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文:圍牆即將倒塌的柏林VS.像充滿消毒水味醫院的新加坡

2022-04-24 05:50

? 人氣

東德為防止人民逃往西柏林,在1961年建立一道著名的圍牆與西柏林相隔,時會發生東德守軍槍殺逃亡者事件。(作者提供)

東德為防止人民逃往西柏林,在1961年建立一道著名的圍牆與西柏林相隔,時會發生東德守軍槍殺逃亡者事件。(作者提供)

那幾年,是海峽兩岸都向開明之路邁進的時期。這種開明走向,也使敵意逐漸減少。

失敗者回憶錄117:在德國的訪問的感觸與認知

上世紀八十年代,儘管香港因九七問題社會一直存在隱憂,中國大陸和台灣卻是在朝著逐漸擴大人民權利的方向發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自從美麗島事件及大審、林家血案、陳文成案,特別是江南案之後,當局在內外壓力下,已開始走向民主自由開放之路了。1985年,蔣經國回答美國記者時說,不會考慮將來由蔣家人士繼位。1986年9月,民主進步黨突破黨禁宣佈組黨,蔣經國未強力鎮壓,回應說:「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1987年7月蔣經國解除戒嚴令,11月開放民眾往大陸探親。《九十年代》在這段期間,隨著台灣的開放,在台灣已有專為我們雜誌寫政治評論的作者,有特派記者緊貼台灣時局的報導。黨外也變成民進黨,在選舉中開始與國民黨分庭抗禮。

中國大陸方面,那些年在胡趙的寬鬆領導下,也有了較多的言論自由。1985年,胡耀邦委任朱厚澤任宣傳部長,他提出寬厚、寬容、寬鬆的「三寬論」方針,放寬對文藝界與學術界的限制。文學界揭露陰暗面的作品大量出現。其中尤以劉賓雁寫的為民呼號和批評黨傳統觀念的作品而備受觸目。1985年他寫的《第二種忠誠》,由於《九十年代》轉載而受到海外廣泛關注,並傳回大陸,掀起一陣「劉賓雁熱」。

台灣和大陸,對《九十年代》似乎也改變了態度。台灣在1983年批准了我們的兩個編輯訪台。在香港,也有同台灣當局有關係的人士與我接觸。大陸方面,因當年帶點私怨的廖承志已去世,駐港負責人許家屯主張對我們這類獨立而有影響力的媒體「團結爭取」,據聞在1987、88年趙紫陽搞政治改革時期,他的智囊曾經提過考慮批准《九十年代》再有限度地進口,儘管未成事已爆發民運。

那幾年,是海峽兩岸都向開明之路邁進的時期。這種開明走向,也使敵意逐漸減少。1978年中共提出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來取代原有「解放台灣」的口號,並提出「通航、通郵、通商」的三通,以及「經濟、文化、科技、體育交流」的四流政策。蔣經國對此的回應是「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 。但到1987年終於聽從民意開放了台灣民眾前往大陸。何時會開始官方往來乃至和平談判「統一」,亦成為當年海外輿論熱議的話題。

蔣經國晚年親自終結蔣家接班夢。(蔣經國紀念圖書館∕風傳媒翻攝)
前總統蔣經國。(蔣經國紀念圖書館∕風傳媒翻攝)

1986年10月,我應西德駐港總領事之邀,往德國訪問了十多日。當時的德國仍然分東德與西德。東德是蘇聯陣營的共產國家,西德是西方陣營的民主國家。在西德,我與其他國家的新聞工作者一起採訪當時進行的地方選舉,去了在東德領土內的柏林。當時的柏林一分為二,西柏林有美英法駐軍,東柏林有蘇聯駐軍。東德為防止人民逃往西柏林,在1961年建立一道著名的圍牆與西柏林相隔,時會發生東德守軍槍殺逃亡者事件。我以5美元的入境簽證費,進入東柏林一日遊。我關心中國大陸與台灣的分裂,因此也對分裂國家如南北韓、東西德的情況感關注。

