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宋到明—被挪用的「中華」:《何謂中華何謂漢》選摘(1)

2021-12-29 05:10

? 人氣

中華概念由唐太宗確立。(取自故宮官網)

中華概念由唐太宗確立。(取自故宮官網)

就唐太宗確立「中華」概念之後直至現今,究竟有那些事物被繼承下來、又有那些沒被繼承下來,我想從唐以降正史裡出現的用例次數,來看各王朝的「中華」概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令人深感興味的是,除了元朝以外,「中華」的用例隨時代而俱增。它的內容是怎樣呢? 

首先是《舊五代史》(北宋.薛居正撰)。在這裡有四例: 

一、 先是,党項諸蕃凡將到馬,無駑良並云上進,國家雖約其價以給之,及計其館穀錫賚,所費不可勝紀。計司以為耗蠹中華,遂止之。(唐書.明宗紀) 

二、 契丹數年來最強盛,侵伐鄰國,吞滅諸蕃......山後之名藩大郡,盡入封疆;中華之精甲利兵,悉歸廬帳。(晉書.列傳四,桑維翰) 

三、 累經難而獲多福,曾陷蕃而歸中華,非人之謀,是天之祐。六合之內有幸者......(周書.列傳六,馮道) 

四、 次曰元帥太子,即德光也;幼曰阿安端君。德光本名耀窟濟,後慕中華文字,遂改焉。(外國列傳一.契丹) 

第一例明宗本紀記載的,是皇帝決定與党項諸蕃之間進行馬匹交易的來龍去脈;第二例桑維翰傳記載的,是和攻勢日益增強的契丹之間爭鬥的相關記錄;第三例是馮道所著的「長樂老自敘」當中的一節。最後一例的契丹傳,則是契丹王族改成中國風名字的經過。

這四例都和塞外的異民族有關,其中三例確實是五代的記錄;用例雖少,但看得出繼承了「太宗的中華」。因為當時是各地諸侯林立、興亡此起彼落的亂世,所以「中華」並不包含領域的意義,而是大略指涉「我國」的意思。

此外,關於五代還有宋朝歐陽修撰寫的《新五代史》。這是編纂《新唐書》的歐陽修所私撰,原本的名稱是「五代私記」,之後在清朝乾隆皇帝時代被納入正史,於是改成現在的名字。在這當中沒有任何「中華」的用例。

接著是宋代。西元九六○年,宋太祖趙匡胤結束了半世紀的五代十國混亂,建立(北)宋,是個以黃河畔的開封府(汴京)為首都的小國家,也是久違的漢人王朝。

宋朝北鄰契丹族的遼、東接高麗、西鄰吐蕃(藏族)、西夏(党項族)、南接雲南的大理王國(白蠻,屬藏緬語族,現在的白族),可以說是四面被騎馬遊牧民族國家所包圍。遼的壓倒性軍事力,不久後便讓北宋落居下風。接著,女真族的金從遼北面南下、滅亡遼國,而金又被蒙古族(元)所滅;這些騎馬民族橫行無忌、盛極一時,讓人不禁有種動亂時代將至的預感。

記載北宋、南宋合計三百二十年王朝歷史的是《宋史》。這是奉元朝末代皇帝—第十一任皇帝順帝命令,編纂遼、宋、金三代正史的脫脫(托克托)所撰。這部書只用了兩年半的短時間就完成,但這是有其背景的。當時的官員因為認為「國可滅,史不可滅」(趙翼《廿二史劄記》卷二十三),所以把原本位在南宋首都臨安府(浙江省杭州市)的史館記錄,轉移到首都大都(今北京)的國史院;在那裡,從元世祖忽必烈的時代開始,就有侍奉元朝的宋朝舊臣,在編纂這三個朝代的國史。故此,《宋史》與其說是蒙古族,不如說是經由漢人官員之手編纂而成。

《宋史》中,「中國」這個用例壓倒性的多,至於「中華」則有六例: 

一、 繼和面奏曰:「平涼舊地,山川阻險,旁扼夷落,為中華襟帶,城之為便。」太宗乃許焉。(列傳第十六,李繼隆) 

二、 燾笑答曰:「尊中華,事大國,禮一也,特以罕至有加爾。朝廷與遼國通好久,豈復於此較厚薄哉 !」(列傳第八十七,李安燾) 

