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謙專欄:拜登「出爾反爾」究竟什麼意思—美國會不會協防台灣?

2022-05-25 09:53

? 人氣

2022年5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赴日參加四方安全會談。(美聯社)

2022年5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赴日參加四方安全會談。(美聯社)

美國雖然從川普政府開始,就正式將中國視為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但兩年多以來的新冠疫情,加上年初開打的烏克蘭戰爭,早就入主白宮的拜登直到這幾天才終於來訪亞洲,並與印度、澳洲、日本領袖召開「四方安全對話」峰會。拜登這回造訪亞洲雖然只到南韓與日本,但各界焦點依舊放在他並未涉足的中國與台灣身上,連北京的《環球時報》也認定,這是拜登的「遏制中國」(China containment)之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北京將「四方安全對話」視為美國在嘗試建立「亞洲小北約」、甚至是「包圍中國的印太黑幫」,而且矛頭自然是對準中國而來(北韓還輪不到讓美國聯合印太盟友打群架)。不過當拜登與莫迪、岸田文雄以及剛當選澳洲總理的「新同學」艾班尼斯在東京談了兩個小時,最終卻在印度的抗拒之下沒有達成具體共識,聯合聲明中除了未能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徑,也沒有指名道姓提及中國在亞洲造成的威脅,只是宣佈了「四方獎學金」(Quad Fellowship)、強化供應鏈與基礎建設、合作應對氣候變化與新冠疫情這類不痛不癢的事項。

2022年5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與印度總理莫迪在東京會晤。美印關係。(美聯社)
2022年5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與印度總理莫迪在東京會晤。美印關係。(美聯社)

拜登沒辦法強迫莫迪改變「不結盟」的國策,但他可以自己來。拜登23日在訪問日本時宣稱「美國願意以軍事介入(militarily involve)的方式保衛台灣」,並且再次強調「這是美國的承諾」,讓各界「再次」驚呼華府對於台海保持「戰略模糊」的作法已經終結。包括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主席理查德‧哈斯(Richard Haas)、《經濟學人》都認為,拜登上任後已三度宣稱「願意保衛台灣」,他的幕僚卻也三度強調「對台政策不變」,這或許可以視為美國正在以新的做法實踐「戰略模糊」。

美國的自由派媒體《華盛頓郵報》在社論〈對於台灣問題,拜登變得不那麼模擬兩可、而且更具戰略性〉(On Taiwan, Biden gets less ambiguous and more strategic)一文中,除了讚許拜登的做法是一種「新模糊」,更建議他應該重返「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而非只是提出模糊的「印太經濟框架」),藉以最大化北京對台灣動武的擔憂。

2022年5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美聯社)
2022年5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美聯社)

曾任美國陸軍副參謀長、目前為華府智庫「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董事會主席的退役四星上將傑克·基恩(Jack Keane),則在保守派媒體《福斯新聞》表態支持拜登改變「戰略模糊」;曾任聯邦眾議院議長的金瑞契(Newt Gingrich)也在《福斯》表示,「如果你不希望習近平賭上一把、攻取台灣,那我認為拜登是對的,而急著收回他主張的幕僚都是『瘋子』」。

不過正當《經濟學人》對讀者解釋「何謂戰略模糊」、「拜登與其幕僚的說法為何總是相左」的文章還留在首頁上,拜登24日卻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當時CNN記者戴蒙德(Jeremy Diamond)對著身邊站著岸田、莫迪與艾班尼斯的拜登提問:「總統先生,對台灣的戰略模糊政策已經結束了嗎?」拜登不像前一天記者問他「你願意以軍事介入的方式防衛台灣嗎」時回答「YES」,而是出乎意料地簡短回應「NO」,當戴蒙德要求他「進一步說明」,拜登又回答了一個「NO」。當現場記者挑明了問「如果中國入侵台灣,你是否會對台灣派兵?」拜登則是說「(對台)政策完全沒變,我昨天的聲明就是這麼講的」。

2022年5月24日,四方安全對話的成員國領導人:艾班尼斯、拜登、岸田文雄、莫迪(由左至右)。(美聯社)
2022年5月24日,四方安全對話的成員國領導人:艾班尼斯、拜登、岸田文雄、莫迪(由左至右)。(美聯社)

