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在樸觀點:拉什頓種族禁忌法則與輿論暴力

2022-02-27 05:45

? 人氣

拉什頓拒絕相信種族優越感,有一次一個黑人女學生在校園裡堵住他,責問他你不是說我們黑人什麼都不行嗎?那你看我呢?拉什頓並沒有生氣,他向她解釋道「我們必須意識到所有族群中的每一個都是完美地、完美地適應了他們自己的祖先環境」,「我講的差異是平均現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拉什頓的種族差異理論和研究成果觸犯了美國「白人優越」的天條,無論是「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左右兩翼均以「種族主義」為名反對和霸凌拉什頓,他雖是終身教授但學校當局竟違法限制他上課,他所在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其總檢察長伊恩斯科特竟然宣佈拉什頓「雖未犯罪,但理論瘋狂」公開威脅他的人身安全。更為不可理解的是在他逝世8年後的2020年心理學重要刊物《Psychological Reports》對他1990年和1991年的兩篇有關大腦容量的論文撤稿,理由是「不道德、有科學缺陷及基於種族主義思想」。

然而正派學者的評價完全相反,如哈佛生物學家威爾遜 E. O. Wilson。威爾遜說「拉什頓是一個誠實的研究人員,他的基本推理是堅實的,在邏輯上是合理的」。威爾遜特別提到「在這個國家(美國)的激烈局勢中當涉及種族差異時需要製定特殊的保障措施和公約」。

1990年戈德溫(Mike Godwin)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網路上庸長無聊的對話可以戛然而止,只要在對話中扯到希特勒。例如甲說:「張三的執政改善了經濟狀況,所以張三是個好內閣長官」,當乙想用更多的理由反對甲的見解,如果丙突然說「改善經濟算什麼,希特勒也改善經濟呀!」,全部對話戛然而止,戈德溫說這是反納粹類比規則,現在更多的人稱此現象為「戈德溫法則 Godwin’s Law」。

在日常生活中種族話題斗然而來,如果在美國談到拉什頓,那麼類戈德溫法則的現象必然出現,即一切談話戛然而止,此可謂「拉什頓種族禁忌法則」。不幸的拉什頓在飽受委屈中因癌症辭世,許多忠於學術真誠的美國心理學家稱讚拉什頓為伽利略式的人物,為了真理不惜與一切惡勢力鬥爭。

台灣雖然沒有拉什頓種族禁忌現象,但為了政治正確卻出現許多「輿論暴力」(Violence of public opinion),這個概念比實質暴力更有威脅。所謂輿論暴力有三個因素:某個看不見的主體、另一個受影響的客體和一個動作,暴力的承載工具是操作政治正確的御用媒體和網軍的「認知」,客體是他者,動作是作為認知口號的短語,諸如「愛台灣」,「抗中親美」等等。

為了紀念拉什頓的伽利略精神,我們衷心希望在一個乾淨的思考空間,沒有任何禁忌的空間,重新檢討「中國」和「中國人」的族群優勢和競爭策略,反對美國至上和白人優勢的輿論暴力。

*作者陶在樸、李華夏、承立平三人均為中華經濟研究院前研究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