三、 曾不思宗廟則草莽湮之,陵闕則畚鍤驚之,堂堂中華戎馬生之,潛善、伯彥所以誤陛下、陷陵廟、蹙土宇、喪生靈者,可勝罪乎 !(列傳第一九四.儒林五,胡安國) 

四、 太母(皇太后),天下之母,其縱釋乃在金人,此中華之大辱,臣子所不忍言也。(同上) 

五、徽(文王)又自言嘗夢至中華,作詩紀其事。(列傳第二四六.外國三,高麗) 

六、妄以下根之卑,適詣中華之盛。(列傳第二五○.外國三,日本國)

第一例是十世紀下半葉第二任皇帝太宗時,武將上奏提議增強西域軍備。第三任皇帝真宗時,北宋已經失去了建國時的霸氣。他們和入侵的契丹族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以支付歲幣給遼的方式換取和睦,換言之就是用錢買和平。以後,兩國以對等的國交相互往來,是一段意氣消沉的時代。

第二例是第六任皇帝神宗時代,負責編修起居注的官員李安燾出使高麗宮廷時的發言。這個中華是宋的自稱。

第三、四例是南宋時代,家臣對首任皇帝高宗痛切的忠言。稍早之前的一一二六年,金國攻陷宋的首都開封,將徽欽二帝與皇后俘虜到北方,這就是所謂的靖康之變。金是以漠北上京會寧府(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近郊)為都的騎馬遊牧民族國家。結果北宋滅亡,殘存部隊擁戴高宗逃往南方的杭州(臨安府),是為南宋;這兩個用例就是發生在這時候。從這段話裡,可以窺見宋朝失去首都、連太母亦即高宗之母(徽宗皇后)的歸還,都得看金國臉色的悲慘狀況。

第五例是憧憬中華的高麗文王的話。

第六例是太宗時代渡海的日本僧侶然謁見太宗,蒙太宗下賜大藏經時,表達謝意的禮敬之文。

這六例都是對外關係,其中五例是上表或皇帝使節的報告,可以看成是宋的官方態度。從這些用例可以看出,宋也隱約繼承了「太宗的中華」形象。

北魏孝文帝、唐太宗時代持續擴大的「中華」,在這時期變成了「縮小的中華」。周圍被騎馬民族國家環繞的北宋,只能在長城以內竭力維持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南宋(首都杭州)被取代遼的金(女真族)趕出中原,情況更慘,只能維持住長江流域,和東晉差不多程度的國土。

消滅宋的騎馬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國家—元朝,情況又是如何呢? 

《元史》是明朝宋濂在首任皇帝洪武帝的時代編纂而成。說到底,元本來就沒有起居注制度,記錄參差不齊,再加上這本書又只用了一年半的短期間來編纂,因此做為史書的評價並不好。為了補足它的不夠齊全,在二十世紀的民國時代,有人編纂了一本《新元史》。

《元史》也是幾乎都使用中國,中華只有兩處用例: 

一、太祖第二室,奏《武成之曲》:無射宮

天扶昌運,混一中華。爰有真人,奮起龍沙。祭天開宇,亙海為家。肇修禋祀,萬世無涯。(志第二十,禮樂三.宗廟樂章) 

二、 今倡亂者止數人,顧乃盡坐中華之民為畔逆,豈足以服人心。(列傳第二十六,朵爾直班) 第一例禮樂志的宗廟儀禮音樂中,出現隋時為統一多民族而提倡的「混一中華」語句,相當值得玩味

第二例是元朝末期,愛好蒐集中華文物的文宗時代;當時河南有人叛亂,元的高官主張是否該把中華之民,全都當成是叛逆者?這裡所謂「中華之民」,指的是在元人、色目人、漢(北) 人、南人四種區別的身分制度中,位在最底層的南人。至於第三階的漢人,其實是華北胡漢混雜的居民。從這種文脈來思考,禮樂志的「中華」應該也是「征服中華、混一全土」之意,所以把中華和元朝視為不同的存在,或許比較妥當。