拜登在亞洲五天最重要的發言,時隔一天貌似就被他自己「否決」了,這當然在美國媒體上炸開了鍋。有趣的是,美國的輿論從左到右都認爲拜登的做法不當。《紐約時報》認為拜登所謂「美國願意保衛台灣」的即興式表態,只會讓印太區域的外交形勢變得更為複雜——尤其剛上任的艾班尼斯政府可能會選擇與中國緩和關係,如今澳洲是否會支持對台灣的軍事防禦也再次引發質疑。《中國即將崩潰》的作者章家敦則在《福斯新聞》痛斥拜登「失言」,並稱他在白宮的表現不過是業餘水準。

拜登在東京時隔一天的立場反覆,給人截然不同的印象,也讓人懷疑美國在面對中國發動跨海攻勢時,究竟會不會派兵防衛台灣。反對拜登者罵他「失言」、「老番癲」;支持拜登者則稱讚,這是讓北京搞不清美國真意的「新模糊」。不過如果暫且放下對拜登或民主黨政府的好惡,美國輿論對這件事的反應確實展現了「美國應當力阻中國侵略台灣」的共同立場,這也是民主共和兩黨在國會山莊罕見的最大公約數,由於美國國會擁有宣戰權、美國的輿論氛圍對拜登政府當然也會構成壓力,這對台灣在對抗北京的併吞野心時確實是一項重要利多。

2022年5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赴日參加四方安全會談。(美聯社)
2022年5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赴日參加四方安全會談。(美聯社)

但話又說回來,那拜登究竟願不願意保護台灣呢?23日記者提問的「軍事介入」其實是一個包山包海的說法,除了最直接的派兵台海,也包括提供武器與經濟支援、分享軍事情報與基地設備等作法。眾人最關注也最不能確定的當數「美軍會不會出兵」,但現在應該已經沒人懷疑美國願意採取其他軍事途徑力挺台灣。那麼拜登24日的發言否定了「美軍出兵干涉」的可能性嗎?如果回頭看現場的錄影片段,拜登面對「如果中國入侵台灣,你是否會對台灣派兵」的提問,他只說了「(戰略模糊)政策完全沒變」,他在現場的兩個「NO」,回應的分別是「戰略模糊結束了嗎」、「你可以說明一下嗎」,並非否定「美軍會以實際行動保衛台灣」。

如果再回顧拜登的前兩次表態,去年8月他在ABC專訪中說的是「美國對北約成員國負有集體防衛承諾,對台灣、日本和韓國也一樣」;去年10月在CNN的現場座談中,拜登面對主持人古柏(Anderson Cooper)「所以您的意思是,一旦中國發動攻擊,美國會防衛台灣」的提問,拜登則明確回答「沒錯,我們對此有承諾」。其實拜登從未說過「美軍將出兵台海」,但他一再強調「防衛台灣的承諾」。

2021年10月21日,美國總統拜登(右)參加一場「鎮民大會」,左為CNN主持人古柏(Anderson Cooper)(AP)
2021年10月21日,美國總統拜登(右)參加一場「鎮民大會」,左為CNN主持人古柏(Anderson Cooper)(AP)

拜登在CNN的節目中曾如此強調:「人們總是說『拜登想對中國開啟新冷戰』,我才不想跟中國打新冷戰,我只是想讓中國知道,我們不打算退讓」、「不要擔心他們是否變得更強大,你真正需要擔心的,是他們是否因為參與某些活動、使其陷入一種犯下嚴重錯誤的境地。」在哈斯與《經濟學人》的所謂「新戰略模糊」中,白宮幕僚所謂「戰略模糊未變」的說法其實沒有錯,只不過拜登日益強調美國對台灣的承諾。

這項承諾當然來自《台灣關係法》第二條的「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決定台灣前途之舉—包括使用經濟抵制及禁運手段在內,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和平安定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但美國將如何表達「嚴重關切」,這其實也是一項未曾說清楚的「戰略模糊」。但在拜登一年多來的詮釋與決斷之下,美國政府的可能反應正向更能嚇阻北京動武的方式靠攏,而這種做法確實也引發了北京的高度關注與譴責。

簡單說,習近平政府顯然未將拜登「願意防衛台灣」的說法單純當成一種「失言」,中國外交部才會頻頻反擊,除了一再重申「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甚至放話「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就連《環時》前總編輯胡錫進也認為「拜登在台灣問題上有點故意賣他的『老糊塗』,先說一些冒頭的話,再由白宮官員澄清美國對台政策不變」、「這成了拜登政府對華挑釁的一種方式」。無論拜登「糊塗失言」還是「精於算計」、或者華府究竟採取「戰略模糊」或「戰略清晰」,能讓北京知難而退、不敢進犯台灣,才是拜登言論的重點所在。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