軍老兵,也有1944年被湯恩伯司令部特工陶士君老伯策反來的15000名和平建國軍。此種國軍、共軍還有和平軍士兵相互轉換陣營的情況,在二戰到內戰的中國實屬常態。抗戰勝利後,追隨張靈甫將軍參加孟良崮戰役的沈有志負傷被俘,卻作出了與眾人不一樣的選擇。

如前面所描述,被抓壯丁的沈有志對中國國民黨談不上有政治信仰,甚至還是政府國家暴力的受害者。被聲言解放壯丁的中共俘虜,調轉槍口跟著中國人民解放軍一起打國軍,從沈有志的角度來看本來應該是順利成真的事情。然而沈有志沒有接受中共邀請加入共軍,而是向中共要求開一張路條給他回家,可事實上他早已無家可歸,一脫離中共根據地後又回頭向國軍報到。

不知道是滇緬反攻勝利帶來的榮耀,還是因為整編第74師師長張靈甫將軍以身殉國的作風感動了沈有志,他最終以傘兵通訊士官的身分隨政府來到台灣。事實上對當時的沈有志而言,部隊已經是他實實在在且唯一的家,畢竟一場抗戰加一場內戰打下來,潢川老家早就人去樓空。只有繼續留在部隊,才能尋求到類似於家人的溫暖,相信這是為何許多底層老兵對政府死忠的真正原因。

20220630-蔣中正給沈有志的信,以「同志」稱呼之。(作者提供)
蔣中正給沈有志的信,以「同志」稱呼之。(作者提供)

與蔣中正的一段奇緣

如前面所述,像沈有志這樣有實際作戰經驗的老兵,能活著在1949年來到台灣的不多,所以他們在部隊裡都被提升到了士官長的位置。沈有志所服務的散兵更是精銳部隊,所以包括他本人在內的190名特戰弟兄在1952年被調往總統府負責蔣中正總統的安全工作。蔣中正在沈有志的回憶裡,是一位沒有架子又平易近人的領袖,與他們這些衛兵寒暄時態度都十分和藹親切。

根據魏德邁(Albert C. Wedemeyer)還有蔣緯國等人的回憶,蔣中正對國軍抓壯丁的劣跡十分瞭解,甚至還曾舉起拐杖敲打拉壯丁的人,質問對方「你是怎麼對待我的軍人?」然而中華民國還來不及建立符合現代化標準的兵役制度,就遭遇到日本侵略,接下來又有中共的挑戰,根本無法給壯丁更好的待遇,讓他們只能平白無辜的被當成「砲灰」死在戰場上。

相信蔣中正面對沈有志他們的時候,內心還是有相當強烈的愧疚感,才會如對待自己親人一般的對待沈有志。最讓沈有志津津樂道的,是他1956年退役之後,蔣中正還年年寫信給他,甚至於關照他的生活,讓沈有志非常感動。蔣中正還在每一封寫給他的信上,都以「同志」相稱。在爾虞我詐的政治環境中,或許也只有從這些樂天的老兵身上,這位國家領袖能找到一絲絲的溫暖。

雖然沈有志的悲劇是因日本發動侵略戰爭而起,可國民政府仍至少是造成他一生顛沛流離的間接原因,然而沈有志不只不痛恨蔣中正,還把他的相片掛在自己房舍的牆壁上。他認為蔣中正確實是犯了不少錯誤,才讓中華民國飄揚過海來到台灣,但是仍堅持如果沒有蔣中正的領導,中華民國沒有辦法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

沈有志還強調,歷屆中華民國總統裡,關懷過他們這些底層老兵的只有蔣中正一個人,就連最受台灣人民歡迎的經國先生都沒有做到,又要他如何不去喜歡蔣公呢?記得2016年訪問老人家的時候,正值台灣總統大選之際,當時沈有志就表示自己無論是國民黨、親民黨還是民進黨都通通不投,因為在他心中唯一符合中華民國總統標準的領袖只有蔣中正。

20220630-沈有志對中華民國的熱愛,不可動搖!(作者提供)
沈有志對中華民國的熱愛,不可動搖!(作者提供)

一生只愛一面旗

由於已經沒有直系親屬的關係,雖然沈有志在兩岸開放探親後曾經到中國旅遊,卻從來沒回到過自己的河南老家。被抓壯丁離開故土的他,對中華民國縱然有強烈的愛,卻也沒有辦法痛恨跟自己毫無仇恨的中國共產黨。畢竟他是無產階級出身,家人本來就不在共產黨清算鬥爭的範圍內,更何況沈有志從軍後就與家人斷了聯繫,根本不可能得知親屬1949年以後的情況。

