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宋到明—被挪用的「中華」:《何謂中華何謂漢》選摘(1)

2021-12-29 05:10

? 人氣

《元史》也是幾乎都使用中國,中華只有兩處用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太祖第二室,奏《武成之曲》:無射宮

天扶昌運,混一中華。爰有真人,奮起龍沙。祭天開宇,亙海為家。肇修禋祀,萬世無涯。(志第二十,禮樂三.宗廟樂章) 

二、 今倡亂者止數人,顧乃盡坐中華之民為畔逆,豈足以服人心。(列傳第二十六,朵爾直班) 第一例禮樂志的宗廟儀禮音樂中,出現隋時為統一多民族而提倡的「混一中華」語句,相當值得玩味

第二例是元朝末期,愛好蒐集中華文物的文宗時代;當時河南有人叛亂,元的高官主張是否該把中華之民,全都當成是叛逆者?這裡所謂「中華之民」,指的是在元人、色目人、漢(北) 人、南人四種區別的身分制度中,位在最底層的南人。至於第三階的漢人,其實是華北胡漢混雜的居民。從這種文脈來思考,禮樂志的「中華」應該也是「征服中華、混一全土」之意,所以把中華和元朝視為不同的存在,或許比較妥當。

只是,唐所無法直接掌控的地區陸續被蒙古侵攻吞滅,變成元帝國的領土。最初是西夏,在一二二七年被成吉思汗所滅,接著是西藏在一二四○左右、大理在一二五四年左右滅亡。就「擴大的中華」這點來說,騎馬民族蒙古獲得了迄今為止不曾有過的廣大領域,可視為擴大中華的第四階段。

然而,蒙古除了元帝國之外,還樹立了四個汗國。對席捲歐亞、建立世界帝國的蒙古來說, 他們並不需要「中華」這樣的統合與國家概念。

接著是《明史》。清朝建國之初,首任皇帝世祖順治帝在順治二年(一六四五)便設立了明史館,但中途曾數度半途而廢,到了第三任皇帝世宗雍正帝十三年(一七三五)才終於完成;換言之,它編纂的時間花費了將近九十年。《廿二史劄記》的作者趙翼說《宋史》「繁蕪」、《元史》「草率」,對它們的評價都很糟,唯獨對《明史》卻說「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對之評價甚高。

明的國土和元朝相比,雖然欠缺了蒙古草原與西藏,不過仍然保住了黃河與長江流域。儘管如此,和史上擴張最廣的「元的中華」相比,明的中華仍是縮小的中華。

夾在元與清兩個異民族的縫隙間,苦於北虜南倭(蒙古與倭寇)的明代,對於「中國」的用例一共有兩百七十四例;另一方面,明代「中華」的用例也有十四項、十六例,在二十四史中僅次於《清史稿》。足以表現時代特徵的用例有三項,全都是儀禮用的詩句,以下原文轉錄: 

一、 洪武三年定宴饗樂章。

    一奏《起臨濠之曲》,名《飛龍引》:千載中華生聖主,王氣成龍虎。提劍起淮西,將勇師雄,百戰收強虜。(志三十九,樂三.樂章二,洪武三年定宴饗樂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