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心屏專文:來自星星的他,帶來什麼新思維?

2022-06-03 05:50

? 人氣

從數位創新科技業KKBOX跳槽到泛公部門的文化內容策進院服務,李明哲展現不一樣的思維。(李明哲提供)

從數位創新科技業KKBOX跳槽到泛公部門的文化內容策進院服務,李明哲展現不一樣的思維。(李明哲提供)

從數位創新科技業KKBOX跳槽到泛公部門的文化內容策進院服務,李明哲彷彿來自另一個星球。他形容「剛進來挑戰滿大的,每天都有新鮮事,像劉姥姥逛大觀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公文體對他而言是「非常困難的」,笑著說:到底什麼是「函」、什麼是「稿」?另外,公部門的重要績效衡量是預算執行率,最好把預算通通花掉,這與注重成本的企業經驗截然不同;而文策院屬「行政法人」,依法每年度必須被檢視「自籌款比率達成率」,相較於大部分的行政法人都是如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這樣的場館,自籌款比率代表經營績效,被檢視很合理,但文策院「做的事性質不同,成立的目的是協助產業與業者能籌資、自籌,幫助產業賺錢,不是文策院要去賺錢與民爭利,我還在想辦法如何讓它比較合理……」然而,歷練了一年以後,他已經感覺這份工作比較像當初的想像了。

聆聽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專訪李明哲(約30分鐘)

下載好好聽FM app IOS  Android

我和李明哲曾是戈壁挑戰賽的隊友、一起練跑的夥伴,習慣喊他的英文名字Izero,自從開了〈人生從此不一樣〉這個podcast節目,他就是我鎖定的訪問對象,相信他的轉換跑道一定有故事,也想挖掘他的降落為文策院帶來哪些不一樣的氣象?

20220602-李明哲(左)接受趙心屏(右)podcast節目訪問(作者趙心屏提供)
李明哲(左)接受趙心屏(右)podcast節目訪問(作者趙心屏提供)

李明哲在KKBOX服務了21年,從工程師、總裁到副董事長,KKBOX是全世界第一個做數位音樂平台的公司,完整見識音樂產業的數位轉型。音樂產業在所有文化內容產業中可說是第一波面臨數位的挑戰,從盜版光碟、非法P2P、MP3…,一波接一波,造成CD銷售下滑和產業的改變。音樂產業也是最早完成數位轉型的,而且不只唱片公司的數位轉型,而是數位平台的出現,並引進資本的力量。李明哲在KKBOX經歷音樂產業轉變的完整過程,中間有很多學習,文策院院長的任務讓他能把音樂產業如何轉變,以及什麼力量促成這樣的轉變帶到文策院,他認為這份工作「是有趣的挑戰」。

「在企業就是幫股東、投資人獲取最大的利益,把公司經營好。文策院最特別的是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進步,這跟推動企業進步是不一樣的事。」

最初文策院成立的宗旨是「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李明哲的數位科技業背景讓他看文化內容產業,需要的是科技和資本的力量。「我覺得文策院某種程度是跳脫過去思維,比如對表演藝術的支持作為是什麼?對出版的支持是什麼?要跳脫這樣的邏輯。」

現今表演藝術已經有國家表演藝術基金會等支持機制,影視方面也有文化部的影視輔導金,各縣市文化局對於藝文活動也有支持作為,因此文策院應該不是從作品的支持去推動。「我們有前期開發支持的計畫,但那個不是支持你到作品的完成,而是支持你在開發階段把前導片、樣片、劇本做出來之後,拿完整的開發案去創投市場,去募資、籌資,然後開拍。有點像是先協助你啟動一個專案的第一哩路,之後你要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取市場的支持,比較像是『促成產業化的支持』 而不是『作品產出的支持』」。

以資本和科技力量 加速文化內容產業化

「大家回想一下,最近10、20年,有哪個新興產業不是資本的力量進來造成產業的進步?第二是科技的力量怎麼進來?既有業者是否需要適度整合?是不是有新的角色可以透過投資來促成?重要的基礎建設是不是用政府的資源把它做得更好一點?要用不同的面向去鋪陳產業的進步。」

以企業運營的角度看文化內容產業,李明哲的話說得直白:「沒有好的作品不會有好的內容產業,可是從作品到產品卻是遙遠的距離,有人聽有人看有人願意買,賣得掉的東西才算產品。從作品到產品、從產品到產業都有很大的gap,文策院不是只支持好的作品出現,而是怎麼讓好的作品變成產品,才可望有好的產業出現」。

20220602-文策院要做為產業的新創加速器。(取自李明哲臉書)
文策院要做為產業的新創加速器。(取自李明哲臉書)

