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沛觀點:牆內外的鄧麗君效應

2022-06-05 07:00

? 人氣

中共見無法禁止鄧麗君,便開始利用她的鄉情親情與人們對她的喜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84年中國媒體報導鄧麗君的姑母。

1985年就有中共青年報記者把電話打到鄧麗君在泰國下榻的酒店,並在報上刊登題為《鄧麗君說:真高興,能有電話從北京來》的宣傳報道。

1986年,河北電視臺播出《鄧麗君故鄉行》。

1987年時任天津電視臺副臺長的徐少英在香港碰到鄧麗君,為了播報此消息,這位昔日的囚徒拒絕向中共駐香港的相關負責人交出錄像帶,最後在天津最高共幹李瑞環的支持下播出有鄧麗君清唱《小城故事》片段的報導。

1988年4月,中共通過鄧麗君大姨媽等親友邀請她參加對台統戰的第4屆海峽之聲宣傳晚會。鄧麗君未接受邀請,但此後,有關鄧麗君的書籍、唱片、磁帶在中國便隨處可見。

1989年5月,被中共滲透的亞洲開發銀行首次到北京舉辦年會,中華民國要員被迫首次前往淪陷區,為此有100多位記者從台灣湧入北京。他們也見證莘莘學子如何因和平請願被中共污衊為「動亂」後自發集結在天安門廣場要求與中共對話。然而標榜為人民服務的中共卻罔顧民意,調動「中國人民解放軍」用坦克輾壓和平的民眾。

1989年6月4日前中國人就「不愛老鄧,只愛小鄧」,六四屠殺更加彰顯鄧小平的凶殘與鄧麗君的可敬。大陸各省各族民眾在唾棄中共,流亡海外的同時,民國熱一浪高過一浪。

鄧麗君辭世後,中共央視首次播報藝人死訊,並且播放鄧麗君生前演唱的電視畫面,從此中國人便不需要從「敵臺」中收聽鄧麗君,當然聽不到鄧麗君1991年在金門對中國同胞的廣播,那時鄧麗君就知大陸人像李瑩一樣是共產黨的人質。

2001年4月底,一位鄧麗君歌迷在其現已被封殺的博客發表《淡淡幽情——一張珍貴的唱片》和《1984年,我寫信給鄧麗君》,引起強烈反響,讀者紛紛撰文抒發對鄧麗君的思念,鄧麗君歌友會在大陸應運而生,遍及各地,即使都得接受中共的監控。

2003年,在鄧麗君弟弟的協助下,鄧麗君衣冠塚及漢白玉紀念像,在上海文化陵園落成,這是中國第一個鄧麗君紀念場所。上海曾是中國近代音樂搖籃,為躲避紅禍,有的上海文藝工作者移居香港,有的追隨國民政府遷到台灣,正是鄧麗君讓不少在上海原創的老歌流傳開來。

鄧麗君的父親鄧樞來自河北大名鄧臺村。這位既抗過日也反過共的黃埔軍人離開大陸後就從未回去。鄧樞的故鄉在暴政的摧殘下荒涼破敗。因爲幾乎每年都會有君迷慕名前去,尤其是在鄧麗君逝世20周年紀念日,有4、5000名君迷前往。

因此,2016年,河北當局耗資8億把僅有100來戶,600多口人的鄧臺村打造成「麗君小鎮」。鄧臺村被復原到鄧樞離家前的民國風貌,同時也複製了鄧麗君在台灣的墓地「筠園」。村里不僅修建早已不復存在的鄧家祖宅、麗君廣場、以鄧麗君歌曲為名的咖啡屋、酒吧等,還把村里的街巷命名為臺中街、臺北街、臺南街、臺東街等。而多個大陸城市此前就有以鄧麗君命名的紀念館與音樂主題餐廳。

民意代表

鄧麗君愛唱的《梅花》被誤為中華民國國歌一直被禁,卻因此促使好奇的大陸人了解真相後認同中華民國。她愛唱的《中華民國頌》則因中共的禁令被改成《中華民族》而在大陸流傳。不僅民國熱與中國風離不開鄧麗君,連大陸的搖滾樂都得力於鄧麗君才能在馬列戈壁開花結果。鄧麗君猝逝後,大陸多個搖滾樂團合作發行專輯《告別的搖滾》以示紀念。

鄧麗君傳播情愛,象徵自由,對六四屠殺的倖存者,比如2001年流亡巴黎的張健(1970-2018)而言,鄧麗君代表中華民國,畢竟鄧麗君從6歲起便開始為國軍義演,一生奉行三民主義,熱愛中華民國,關心中國民眾,支持大陸民運。

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眾唾棄共產黨,在大紀元退黨網站發表聲明的牆內外中國人已超過3億9000萬,而上海人在5月22日公開宣布成立上海自救自治委員會,號召不甘為奴的中國人,各盡所能,群起抗爭。

簡言之,台灣問題只是共產黨製造的一個問題。正是共產黨分裂了中華民國,台灣想要獨立或要想和平,都必須解體共產黨。

*作者為留德作家與人權運動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