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無反省亦無方略的柯遠芬,令人搖頭三嘆:《228消失的政黨》選摘(2)

2021-11-20 05:10

? 人氣

1947年二二八事件,公賣局台北分局(位於今重慶南路)前圍著大批抗議的民眾。(圖/wikimedia commons)

1947年二二八事件,公賣局台北分局(位於今重慶南路)前圍著大批抗議的民眾。(圖/wikimedia commons)

民眾協會雖架起「協助政府」的橋梁,但就蔣渭川所述,他們與長官陳儀的溝通是充滿挫折的,要見陳儀見不到,以書面建言也沒有任何回覆,興革意見總是石沉大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協會的成立,負載著人民的殷殷期待,求撞無聲下,可有突破點?一九四六年二月中央派特使李文範來台宣慰,這讓民眾協會及島內異議人士看到發聲的契機。

首先是《人民導報》及《民報》,皆刊載了二月七日下午三點半,台北各界將在第一劇場舉辦李文範特使「歡迎會」。

這個「台北各界」是誰?

代表致歡迎詞的是張邦傑、致謝詞的是張晴川,由黃朝琴、陳炘、顏欽賢、蔣渭川等十餘人擔任主席團。 張邦傑是民眾協會的主任委員,張晴川、蔣渭川皆是協會要角,且提供場地的第一劇場,董事長就是張晴川。所以這場歡迎會,或說民意表達大會,背後可看出其實是由民眾協會運作的。而蔣渭川亦在回憶錄中證實,是由協會主催李文範宣慰使的歡迎會。

這一號召,兩千多名群眾參加,也邀市長黃朝琴蒞臨致詞。隔日《民報》報導這場大會中:「參會者陳述疾苦」。

李宣慰使致詞後,有一聽眾登台對李宣慰使呈交陳情書,其演講中,會場頗呈緊張,對宣慰使報告現下生活之窮苦。米價一斤飛漲十三元而買不得之情形,宣慰使由通譯一一聽取。

在這種行禮如儀的會場,能登台的,通常是已安排好的貴賓演講,台下民眾只有鼓掌的份,充其量是演說者若說出人民心聲,便報以如雷掌聲。此次突有民眾登台演講,既然有陳情書,自然是事前便有所準備。主催的民眾協會,應是希望李文範能聽見庶民的心聲,突破民意無法上達的困境。在大官面前上台陳情,應該是首遭,果然「會場頗呈緊張」,而《人民導報》也在隔日的社論中,提及此一「事件」:

在昨天第一劇場的歡迎會上,聽說有一部分到會市民竟對李宣慰使提出米的要求,其情可憫,問題實在是〔米價飆漲〕演變得相當嚴重,我們希望政府速採取有效辦法,防止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這個「歡迎會」上的插曲,顯然有效,也讓媒體有機會借題發揮。而這股在台灣壓抑許久的不滿,隔日媒體一一接棒,不管是《民報》或《人民導報》的社論,標題皆為「歡迎李宣慰特使」,不過內容卻都指向政府施政的弊端。《民報》言:

自從國軍進駐後,大批官員,牽親結戚地陸續來了,省政于是開始了。⋯⋯這些官員帶來優越觀念,把省民之自尊心蹂躪踐踏了。在三民主義號召下,日帝國主義之遺味仍然橫行,掛起計畫經濟之招牌,戰時統制辦法,還是繼承存在,把整個已上軌道之台灣,辦得亂七八糟。

《人民導報》則提出兩點意見:一是米價飆漲乃台灣最嚴重之問題,台灣為產米之地,並非無米,卻因商人居奇囤貨及政府糧食政策失靈,演變至一發不可收。二是台灣目前似在僵凍狀態,經濟動脈除官營企業外,民間雖有資本卻無參與機會,市場停滯、不見繁榮,如何活絡民間企業,盼當局慎重考慮。 兩大報都觸及統制經濟,因政府一把抓、與民爭利,造成台灣一灘死水。

內外夾擊之攻略

在民眾協會主催的「歡迎會」後,李文範隔日將於中山堂聽取地方仕紳意見,這原是場閉門座談會,出席者約五十多人,但沒想到民眾聞風而至,開會前已有二千多名群眾聚集在中山堂外,秩序井然地召開臨時市民大會,要將決議事項向李文範陳情。 這麼樣大規模的群眾聚集,想必現場沸騰、民意噪動,李文範既是宣慰使,焉能無視民意,他先是下樓安撫民眾,表示對他們所提的意見將盡力設法,之後才上樓開會。但這樣的表態並沒有讓民眾散去,大家擔心目的無法達成,再上二樓圍著座談會會場旁聽,媒體形容此景是「呈現光復以來未有的熱鬧場面」。 那在民怨及民意表達如此澎湃的時刻,民眾協會的角色又是如何呢?兩千多名民眾到場,或說圍到中山堂來了,且不是散亂無序,而是提出「決議事項」,這當然是組織安排過的。

事實上在長官公署整訓人民團體後,眾抗日團體雖欲重新組織再出發,但卻被一一「整訓」掉,具有政治屬性的團體,只剩下民眾協會了。而三青團內附於國民黨,難有大規模的發聲或發難。至於半山籌組而成的團體,如「憲政協進會」基本上是政府的協力者,多人擔任要職,且至一九四六年八月才陸續運作, 他們更無法針對施政弊病提出批判意見,遑論有「狀告中央」或讓陳儀難堪的舉動。民眾協會做為起自日本時代,即代表台灣人的政治團體,當然身處此次向中央宣慰使陳情及檢討陳儀施政弊端的核心。