和中共堅持「一個中國」並強迫國際社會接受「一個中國」不同,東西德都接受兩個德國,聯合國也接納兩個德國為會員國。東西德均按照國際外交關係的通則去處理兩德的通信、匯錢、人民往來等相涉問題。當時平均每年有150萬西德人前往東德,而東德則採取組團旅遊的性質,當年有12萬人去西德短期旅遊。人民來往的數量逐年增加。在東柏林大街上,固然看到與西德完全不同的共產國家的肅殺景象,但東德人看來卻安詳、善良,年輕人的舉止、打扮,都看出深受西方影響。

我問過西德一個年輕人,是否贊成統一,他反問我:「統一有什麼好處,不統一有什麼壞處?我不認同國家,我只認同人民,認同人權、正義、民主、自由……。」

現在許多人以為,東西德的統一,是由中國的六四和蘇聯的解體促成。實際上兩德統一在蘇聯解體之前,起動也在八九民運前。由於蘇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政策,放鬆了對東歐集團國家的控制。東德在1989年3月就放寬了邊境管制,從而直接引發了大規模的逃亡潮。大規模的交往了解,激發了東德公民要求民主、放寬對新聞限制的抗議浪潮。11月4日柏林爆發50萬人參與的大遊行,東德居民開始翻越柏林牆前往西德,當局沒有阻止,柏林牆形同虛設。12月東德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刪去了國家受工人階級及馬列主義政黨領導的條款。德國統一社會黨(即共產黨)召開特別大會,宣佈更名為民主社會主義黨,在德國實行多黨制。1990年3月,東德大選,基督教民主聯盟成為第一大黨,民主社會主義黨為第三大黨。1990年5月,兩德開始了統一進程。

從德國的分裂而致統一,是一個自由與極權和平競賽的過程。而首先是從尊重事實開始,從承認兩個國家的事實,再經過制度的競爭,最後是人民選擇了接受文明一方的統一。以強凌弱的統一,只會造成人民的受難和文明的崩解。

失敗者回憶錄118:在新加坡初識黃春明

引言:在離開新加坡的前一晚,在晚會後,快到午夜了,我們談興未盡,就集合在戴天房間中繼續聊天。講到台灣的鄉土文學,黃春明似乎不太贊同「鄉土文學」這說法,他覺得自己只是把對社會的感覺、想法用小說寫出來。

1987年5月底,我應新加波《聯合早報》的邀請,去參加金獅文藝營活動,香港同行的還有戴天,台灣就來了陳映真和黃春明,中國大陸原來打算邀請劉賓雁的,但1986年底發生反自由化運動,劉被鄧小平點名開除出黨,故無法前來,在新加坡見到的大陸作家是馮驥才和諶容。此外有來自美國的許達然,和馬來西亞的吳岸。金獅文藝營過去舉辦過兩次,都是一些知名的老作家。1986年《聯合早報》總編輯黎德源到香港找我,說這次想邀請中年的、關心社會並有批判意識的作家,想以此刺激新加坡寫作人對社會的關懷。我想到的是香港九七問題,不少人認為九七後最好的情況就是像新加坡,有法治,和近乎記名的選舉,有高效率和廉潔的官僚,但稍欠自由,如果香港將來能夠這樣,也算不錯了。所以,我真想看看究竟新加坡是怎樣的社會,是否真的想引入批判性的文化思維。

新加坡文藝營後,與黃春明、陳映真在馬來西亞。(作者提供)
新加坡文藝營後,與黃春明、陳映真在馬來西亞。(作者提供)

陳映真和黃春明,我早聞其名,也讀過不少他們的小說。諶容的《人到中年》也讀過,馮驥才則比較陌生。過去兩岸三地的無論什麼會,與會者多少有些立場上的隔閡。不過這次我們幾個人倒是相處得很融洽。大家都是直呼其名,沒有加「先生」之類的尊稱,馮驥才因身高近二米,我們就叫他「大個子」。

