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繼周觀點:喜劇演員VS.1.5個博士─台灣和烏克蘭的致命共同點

2022-03-04 06:30

? 人氣

在中國的歷史上,對於一個沒有根基卻被抬出來當領袖的人,我們稱之為「弱主」,他或許具有血統的正當性甚或道德的光環,但是實權則掌握在外戚、宦官或是權臣所形成的抬轎集團手中。毫無從政經驗或是政壇人脈的哲連斯基當上了烏克蘭總統,他所能依賴的,不意外地也就是一群新的權貴和外國專家,這些人各自從本身的短期利益出發,告訴這位素人總統你該做這做那(例如制定歧視俄語族裔的撕裂政策)。如今事情搞砸了,歐美國家紛紛撤走顧問,百分之九十的烏克蘭有錢人也都逃離家園,只留下這位光桿總統誓言和人民抵抗到底,承受戰爭帶來的毀壞與蹂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再把鏡頭拉遠一點來看的話,我認為,「弱主」這個概念也能夠解釋為什麼今天民主制度會在全世界範圍內節節敗退。例子要從美國開始說起。

在2016年美國總統和國會大選中,民主、共和兩黨估計總共花了65億美元競選經費。到了2020年,這個數字激增到140億美元(約4千億台幣)。在2021年1月5日舉行的喬治亞州參議員選舉,四位候選人的總花費是8.3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些政治獻金是那裡來的?當然不會是平民老百姓,而是資本家、大企業、軍火商。這些人把自己中意的候選人送進國會,以便於制定出種種減稅、補助和優惠法案,甚至影響到國防和外交政策(例如,把昂貴的先進飛彈賣給烏克蘭)。沒有政治獻金支持的候選人則不可能當選,因為從競選團隊的薪資到媒體曝光都要花很多錢(別忘了,媒體的擁有者也是財團)。這些依靠政治獻金當選的總統、州長或是議員能夠擁有自己的獨立意志嗎?不太可能——他們無法違抗金主的旨意。

在台灣,想選上一席立委至少要花上一億元,但是選上之後你就能決定龐大的國家預算要怎麼花。特別是當你擁有國會多數的話,就可以支配像是8800億這種等級的國家資源,而且連個像樣的企劃書都不必寫,事後也不必追究花到那裡去。我想,「收買政客」應該是一種報酬率最高的投資活動了——為什麼「居住正義」這種選舉口號永遠無法實現?因為政客永遠不可能傷害自己金主,也就是財團、地主、建商的的利益。此外,政治獻金也能夠解釋大部分政策髮夾彎是怎麼來的 - 因為公眾利益總是敵不過財團利益。(請參考《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這套書,目前己經出版了七巨冊)

《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這套書,目前己經出版了七巨冊。(作者提供)
《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這套書,目前己經出版了七巨冊。(作者提供)

許多公職或民代候選人對於享受財團支甚至持抱著沾沾自喜的態度,例如某位曾經參選台北市長的國民黨候選人就號稱是「募款王」。我曾經好多次在網路論壇留言,分別質問藍綠兩黨——

問國民黨有關馬英九的誠信:(1)馬英九從北市府帶到中央的心腹李述德因大巨蛋案被求刑10年,馬英九對下屬的犯罪是知情還是不知情?(2)為什麼魏應充是馬英九後援會長?(3)為什麼郭台銘要捐7千萬給馬英九基金會?(4)國民黨有沒有徹底檢討過為什麼會讓人民失望而失去政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