他表示第9軍在中條山上的時候,也曾經被8路軍扯後腿,但總得來說國共兩軍面對日軍的時候還是有盡到槍口一致對外的本分。孟良崮戰役期間沈有志曾不小心闖入華東野戰軍陣地取水,結果對方的指導員也只是喊了一句「不要為難國軍弟兄」就把他放走,顯見基層士兵大家都只是奉令行事,實在談不上彼此之間有什麼深仇大恨。

不只是對共軍,就算是對汪精衛的南京國民政府,沈有志的評價也相當之高。他表示和平建國軍每次到戰場上遭遇到國軍都放水,而且如果國軍在戰場上被日軍擊敗,只要打一通電話給汪精衛就能立即獲得釋放。比如龐炳勳將軍的第24集團軍1943年遭日軍擊潰,也是汪精衛一通電話打過去才讓他們被改編為和平建國軍,為戰後中國國防發展保留元氣。

沈有志認為毛澤東也好,汪精衛也罷,當年大家都是中華民族的人。對於包括青藏鐵路與三峽大壩在內的建設,他都給予十分高度的肯定,然而這不表示沈有志心中在乎的只有民族主義。他強調自己雖主張兩岸統一,但還是希望兩岸能透過對等談判完成,然後依循民主制度制定同時能為雙方民眾接受的新國號與新國旗。

不過當筆者追問沈有志他個人希望哪面國旗成為統一後的兩岸旗幟時,他還是想都沒想就回答青天白日滿地紅,畢竟那是唯一一面把全球炎黃子孫團結起來共同抵禦外侮的旗幟。他雖然知道不可能,但還是希望兩岸領袖能拋棄狹隘的黨派之私,讓21世紀的中國人生活在民主、自由與富強的環境中,才能避免後代子孫重演自己被迫從軍的歷史。

20220630-6月27日,退輔會為沈有志先進舉辦公祭活動,送這位老英雄最後一程。(何思齊提供)
6月27日,退輔會為沈有志先進舉辦公祭活動,送這位老英雄最後一程。(何思齊提供)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寫到沈有志的悲劇,筆者認為他之所以對共軍還有和平軍都如此寬容的原因,是他內心明白當年自己就算不被國軍抓壯丁,也可能因為其他原因成為共軍或者和平軍的士兵,然後過上與來台灣以後完全不一樣的人生。20世紀初的中國是一個破敗的國家,就連掌權者都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更何況是他們這些基層的老百姓?

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許多老一輩對民族主義有強烈的渴望,希望兩岸能夠早日統一的原因,我們未必要認同他們的想法,但在民主社會卻一定要給予尊重。只是就算是追求統一,也是有不一樣的手段與模式,沈有志內心期盼的統一肯定還是在中華民國的體制下完成。這是一個今天許多政治人物,包括國民黨的政治人物所不敢喊,但是仍為許多抗戰老兵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郝柏村在2020年4月的離世,象徵的是台灣已不再有高級退役將領,敢當中共的面指責對岸片面的抗戰史觀。如今沈有志也追隨郝柏村院長而去,代表的是台灣就連還能講話的基層榮民先進都已凋零殆盡,如果還繼續對85年前的抗戰歷史無感,遲早所有的歷史話語權都會被對岸搶走,最後就是全部都任憑中共去扭曲了。

6月27日,退輔會為沒有親屬的沈有志舉辦公祭,多年來與筆者一起訪談老兵的何思齊到了現場。據他所述,當天到場的清一色是退輔會的代表,幾乎沒有其他人到場致意,讓人格外感到鼻酸。老先生在一次訪談結束後,親口對我表示「我盡到自己對國家的義務,我沒有對不起國家」的話,更是令我直到現在都難以忘懷。

幸運的是與他往來的這10多年,我不只將他參戰的歷史記錄下來,還透過在美國空軍服務的朋友寫成戰史,推廣到了英語世界。後來我還不只一次,帶著來自台灣與中國的善心人士到土城捐款給沈有志,讓他知道兩岸與全世界都沒有忘記他的存在。公祭當天筆者人在台中,無法出席活動給老人家作最後道別,透過此文來向他與他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英雄們致意。

*作者為中美關係研究,軍事寫作者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