在新加坡我們享受貴賓式接待,安排的演講、評審作品等活動,也坐滿聽眾和熱烈掌聲,使我們覺得深受重視,而且計劃周詳,顯見高水平的管理。

新交的作家朋友,以黃春明談話最有趣,他隨口講出來的都是故事。比如講到鄉土認同,就說家鄉有一條河,下游叫「後壁溝」,上游叫「前頭溝」,那裡的孩子早上起來到河邊脫了褲子大便,於是那裡的人就把這河叫「對屁股溝」。他說如果一個人在離開了家鄉還時時想到「對屁股溝」,那麼他一定是有鄉土認同的人。

我與黃春明一見如故,以後我們又有多次交往互動。

大個子馮驥才的敏感無處不在。比如有一次是副總理來致辭,講完大家鼓掌,掌聲停下來後,司儀就說,「讓我們再一次鼓掌感謝王副總理的語重心長的講話」。大個子就嘀咕著說,這太像大陸的演講了,第一次鼓掌是自發的,第二次就有點被迫啦!他又對我們這一邊的作家之間無拘束相談,語言生動、坦誠。他沒有說的是另一邊,因為金獅營的另一邊是中港台的出版界人士,有大陸出版總署和香港三中商的官方代表。

在離開新加坡的前一晚,在晚會後,快到午夜了,我們談興未盡,就集合在戴天房間中繼續聊天。講到台灣的鄉土文學,黃春明似乎不太贊同「鄉土文學」這說法,他覺得自己只是把對社會的感覺、想法用小說寫出來。日治時代,台灣的本土文學都是用日文寫的,光復後,本地作家在漢文字上的掌握還不行,於是有大陸來的文人寫的「軍中文學」「克難文學」,到六十年代初,西方現代文學對台灣作橫的移植,才有本土作家的漢語文學作品。

大個子幾天來雖然善談,但臉上好像總帶著苦苦的神情。那天晚上他講話最多,他說社會文化一旦形成就會成為一種模式,進入人的心裡,發展成一種社會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是不可逆的,無論怎麼批判都拂之不去。比如文革的「語錄狂熱」和「像章狂熱」,都有民族文化的心理因素,又經文革而加強。既不可逆,就會有另一形式的領袖崇拜復活。他說,他接下去寫的會是《一百個人的十年》,這「十年」就是文革的十年。他說那時候他寫了些絕不能發表甚而被人知道的文章,不知道應該收藏在什麼地方,好像不管藏在哪裡都不安全,都容易被搜到。我想他在文革中的遭遇,一定有非常難以忘懷的苦楚。

在新加坡幾天,當地發生了大逮捕事件,一些對執政的人民行動黨提出批評的人,被逮捕了。報紙每天都做頭條,但包括總理李光耀和主教的記者會,都認為不應懷疑對這些叛亂分子的指控,而所有媒體都沒有不同聲音。另一奇怪現象是,每天早上出版的《聯合早報》和英文《海峽時報》都在前一天晚上九點先出第一版,那是提供給官員看的版本。官員看了若有不滿,可以立即提出來,報紙在次日早上正式出版就會「改正」。所有這些事,在新加坡已經成為日常,新加坡人也視為正常。

黎德源先生邀請我們這些華文作家來訪,想推動新加坡寫作者的社會批判意識,用心很好,但別說政治上是否有包容的空間,甚而新加坡人可能還覺得惹麻煩,不需要呢。

離開新加坡前兩天,有當地記者問我對新加坡的印象。我說,感謝主辦單位招待,計劃周詳,執行很好,至於印象嘛,我覺得新加坡像一間管理良好的醫院,有很多花,很有秩序,醫護人員專業,也有很重的消毒藥水味。

這個談話當然沒有刊登出來。因為除非有病,再好的醫院也不會有人想住。

*作者為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