據《人民導報》對內部座談會的報導是:「討論問題始終集於食米缺乏,需緊急設法救濟的問題,就中民眾協會張晴川,對民眾的要求,綜合提出討論。」 從此一報導可知,場外民眾決議的各項興革意見,場內則由民眾協會的張晴川接棒。就《民報》所記則是:「張晴川對於市民大會所決議之重要問題,詳細陳述,然後各界代表順次起立吐露建設性之意見。⋯⋯開會中市民陸續上樓,旁聽對米問題將如何處置解決,民眾視線均集中於會場,呈現空前緊張之氣氛。」

幾乎是由民眾協會的張晴川,押著讓議程必須聚焦於場外民眾所提出的意見。如此內外夾擊,外有群眾大會,內有民眾協會代表呼應,群眾並熱呼呼地立於現場旁聽,為的就是要讓李宣慰使當眾承諾,會確實將意見與政府磋商、促其實現。台灣問題之嚴峻,已無法任官員口惠而不實了。

「臨時」市民大會所提出的要求,是對當前問題的診斷與方策,《人民導報》也給出相當篇幅報導。其中米的問題是重中之重,其建議包括:「公家的保糧、軍糧,可能的範圍內,交出分配市民」、「運食糖到省外換取米糧」、「米價要壓低到五元以下」等,也規勸政府「不好欺瞞台胞,要用誠意實施政治,比如台北號要載米穀回來的消息全然撒謊」。

至於政府用人出現嚴重的省籍偏差,高階官員幾乎清一色由外省籍擔任,此時大家呼求:「人才登用的問題,趕緊設法,最好是以台治台。」而政府甫於一月十八日下令解散各人民團體,也希望當局瞭解:「命令人民團體解散,是不合時勢的辦法。」

好不容易找到出口,所有意見傾巢而出。而會場外的市民大會,與會場內的討論,不能說沒有民眾協會運作的痕跡。或者說自日本統治時代以來,曾經引領民意、傳遞民眾心聲的「台灣民眾黨」,在向為政者爭取人民應有的權利時,與民眾是相當有默契的,亦知民氣可用。

今天的形式,這些政治工作者不是站在台前疾呼,也不是站在街頭演講,而是讓民意走在前面,反而像站在第二線扮演協助民意的角色,做為民意的橋梁。如蔣渭川所言:「協會因鑑及國以民為本,所以不得不介在政府與民意的中間為官民聯絡機關。」這雖是自白書的內容,但恐怕也是現實上必須在角色及表現形式上隱諱,因為此刻民眾協會尚未能取得合法立案的資格,尚處於「調查明確後再辦理」的階段,會不會仍如其他政治運動團體般被解散,尚有變數。

柯遠芬「處理」媒體

二月八日兩大報的社論,再加上二千多名群眾以「市民大會」的形式,來到李文範「傾聽民意」的會場外,再由張晴川主導與李文範座談的現場。民眾協會一連串的努力以及媒體助攻,自然引來陳儀政府相當壓力。二月九日晚間,警備司令部參謀長柯遠芬出面邀宴台灣仕紳,說是政府與人民需要多溝通,但其實夾帶的是柯遠芬急著想要處理媒體。因此除黃朝琴、陳炘、林熊徵及林呈祿受邀外,另有三大報的負責人《台灣新生報》社長李萬居、《民報》社長林茂生及《人民導報》社長宋斐如,都被「請」了過來。

(資料來源:〈講究抑平物價措施,柯遠芬談米荒即可解決〉,《民報》,1947年2月28日)(作者提供)
講究抑平物價措施,柯遠芬談米荒即可解決(資料照,1947年2月28號《民報》)

柯遠芬身段放軟,希望大家「和洽」建設台灣,表示政府可以與人民時常交換意見、密切聯繫。但事實上,如民眾協會所言,他們從來都是被檔在門外的,否則也不會有這場「狀告李文範」的行動了。

宴席中柯遠芬稱政府關心米荒,擬動用軍用糧食,將米七、八千噸,餅乾八百噸等,以平價賣出,供應人民所需。 這個作法某種程度採納了這一波民意施壓下的意見。宴席間柯遠芬雖擺足了誠意,但目的也很清楚,那就是隔日三大報《台灣新生報》、《民報》、《人民導報》都一起刊登了他的文章:〈從復員看現狀〉。

柯遠芬將目前台灣的貧困和不安,歸因於戰爭剛結束,乃是世界各國普遍的現象,且世界救濟總署警告,全世界今年都遭逢糧荒。所以就他所見,若能由復員來看現狀,米荒不過是個平凡的問題,只是大家不了解世界情勢罷了。

事實上,這篇文章看了只是讓人更加失望,柯遠芬以國際及中國情勢看台灣,認為這沒有什麼,雲淡風清的態度,對比因飢餓而自殺的人民,想必引起民眾更大憤怒。而他不解台灣素有東亞糧倉之譽,是產米、產糖之地,今天之所以缺米、缺糖,乃是政府失策使然。高傲的言論,既無反省,亦無施政方略,只是讓人搖頭三嘆!

20211111-二二八消失的政黨: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1945-1947)書封(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
《 二二八消失的政黨: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1945-1947)》書封(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

*作者為二二八文史研究專家。著有《激越與死滅 - 二二八世代民主路》、《光與灰燼─林連宗和他的時代》。本文選自作者新作《二二八消失的政黨: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1945-1947)》(台北市文化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