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公物卻獲判無罪!英國面對奴隸貿易醜陋歷史,引發巨大爭議

2022-01-09 12:00

? 人氣

2020年6月7日,英國布里斯托「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抗議活動,抗議者將奴隸貿易商柯斯頓(Edward Colston)雕像推入河中。(AP)

2020年6月7日,英國布里斯托「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抗議活動,抗議者將奴隸貿易商柯斯頓(Edward Colston)雕像推入河中。(AP)

打砸公物是否有罪?但如果這件公物是曾經販賣奴隸的慈善家雕像是否就無罪?英國一個陪審團最新作出的裁決轟動社會,引起巨大爭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0年6月7日,在英國布里斯托「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抗議活動中,抗議者將奴隸貿易商人柯斯頓(Edward Colston)的雕像推倒後推入河中。

四個青年人此後被控損壞公物,但本周英國一個陪審團裁定他們無罪。

在法庭上為四名被告作辯護證詞的歷史學者歐路索加教授(David Olusoga) 表示,這一裁決是英國面對歷史的「里程碑」。

他說,真正的犯罪是一個大屠殺兇手的雕像竟然被允許屹立了125年。

布里斯托法庭外,四名被告得知裁決結果後
PA Media 四名被告被陪審團裁定無罪後歡呼雀躍。

法律與歷史

但本案法官擔心,辯護大律師們所使用的語言給陪審團成員帶來太大的壓力。

御用大律師布萊爾(Peter Blair QC)對一名被告的代表律師沃克爾(Liam Walker)的講話提出批評。

在結案陳詞中,沃克爾向陪審團成員說,他們的決定將「在全世界引起迴響」,並促請陪審團「站在正確歷史這一邊」。

其他大律師提到,在喬治·弗洛伊德被美國警察殺死後,推翻柯斯頓雕像成為世界各地反種族主義抗議浪潮的一個開創性時刻。

支持被告的歐路索加教授在法庭上提供專家證詞,講述販賣奴隸的歷史。他在布里斯托法庭審判之後向BBC表示:「這是一個英國陪審團最後得出的結論,那就是,真正的犯罪是允許一個曾犯下大屠殺罪行的兇手的雕像屹立了125年,而2020年夏天這座雕像被推翻並不是犯罪。」

「這是意義非凡的一個裁定。這個國家正處於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旅程,承認所有我們歷史中好的和壞的一面。我認為這是這個艱難、曲折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

法律與正義

但是有人批評認為,這樣的裁決為今後試圖推倒其他歷史人物雕像的行為開了一個先例。

歷史學者大衛·歐路索加教授
BBC/Twenty Twenty/Mark Bourdillon 歷史學者歐路索加教授說,300年來,柯斯頓被譽為慈善家,但他在販賣奴隸交易中的作用卻從歷史中抹去了。

曾經擔任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助手、現任歷史基金會撒切爾自由中心主任的尼爾·賈爾迪納(Nile Gardiner)向《每日電訊報》表示:「這樣一個裁決的結果是,暴徒將想方設法推翻全國各地的雕像,這給暴徒們開了綠燈。」

還有人認為,這樣的裁決並不是基於法律,而是基於情感,可能會有人為反對種族主義或拯救地球等各種「正義事業」而訴諸暴力犯罪。

布里斯托市第一位黑人市長利斯(Marvin Rees)對這一裁決感到「驚訝」,但是對柯斯頓雕像被推翻感到「高興」。他說,將柯斯頓從布里斯托除名只是反抗種族主義的很小一部分。

「名字可以拿掉但實質卻不會變。真正要做的是建造人們住得起的房子,解決教育和醫療中的不平等,查實弱勢群體在就業過程中的障礙以及城市關鍵領域中他們缺乏代表性。」

「這才是很多此類活動人士宣稱他們所反對的種族不平等的根本原因,」他說。

歷史爭議人物柯斯頓

愛德華·柯斯頓1636年出生於布里斯托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雖然他在倫敦生活了很多年,但始終與布里斯托有密切的聯繫。

1672年,他在倫敦建起了自己的公司,從事奴隸、布匹、葡萄酒和糖的貿易。

科爾斯頓雕像被扔進河中
PA Media 2020年6月7日柯斯頓雕像被扔進河中。

柯斯頓財富中有很大一部分直接或間接來自於奴隸貿易。

1680年,他成為皇家非洲公司(Royal African Company)的官員,該公司壟斷了當時在英國的奴隸貿易。

他曾向布里斯托的多家教堂和醫院捐款,還建立了兩個救濟院和一所學校。

柯斯頓還曾短期擔任過市議員。柯斯頓在布里斯托留下了許多印記,作為一個為家鄉做過貢獻的慈善家,有以他命名的街道、學校和場所。

1895年布里斯托還豎立起柯斯頓雕像,雕像所在的街道也以他的名字來命名。但圍繞柯斯頓的爭議也一直存在,過去30年中一直有人請願要求移除他的雕像。

柯斯頓雕像被抗議人士推入河中的行動,在布里斯托乃至英國都引發了熱烈的討論:英國應該如何看待歷史、如何看待歷史人物。

陪審團制度「釋放社會壓力」

本案最引人關注之處在於,這樣的裁決是陪審團作出的,因此很多法律界人士認為,它或許並不足以成為一個先例。

在案件審議過程中,辯護律師們從雕像本身是否觸犯法律、雕像本身是否不雅以及被告的基本人權三個方面作出辯護。

陪審團作出無罪裁定後,法律專家、英國人權大律師瓦格納(Adam Wagner)在推特上表示,「這是一個不尋常的結果,但這樣的檢控也總是會有陪審團不定罪的風險。」

「這也正是陪審團有時會做的工作,像閥門一樣釋放社會壓力。」

「這並不構成法律先例,因為這是陪審團的決定,而且是基於案件本身的特殊事實,今後任何破壞公物的人都無從知道陪審團究竟會定罪還是裁定無罪。」

「法律還是法律,過去和現在沒有不同。」

對裁決結果,英國政府官員、議會領袖和警方都表示尊重。

交通大臣沙皮斯(Grant Shapps)說,英國不是「可以接受損害公物的國家。要想有所改變,必須通過選舉投票,或者向區政府請願來達成。你不能靠走上街頭造成刑事破壞來做到。」

而下議院領袖利斯-莫格(Jacob Rees-Mogg)則讚頌英國的陪審團制度說:「陪審團制度是我們國家一個最偉大之處。陪審團必須有自由根據擺在他們面前的事實對某個案件作出自己的決定。「

陪審團制度是英國司法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陪審團出庭審理的案件,由12名普通公民組成的陪審團從頭到尾出庭聆聽控辯雙方所呈現案情、證詞和證據,最後做出被告有罪還是無罪的裁決,然後由法官做出量刑判決。

布里斯托這樁在英國引起巨大爭議的案件,至此似乎已經告一段落。不過,英國檢察總長布雷維曼(Suella Braverman)周五(1月7日)表示,有可能將此案呈交到上訴法庭,因為這樣的裁決雖然「是對自由的重要維護,但結果造成了困擾」。

她希望上訴庭的資深法官們「有機會為今後的案件對法律加以澄清說明」,但最後並不會影響本次的無罪裁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