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在中國留下來的一切,既複雜又強大,既支撐權威也激發批判:《毛主義》選摘(2)

2022-04-22 05:10

? 人氣

朱文曾是電廠機組控制室的司爐,後來成為作家,而他正是輕蔑毛澤東時代的典型例子。他是文革時期出生的,一九六七年生於福建的山區,雙親都是教師,當時他們流亡到中國東南部的農村。一九八○年代,朱文考上南京的大學。當時毛式教育制度雖已進入尾聲,學生寫作文時,還是必須開篇就引用毛澤東的名言。他的小說諷刺後毛時代中國的政治、社會、文化的樣貌,筆下的主角幾乎都是態度傲慢、沒有道德意識的年輕男子,憐憫並嘲諷父母屈服於「政治統治」。那些主角要不是受到計畫經濟的折磨,就是逃離計畫經濟的奴役,包括集體宿舍、愚蠢的官僚、乏味的終身苦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陳小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帥之一陳毅的兒子,他親眼目睹了中國後毛時代的轉變。一九六六年,陳毅不幸成為外交部部長,因此受到外交部內紅衛兵的攻擊,因為他們認為他在全球舞台上對資產階級投降。雖然毛澤東與周恩來雙雙避免他遭到文革最極端的暴力,他仍遭到降職,並於一九七二年病逝。與此同時,陳小魯也加入紅衛兵,批鬥他的老師。約四十年後,這段令他良心不安的記憶促使他發表一封道歉信──此舉對紅衛兵世代來說相當罕見。加入外交部後,他參與了鄧小平時代早期的去毛化,並於一九八一年被派駐倫敦。「我們抵達英國後,這才意識到我們才是受苦的人。英國的生活水準比我們高得多。事情不像我們被告知的那樣,令我們大為震驚……那使我們冷靜地反思我們的社會與價值觀……我們不能像以前那樣繼續下去了。」

儘管如此,二○一六年,他指出,他覺得數十年的毛主義顛峰並非一無是處:

「人難免會犯錯,國家難免會犯錯……但沒有文化大革命的話,我們就不會有改革。俗話說物極必反。沒有文化大革命的話,中國會像蘇聯一樣。沒有改革的話,我們不會有現在的中國,不然我們怎麼可能趕上世界上最先進的地方呢?……沒有文化大革命的災難,沒有當時大家說的那些空話,我們就不會有共識,不會知道那是錯的。」

與此同時,毛澤東的革命外交政策就像蛻去的舊皮一樣,遭到遺棄,只留下國家利益,以及戰爭傷疤。中國轉向外交實用主義是始於一九七○年代的初期,當時毛澤東批准下屬與美國進行謹慎的和解,並修補中國與右派開發中國家之間的嫌隙。而此舉促成了一九七二年尼克森訪華的奇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樂隊為這名喜歡扣人「赤色分子」帽子(red-baiter)的美國總統演奏〈山腰上的家〉(Home, Home on the Range)。毛澤東死後,欣賞新加坡現代化模式的鄧小平與李光耀建立友好關係,而且他為了取悅這位新加坡總理,還告訴中國共產黨的長期附庸陳平,中國不再資助他在馬來西亞的長期革命戰爭。

陳平是東南亞最早反殖民叛亂的資深老將之一,在缺乏資金及國際盟友下,他最終與馬來西亞政府簽署了和平協定。年過八旬的阿成從馬來西亞和泰國邊境的叢林中走了出來,定居在一個指定的「和平村」。在那裡,他帶著無畏的革命精神,仍然致力展現「自力更生」的毛派精神──汲取橡膠樹的汁液、養豬、種菜。二○一三年陳平在曼谷病逝時,馬來西亞政府已兩度拒絕他返回馬來西亞的請求。他死後,馬國政府也禁止任何人把他的骨灰帶回家鄉。

《毛主義》立體書封(麥田)
《毛主義》立體書封(麥田)

*作者藍詩玲(Julia Lovell)是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的現代中國史教授,本文選自作者新著《毛主義:紅星照耀全世界,一部完整解讀毛澤東思想的全球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