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政府、民眾一起肖想解決「公老危」問題

2018-02-09 07:30

? 人氣

花蓮地震震垮大樓,再次提醒政府與社會那些「公老危」建物與牛步化的都更問題。(陳明仁攝)

花蓮地震震垮大樓,再次提醒政府與社會那些「公老危」建物與牛步化的都更問題。(陳明仁攝)

花蓮一場強震,震垮幾棟樓,再次提醒社會已遺忘2年、卻從未消失甚至未改善的建物安全問題。而依照目前的的法令制度、政府推動的「魄力」、民眾的心態,想解決此問題大概就是政府、民眾交相欺、一起肖想罷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年前台南的維冠大樓被地震震垮後,曾短暫喚起各界對建物安全的意識,政府針對「公老危」(有公共安全之虞、老舊、潛藏危險等之建物),曾提出一些對策也編列了預算,從補助健檢、強制拆除到協助都更等。雖然不能說毫無進展、效果為零,但顯然限於各項主客觀條件因素,進度牛步化,而且大部份人在「時間沖淡一切」因素下,逐漸不再當一回事,直到花蓮地震再次震垮大樓後,才讓社會重拾記憶。

台灣的「老公危」問題有多嚴重?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屋齡30年以上老屋就有384萬戶,其中有32%的老屋座落在號稱首善之區的雙北。如果單看台北市,平均屋年高達近32年,30年以上的老房子占全市比重超過6成─台北市長柯文哲說過,依照現在的都更速度,全部完成要1000年,倒不是嚇唬吹牛。

而如果不加速都更推動,10年後全台老屋比率就要增加到597萬戶,20年後到740萬戶。

造成都更牛步化,民間與政府都有責任。都更最困難的問題,除了「抵死不從」的釘子戶外,願意參與都更者之間,及地主、屋主與其它利益相關者(如負責的建商、建經公司等)的利益分配,永遠是一個大問題。參與都更者時常認為這是「致富」機會,而不是單純認為提升居住品質、甚至維護住家安全的契機,因此願意為此付出代價。這由當年老舊公寓因土地持分高,而在都更題材助長下,把房價炒到比電梯大廈還高即可看出此心態。

其實,這就是花蓮震災後,柯文哲被詢及都更時,會將砲口對準都更戶說出:「不要幻想一坪換一坪,還想有車位,還要興建期間一毛錢都不用出,哪有這麼好的事情?」的原因。柯文哲那句民眾「心態要改」當無錯誤。

不過,政府在推動執行都更時,問題與不足之處也不少。都更審查程序繁複、時間過長,還算是較小的問題,政府很難、也不願意介入處理都更障礙、更不能介入權利分配,也導致大部份都更案只能由著住戶、建商,大家一起「慢慢磨」。甚至對已有安全之虞、會影響公共安全的建物,基於尊重民眾財產權及避免增加「政治紛擾」的心態下,也難拿出魄力儘快處理。

賴清德接任院長後,行政院在去年11月曾提出都更條例修案,目的就是說要「加速推動都更」。但看看新的修正草案,表面上針對所謂的釘子戶設立三道的處理程序,但實質上包括處理都更爭議的都更委員會、強制聽證會等,最後都還是可能要進入司法階段,一旦進入司法程序,曠日廢時不在話下,要有高效率執行已絕無可能。而台灣社會,任何陳抗,不論有理無理,一定能得到支持,修改幾條都更法令,顯然無法改變「體制內司法纏訟,社會中抗爭不斷」的窘境,想加速都更以解決「公老危」建物問題,難矣。

李鴻源與柯文哲都說,如果台南、花蓮的強震發生在台北,會有4千建物倒、造成6萬民眾死傷。

但願不會有那麼一天;但如果每次震災後,政府與民間再次「反省」建物安全問題,也再次關切都更牛步化問題的同時,民眾心態不改、政府亦無能提出解決方案,同時搭配一定的強制力執行,「公老危」建物永無解決之日,台北頭上「那把劍」就永遠懸在上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