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文:南斗文星高─自由的地方才能湧現奇才

2022-06-04 05:50

? 人氣

不過,我還是要再寫一個「不會再有」的人,就是我稱之為「左派文壇一代宗師」的羅孚先生。他是我晉身左派文壇的帶路人,是我的恩師,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網上搜尋「羅孚」,關於他的生平敘說,主要講他是資深報人,原《大公報》副總編輯、《新晚報》總編輯,著名的散文作家,特別提到他是「新派武俠小說」的催生者,發掘出金庸和梁羽生這兩大武俠小說名家。

羅孚自己說:「哪有這回事!……我不過適逢其會,盡一個編輯人約稿的責任而已。」

一個編輯人約稿也不簡單!羅孚在四十年代末隨《大公報》移居香港,於1950年10月創辦《新晚報》。《新晚報》面世,即以與眾不同的風格、新穎的專欄、引人入勝的文采而吸引無數讀者,在數十份報紙中脫穎而出,銷量直壓暢銷多時的《星島晚報》。副刊中許多專欄,都是我少年時追讀的文章,從中吸取不少寫作養份。

1954年,香港最熱門的新聞是白鶴拳陳克夫與太極拳吳公儀在澳門的擂台比武。羅孚抓住這時機,邀約報館中的寫手陳文統(梁羽生)寫連載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繼而是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上場。均大受讀者歡迎。所謂「適逢其會」就是社會熱門新聞的吳陳比武,不過羅孚能夠敏感掌握時機。

羅孚來港後,就被中共吸收為黨員,等於是黨營後《大公報》的黨委書記。他負有統戰香港文化人的任務。聯絡著名老作家包天笑、葉靈鳳、曹聚仁等。《文匯報》當時設「文藝週刊」,借調羅孚做主編,刊登著名作家的新作,也接受來稿。

我20歲時,不知天高地厚,向這個高水準的「文藝週刊」投稿,居然屢投屢被接納刊登。那時候,每逢週六,就急急打開《文匯報》,看自己的投稿有沒有刊出。而每獲刊登則不知心中有多高興!其後獲羅孚約見,又邀我參加一些文藝界聚會,我由此成為左翼文壇年輕的一員。

初識羅孚,只覺得他溫文爾雅,氣度非凡,又平易謙和。「文藝週刊」雖以刊登名家作品為主,但他以文章質素而不是以作家名氣取用稿件,則是我終生從事編輯工作的準則。這準則,使我其後放棄左派以「立場、觀點、方法」作為編輯原則的政治取向。

其後我辦《七十年代》,向羅先生邀稿,他也應承並寫了相當長時間。在他聯繫右派或中間派文化人的過程中,我也有過小角色。我們一起與胡菊人、戴天、亦舒、舒巷城等結識和交往。後來他與徐復觀先生往來密切,徐先生晚年文章中常提到的L先生就是羅孚。徐先生生前曾對我表示,他非常欣賞羅孚的人品、學問、文章,並說如果共產黨人都像羅孚那樣,中國就有救了。

但就在徐復觀先生去世後一個月的1982年5月1日,羅孚這個共產黨人,卻突然在北京被栽上「美國間諜」的罪名,判徒刑十年。若徐先生還活著,他會覺得中國還有救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