李明哲希望能建構更完整的產業投資生態系,讓資本的力量進到產業。

他觀察文化內容產業不容易籌資,不論是投資或融資,都是滿大的問題,必須找到資源才能讓它茁壯。「什麼是好的產業?好的產業一定是人才願意來、資金願意源源不絕投入,我希望文化內容產業能往這個方向靠近,因此必須讓從事這個產業的人知道如何運用資本的力量。」

這般促進產業進步的想法,跟過去政府規劃補助的做法大不相同,策略性的思維需要多方溝通,不論對院內或文化部、立委、文化從業者,都希望獲得認同。

「一個公司經營者不是只講好的創作理念與作品的獨特之處而已,而是把公司經營策略–如何管理資金、如何公司治理,講得更清楚,並有更多經營理念和想法進來,讓外界民間的資金越來越樂意投入這樣的產業。」

他理解一個純創作者離這樣的概念可能有點遠,也許創作者本人並不擅於經營,但必須認同經營的必要性,找到合適的對象一起合作。

上任1年以來,文策院的具體作為包括成為文化新創加速器,讓市場除了原本的創作者之外,能有越來越多經營者出現,文策院也可以運用國發基金投資。「我們與國發基金管理委員會做了滿多討論,針對產業特性做了滿多鬆綁,讓投資工具成為更有用的工具,文策院去年繳出一個不錯的成績單,在文化部可以運用國發基金投資十年左右以來,去年投資的金額為歷年最高,去年我們的預算執行率也很漂亮,達到97.87%。」

看「韓流」 談「台流」

台灣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發展所形成的文化底蘊,讓李明哲對於「台流」未來能在國際上形成氣候很有信心。現今「韓流」能席捲全世界,是因為早在亞洲金融風暴時,韓國政府就選擇了文化內容產業作為重新發展的重點產業之一,「韓國開始發展文化內容產業的Day 1,就是把它當作一個產業來發展,台灣因為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歷史,我們的文化內容產業只是文化內容,出發點不一樣,原始mindset不一樣,發展方向也不一樣。」

他舉前幾個月爆紅的「魷魚遊戲」為例,總有媒體問:「為什麼韓國拍得出魷魚遊戲,台灣拍不出來?」 但李明哲認為重點應該在於「為什麼Netflix選擇韓國合作魷魚遊戲而不是選擇台灣?」

「當產業實力夠、拳頭夠大、品牌知名度也夠,國外的大型重要合作夥伴就會選擇與台灣產業合作,這是文策院中長期可以去努力的事」。他加重了語氣:「不是做出魷魚遊戲,而是更多player願意跟台灣一起做出大型的合作計畫、開發好的作品。」

「當台流前進國際舞台,同樣需要資本與科技的力量。國內需要適度整合、引進合適的國際合作,就可以走出去。現在拓展國際市場已經不是狹義的把商品做好、去國外賣,而是透過國際合作,直接做出全球性的產品。」

瘦身奇蹟 文青造型也不一樣

在不一樣的職涯選擇之前,李明哲透過每日一萬步和慢跑成功減重,從149公斤降至最瘦時不到70公斤,朋友們都稱為奇蹟,擔任院長以後衣著風格也從休閒變文青,造型和以往大不相同。其實接任院長以後過於忙碌,讓他無法勤練跑,因為運動量降低曾經又重了6、7公斤,最近才恢復運動,體重也回到71公斤、體脂率14%。他自承本就是邋遢、不注重外表的人,瘦下來的過程中建立了運動習慣,體力變好,可以投入更多時間在工作上;每當有人請教減重秘訣,他總回答重點是健康而不是減重的數字。「找到自己可以接受的運動,循序漸進的調整運動強度,也調整飲食習慣,找到其中的樂趣。能持續下去比較重要,如果沒有找到成就感和樂趣,一直逼自己的話很難持續下去,減重就會失敗……」

20220602-李明哲(右三)在戈壁挑戰賽前與自己昔日身形的立牌合影(作者趙心屏提供)
李明哲(右三)在戈壁挑戰賽前與自己昔日身形的立牌合影(作者趙心屏提供)

那麼,目前這份工作令他有持續下去的動力嗎?他笑了:「企業經營得好,會反應在公司價值、股價、和股利上;在公共事務領域,incentive不會是錢的事情,當看到產業有進步、國家資源的使用效益變好、業界有正面的回饋,就會有繼續往前進的動力。

相較於企業的利害關係人,2300萬人都是公共事務的關係人,推動事務的難度比較高,國家整體資源也有限,如何爭取更多合適資源進來;另外文策院的薪酬制度也不可能像新創產業一樣靈活,如何激勵大家往同樣的方向前進,在管理方面也是挑戰。」

問他任職一年的成就感?他感覺找到一條與過往不太一樣的道路,這條路有機會成功,做出不太一樣的結果。最後,他笑著具體表達近期的目標:「希望2022年投入文化內容產業的民間資金可以是2021年的2倍以上!」

聆聽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專訪李明哲(約30分鐘)

下載好好聽FM app IOS,  Android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台視、東森主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