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自由,自由,多少誤解假汝之名而生!

2022-07-11 05:50

? 人氣

「自由,自由,多少誤解假汝之名而生!」(圖/pixabay)

「自由,自由,多少誤解假汝之名而生!」(圖/pixabay)

物理學裡有個名詞,大家耳熟能詳,但是幾乎都會錯意。哪個詞?你大概料不到是「自由落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仔細想想,物體的下落既然依一定規則,何來自由?大多數老師只教學生代公式,說是「自由落體運動公式」,其他少問!我們的學子遂難以認識當年伽利略革新物理學的真諦——只學到背公式,而不能從中學到「科學方法」。

關鍵在哪?「自由落體」這一名詞根本翻譯錯誤。查其英文原文,是「freely falling body」;有關的「想象」(idealization)或近似(approximation),則稱為「free fall」。「free」的本義是「沒有」或「無」,至於「沒有」什麼,必須審視場合與上下文,例如:音樂會門口掛個牌子「free」,意思是「免費」,當然不能在裡面「自由」!「freeway」上面當然也不能「自由行」,有速限,要繳費;那沒有什麼呢?原來在高速公路上「沒有紅綠燈」!機場到處有「duty-free shops」,是「免稅」商店!「chemical-free」是指「不含化製品」。

那麼「free fall」裡的free是「沒有」什麼呢?原來指的是沒有阻礙,與「自由」一點關係都沒有!於是要問:空氣裡必然有阻礙,伽利略研究「無礙落」有什麼意義?這裡其實隱藏了科學方法的初步,就是「簡化變因」——先袪除次要的變因,保留主要的變因。就落體而言,影響其運動的因素有地球重力、空氣阻礙、浮力、風、地球自轉等等,其中以地球重力為最主要。

伽利略。(圖/取自Wikipedia)
伽利略。(圖/取自Wikipedia)

先不考慮空氣阻礙以次的種種因素,只研究物體受重力影響時的下落運動;這也就是「抓重點」的思考方法。「無礙落」只是第一步;先弄清楚這種「想象運動」(idealized motion)的加速度為常量後,再逐步加入其他次要變因,就能漸進而掌握落體的實際運動。

又,明明是「無礙落」,為何大家稱之為「自由落下」?那是因為受日本人訛誤的影響!這裡要表揚一下不受影響的王季烈——他在1900年翻譯出版最早的那本正規《物理學》教科書裡,就捨棄日文「自由落下」,而採「無礙下墜」一詞,極有見地。可惜後人一直仿效日人將「free」譯為「自由」一詞,乃至氾濫成災——臺灣海峽兩岸都一樣!當然要怪多數留學生「學而不思則罔」,更要怪名詞審查人知錯不改,還要怪大眾執迷不悟!

曉得「無礙落」說成「自由落下」是嚴重訛誤後,就更能看清楚許多日常用語的是非:free trade agreement(FTA)明明指「免關稅貿易協定」,大家卻說是「自由貿易協定」;貿易怎可能自由?總要經過通關、檢疫等等手續,不是嗎?維基百科(Wikipedia)指的是「開放的(人人可用可編的)百科全書」(the free encyclopedia),卻被說成「自由的百科全書」。「freestyle swimming」是指「泳式不限」,卻被說成是「自由式」!(crawl泳式宜稱「爬泳」或「捷泳」。)

「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是梁啓超於1902年《新民叢報》(日本橫濱出版)上翻譯《近世第一女傑羅蘭夫人傳》所寫的文字。查該句的法文原文為「Ô liberté, que de crimes on commet en ton nom!」,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羅蘭夫人在被送上斷頭臺前留下的名言。

法文的liberté,英文作liberty,日人福澤諭吉在《西洋事情》(1866年)中譯作「自由」後風行,中文從之。另外,英文字freedom也被日人譯為「自由」,中文亦從之。freedom與liberty的意思相近,但前者的使用場合廣泛,後者只在政治、經濟與社會學領域使用。這兩字的意思本是「無拘束」、「不受管制」或「解放」、「脫縛」、「開放」。法人盧梭的名言「l'homme est né libre, …」就應譯為「人生而無拘束,卻處處是枷鎖。」

福澤諭吉。(圖/維基百科)
福澤諭吉。(圖/維基百科)

所謂「fight for freedom」的意思只能是「爭取解脫」或「爭取解放」,而不能說是「爭取自由」。在西方的語境裡,「爭取解脫」卻是有條件的——個人的解脫須以不危害他人的解脫為原則。但查教育部《國語辭典》,「自由」一詞的意思是:「依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不受外力拘束或限制。」可以無限上綱。「自由」用慣了,就會生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樣的廣告詞!

其實仔細想,人是不可能完全「自由」的——從小就受身體、家庭、學校、社群、機構、習俗、道德、法律、宗教、意識型態種種的約束或規範;還必須先有溫飽,不是嗎?生而為人,就喪失了不做人的自由。學問亦只能說是「無定設」、「無定法」,但絕不可能「自由」,總要符合「實事求是」的精神!中國古人早就清楚這點,所以從來不會去鼓勵「自由」。

人只有在思想裡能得自由!中國文人當然也嚮往「自在」、「從容」、「怡然自得」與「無拘無束」,但這純屬心靈修養,與人事無關。我們也當注意到,當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時,並不忘後面加上「不逾矩」三字。西方人同樣也從來沒有「自由」的觀念(特別是在宗教束縛與嚴密法治之下),只有「解脫拘束」、「不受管制」或「解放」等的觀念!可是由於翻譯失誤,許多人對西方文化乃有嚴重誤解,誤以為他們「有自由」,甚至盲目憧憬。

回到科學名詞,其實好多都搞錯了:力學裡的「free-body diagram」指的是「隔離體圖」而非「自由體圖」,「free-end」指的是「開放端」而非「自由端」,「degrees of freedom」指的是「活變度」而非「自由度」,「free space」指的是「無礙空間」而非「自由空間」;電磁學裡的「free electrons」指的是「脫縛電元」而非「自由電子」(與「受縛電元」相呼應);化學裡的「free radical」指的是「活性基」而非「自由基」。至於「free energy」,意思是「可釋能」,卻被說成是「自由能」,能懂嗎?

所以本文要模仿羅蘭夫人的語句下個結語:「自由,自由,多少誤解假汝之名而生!」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本文為【你或有不知】系列3。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