只是,唐所無法直接掌控的地區陸續被蒙古侵攻吞滅,變成元帝國的領土。最初是西夏,在一二二七年被成吉思汗所滅,接著是西藏在一二四○左右、大理在一二五四年左右滅亡。就「擴大的中華」這點來說,騎馬民族蒙古獲得了迄今為止不曾有過的廣大領域,可視為擴大中華的第四階段。

然而,蒙古除了元帝國之外,還樹立了四個汗國。對席捲歐亞、建立世界帝國的蒙古來說, 他們並不需要「中華」這樣的統合與國家概念。

接著是《明史》。清朝建國之初,首任皇帝世祖順治帝在順治二年(一六四五)便設立了明史館,但中途曾數度半途而廢,到了第三任皇帝世宗雍正帝十三年(一七三五)才終於完成;換言之,它編纂的時間花費了將近九十年。《廿二史劄記》的作者趙翼說《宋史》「繁蕪」、《元史》「草率」,對它們的評價都很糟,唯獨對《明史》卻說「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對之評價甚高。

明的國土和元朝相比,雖然欠缺了蒙古草原與西藏,不過仍然保住了黃河與長江流域。儘管如此,和史上擴張最廣的「元的中華」相比,明的中華仍是縮小的中華。

夾在元與清兩個異民族的縫隙間,苦於北虜南倭(蒙古與倭寇)的明代,對於「中國」的用例一共有兩百七十四例;另一方面,明代「中華」的用例也有十四項、十六例,在二十四史中僅次於《清史稿》。足以表現時代特徵的用例有三項,全都是儀禮用的詩句,以下原文轉錄: 

一、 洪武三年定宴饗樂章。

    一奏《起臨濠之曲》,名《飛龍引》:千載中華生聖主,王氣成龍虎。提劍起淮西,將勇師雄,百戰收強虜。(志三十九,樂三.樂章二,洪武三年定宴饗樂章) 

二、 民通和,樂太平。贊東宮仁孝賢明,秉鈞衡端正,順乾坤泰亨,坐中華萬世昌寧。(同上,永樂間定東宮宴饗樂章) 

三、 朝會大樂九奏歌工:中華一統巾,紅羅生色大袖衫,畫黃鶯、鸚鵡花樣,紅生絹襯衫,錦領,杏紅絹裙,白絹大口褲,青絲絳,白絹襪,茶褐鞋。(志四十三,輿服三) 

首任洪武帝與二任永樂帝的宮廷儀禮音樂中,可以看見兩例「中華」,分別是「千載中華生聖主」,以及「坐中華萬世昌寧」;「輿服志」一文則是朝會時演奏的詩曲,歌詠的是「中華就像一塊布一樣統一......」。其他則全都是有關外國的情報。不過有以下這個用例: 

有捕倭寇數十人至京者......中華人被掠者,亦令送還。(列傳第兩百十,外國三,日本) 日本傳中的詔書說,「中華人被掠者,亦令送還」,這點相當值得矚目。或許是仿效「中國人」的用例,但運用「中華」的合成語,在這裡是頭一次出現。

剩下的十三例全都是在列傳中,與外國或西域有關的記述,在此省略其引用。當中,外國有日本、呂宋、爪哇、和蘭、柯枝、忽魯謨斯、比剌、意大里亞八國,西域傳則有撒馬兒罕、別失八里。除了荷蘭、義大利以外,以呂宋(菲律賓)、爪哇(印尼)為首,柯枝(現印度柯欽)、忽魯謨斯(伊朗荷姆茲海峽的港口城市),比剌(非洲東岸索馬利亞摩加迪休附近的港口城鎮),都是永樂帝時代,鄭和大船團曾經造訪的地方。別失八里是突厥語「五城」之意,是位在新疆吉木薩爾的北庭故城(破城子)。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明朝無視於元朝的「中華」,再次在對外關係上,讓「太宗的中華」復甦起來。洪武、永樂帝的禮樂,以及輿服志的「中華」,都和唐太宗「大唐雅樂.凱安」的「中華」,處在同一個思想脈絡下。

《何謂中華何謂漢?》書封。(八旗文化)
何謂中華何謂漢》書封。(八旗文化)

*作者後藤多聞(ごとう たもん),歷任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客座教授、綜合地球環境學研究所客座教授、平山郁夫絲路美術館理事。本文選自作者著作《何謂中華、何謂漢:追逐彩虹的草原男兒》(八旗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